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說說看,為什麼成也是人?”

“敗也是人呢?”

“恩公你也看到了,我們這個小山村的慘狀,應該遠不止我們這裡,帝國範圍內的每一個村莊或者城鎮,可能現在或者未來,都將面臨著一場自上而下的橫徵暴斂。”

“僅僅是初始的準備階段,絕大部分百姓就已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甚至會揭竿而起,流血犧牲地反抗這種暴政。”

“他們本來就是節衣縮食,粗麻布衣勉強度日,而現在,即將面臨原先雙倍還多的苛捐雜稅,這可讓他們怎麼活啊?”

“無數人因此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甚至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即使它們搜刮一空老百姓的財富,勉強發動了這場非正義的戰爭,那後續呢?”

“可持續性呢?”

“老百姓都窮的沒有飯吃了,他們有的即將被餓死了,有的是老婆孩子餓死了。”

“即使那些任勞任怨,並不懂的反抗的大冤種,他們又要被壓榨到什麼時候,什麼程度呢?”

“韭菜割了可以再長,只要割法得當,還是能夠細水長流的,隔三差五就能摘取到新鮮的韭菜。”

“但現在是韭菜根都被一下子割掉了,自是再不可能長出韭菜,只會剩下荒草遍野,遍地都是仇恨的百姓。”

“失去了仁政,也自是失去了公信力,老百姓再也不會相信你說的任何話。”

“綜合以上種種,一旦脫離了民心,壓榨了百姓,生產力也跟不上,這些才是這場戰爭必敗的根本原因,而不僅僅在於外部的那些因素,或者大秦自身的因素。”

“以上這些,是我對於這場戰爭的綜合判斷和思考。”

“雖然我等草民人微言輕,幫不上什麼忙,也根本阻擋不了這場戰爭的發生。”

“但我還是希望這場沒有意義的戰爭能早點結束,不僅是為我們扶桑的百姓,也為大秦的百姓,天下的百姓。”

“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我本多正信願意每天虔誠的祈禱,願上蒼可憐我扶桑百姓,也可憐天下百姓,少些折騰,多些溫暖,每個人都能夠安居樂業,過好自已的生活。”

正信啊,難得你還有一點正義之心的。

這場戰爭的輸贏,一切還都是假想之中,也沒人能夠準確地預測未來。

“我們都只是滄海一粟,平凡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也只能是抱著平常心看待這場戰爭,更是希望它能往積極的方面發展,而不是千萬裡盡是伏屍遍野,血流成河匯聚如大江奔流。”

“正信,你有沒想過,這場戰爭一旦結束後,扶桑國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

“恩公,我估計這場戰爭結束後,不論輸贏,帝國之內都會出現巨大的變化,尤其是整個國家的治理結構,政治結構,以及社會結構,可能都會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

“哦,這可是了不得的事啊,也是動了整個帝國的根基啊。”

“你的意思當今以天皇為主導,以京都四大家族為基石,輔以無數大名小名以及大地主小地主的金字塔狀的政治生態結構,將會出現巨大的變化?”

“這是必然的,這也是戰爭最為殘酷的地方,不僅是對外如此,對內同樣如此,這必然是一場重新洗牌的過程。”

“經此一戰,可能會有無數的大名小名,以及各種各樣的家族,隨風消逝在歷史的浪潮之中。”

“潮漲潮落,有人落下,必有人起來,也必然有一些幸運兒,能夠在戰後混亂的政治形勢中,他們或隨波逐流,或逆風飛揚,或揭竿而起,從而大肆撈取各種好處,並趁機揭竿而起,取代原有的秩序,最終建立新的秩序。”

“正信,你說的這種戰後的混亂,會影響到京都的四大家族嗎?

“肯定會,而且他們的影響必然是最大的。”

哦?

“這場戰爭,本來就是以他們四家為主導發動的利益戰爭,如果是摧枯拉朽地贏了,那自是他們四家得利最多,甚至能借此輝煌的戰績,繼續延續數百年的輝煌統治。”

“如果戰爭陷入膠著,或者徹頭徹尾地失敗了,那損失最大的,也必然是他們四家。”

“可以說,這是一場籌碼盡出的賭博,也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必然比誰都清楚,也自是早已算計了一切,算計了方方面面。”

“但在時代的大勢面前,這些算計甚為可笑,他們同樣只能隨波逐流。”

“最終的結果沒人知道,也根本不可能以任何人的想法和意志為轉移。”

“那照著你的分析,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果必敗的情況下,你在此基礎上再分析一下,這京都的四家頂級家族,誰能夠最終的得利?”

或者誰才能夠笑到最後?

“如果每一家都損失很大,那這戰後的四家又會有哪些變化?又有哪些家族會取而代之?”

二蛋的問題越來越尖銳,也自是越來越深入,越來越難答。

但這些對其他人來說錯綜複雜的話題,並沒有真正地難住這本多正信,因為他學富五車,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貫古今,更是一個善於思考和總結的真正人才。

他並沒有立馬回答這個非常難以回答的話題,而是謹慎地思考了一番,重新地組織了語言。

“恩公,如果戰爭真的失敗的話,我估計這絕對不是一場簡單的洗牌了,必然是大洗牌。”

“很有可能不久的未來,我們的政治制度以及社會制度,從上至下都將迎來一場深層次的變革。”

到時,不僅是四大家族的實力或者名聲可能不保,或者就連天皇獨尊的制度,都將迎來一場深層次的變革。

“啊?”

“不會吧?”

“致信啊,沒你說的這麼誇張吧,天皇制度可是你們扶桑國幾千上萬年來的傳統美德啊,更是深得所有百姓之心的啊?”

“恩公,但願我的判斷有誤。”

“我也不敢肯定,我只是憑著感覺,和書本里的知識,最終做出的簡單判斷。”

“依我想,不管最終的結果怎樣,這場變革一旦發生,註定是深遠的。”

“而戰爭過後,百廢待興,大浪淘沙後,必然會湧現出新的王者和強者,他們也肯定會總結此前戰爭真正失利的根本原因,並在此基礎上儘可能地修正曾經犯過的錯誤。”

哦?

你的意思,這場戰爭,反而可能會促進扶桑國的真正統一,進而變成一個真正的專制國度?

“也是一家獨大的社會制度?”

“必然的!”

“拼湊之軍,各自為戰,一盤散沙,並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也絕對是這場戰爭最終走向失敗的重要原因。”

“我們所謂的大軍,實則是來自於各大家族的自有部隊,而家族和家族之間,並不是一團和氣的,更多是競爭的關係,甚至很多本來就有嫌隙或者仇隙。”

“只不過是在暫時的利益面前,烏合之眾地組合在一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