最終,二蛋以月租2000金幣的價格,成功租下了這間店鋪,位於京都銀座街的一間不大不小的門面。

門面的位置位於街角,說不上最好,但相對那些普通的地段,這銀座街的任何一個門面,都算的上是整個京都為數不多的珍品。

他不知道會在這裡逗留多久,對於未來,他同樣一無所知。

現在的他,就如大海里的一葉浮萍,風吹哪裡就飄向哪裡。

雖然他努力地控制著身體和方向,奈何大海里的波浪,正由幾股暗流湧動的勢力不停地角逐。

據他心裡的估算,半年之後,也就是山口那支敗軍之師結束休假重返軍營的時候,或許才是自已未來大致明瞭的時候。

當然的前提,能活到那個時候。

經過雙方共同協商和友好的約定,房租只要半年一付,甚至只要二蛋願意,一個月一付都是可以商量的,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這半年的時間裡,老頭老太夫妻兩人必須無條件地幫助店裡的運營,比如千方百計地拉客,並幫忙維持秩序,以及力所能及的接待,打掃,抓藥甚至算賬盤點等等。

至於這個色眯眯的中村小老頭,他在二蛋的幫助下,原本是犯錯之身,現在的地位,卻陰差陽錯地直線提高。

老太如果聽話,再不是先前的桀驁,他就心情大好賞賜一點乳膏給她。

如果還是和以前一樣對他中村大吼大叫,他乾脆把乳霜藏起來一拍兩散。

雖然老太婆有太多的方法修理老頭,比如使一下老年美人計,還怕他不乖乖的聽話?

奈何人家二蛋發話了,在他開醫館的這段時間,如果能看到他們夫妻和睦相處,再不是之前的爭吵紅臉,那他倒是可以考慮,在這瓶藥膏使用結束後,再給他們配置一瓶。

僅僅是一瓶乳膏,就成功地讓一個瀕臨破鏡的家庭重新縫合在了一起。

至此,二蛋開醫館創業的保命大計,經過一番鬥智鬥勇,倒也有驚無險地順利完成了。

剩下的工作,有老頭老太這兩個地頭蛇相助,自然會順利不少。

預計三日之後,簡單佈置一下,這間醫館就可以正式對外營業了。

開醫館的目的,並不是二蛋同志良心發現,心地善良到為扶桑的民眾治病。

雖說作為一名醫師,不應該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那是不道德的,也是狹隘的。

濟世救民,解除百姓疾苦,方為醫者本色,是華佗祖師對於自已,也是後人的殷切期盼。

但他牛二蛋不是華佗,更不是聖人。

他甚至承認自已小雞肚腸,是個微不足道的屌絲,幾乎每天都行走在踩紅線的邊緣,一不小心就會被人砍了脖子做花肥的可憐蛋,糊塗蟲。

所以他現在這個階段的世界觀,根本做不到傳說中聖人那樣的大公無私。

這實則只是他無奈之下自保的手段,沒有背景,沒有依靠,更來自於敵對的異鄉。

他必須儘快爭取到民間輿論的支援,不僅是那些普通的平民之家,自然也包括這京都地區的達官貴賈。

這治好的病例越多,病情越稀奇古怪,支援他的聲音自然會越猛烈。

只有這樣,他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之所以有這樣的考慮,實在是治療普通民眾的病痛是相對容易的,遠比修士要容易很多,病例的基數也會大上很多。

而且大部分的民眾,並沒有太多的軍國之心,他們沒有修為,成為不了主流,註定只是戰爭的輔助,正如那個鐵匠鋪的老頭,像他那樣與世無爭,淡泊名利,醉心於煉器鑄造技術的並不在少數。

況且他牛二蛋的醫術,並沒有完全成熟,雖說源自於神醫華佗,但他得到的畢竟是手抄本,翻刻本,並不是華佗祖師爺耳提面命事無鉅細地教導。

世道不一樣了,相隔已有千年,一切都需要他親自去摸索,去求證,去走萬里路看萬種病,才能將先人的經驗,最終轉化成自身的技能。

這凡事遵循從易至難的過程,基本不會有啥太大的毛病,也只有這樣,才能行走的更穩,也才能走的更遠。

三日後,裝扮一新的醫館,選了個黃道吉日,黃道時辰,9點18分準時開業。

醒目的”妙手仁醫”四個金色的大字,鑲嵌在店面招牌的正中央,遠遠看去,還是蠻像點樣子的。

因為一切都是靜悄悄地進行,並沒有邀請任何人,以至於這裝扮一新的醫館藥鋪開業,連個祝賀的花籃都沒有。

連房東老兩口都有點看不下去了,別人家開業,都是敲鑼打鼓,或者請年輕漂亮的小姑娘,穿著緊身的衣服露出大片的白肉唱歌跳舞,那氛圍好不熱鬧的。

再不濟的也有搞個大喇叭在門口大聲地吆喝,只要來買東西的,見人三分笑,無論買多買少,先送上幾個土雞蛋再說。

怎麼到了自家的店鋪開業,反而變成靜悄悄的呢?

這畢竟是自家的房子,他們自然希望租客的店面生意能好一點,人氣能旺一點,這樣他們臉上也有光。

在翻身當家做主的中村帶領下,他們老夫妻趕緊去隔壁不遠處的花店,抱回來兩個大花籃,再買了一大堆的小零食糖果之類的,也算是討個吉祥喜慶。

要說這大街上的生意店鋪,其他各行各業的,幾乎都要去討好客戶,視客戶為上帝,唯獨這醫館藥店不需要啊。

只要上了一定年紀的人,哪個沒個腰痠腿疼的?

這也是二蛋不想搞啥開業宣傳的主要原因,實在是沒那必要,也沒那個精力。

他還有很多準備工作沒做完呢,而這三天的開業準備時間,實在是太倉促了。

要說這世上什麼都缺,唯獨不缺庸醫。

很多人為什麼翻來覆去的看病,今天去這個醫館看病,明天聽別人一說哪哪好,又急巴巴去那個醫館了。

看的都是同一個病,但最終都沒看好,而且每家醫館的醫生,無論是診斷還是最終的用藥,簡直就是五花八門各種都有,甚至有截然相反的判斷和結論。

這種情況,就是遇上不負責任的庸醫了。

尤其是那些沒有太好解決方案的慢性病,被一群庸醫像皮球似的踢來踢去,每踢一次,就會被他們雁過拔毛地搜刮一層。

你看的是病,他看的是錢,你的病明明很難治好,但他仍然忽悠你他能治,但得多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