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學義拿錢出來的時候,他的老婆,也就是餘芳從屋裡追了出來,猶如餓虎撲食一般奪下學義手裡的錢,並且語氣刻薄的罵道:“借什麼借,老三那個窮鬼有的還嗎?你借給他錢,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嗎?告訴你學義,你敢借我跟你沒完!”

夢茹聽到這話,氣的渾身發抖。但是考慮到孩子的情況,還是低聲祈求道:“二嫂,您看孩子都這樣了,我也不是跟您瞎說,您就開開善心,孩子的病耽誤不得。”

餘芳聽到這話,語氣也緩了下來,猶如春風拂面般說道:“也不是不能借給你,親兄弟明算賬,這樣你給打個欠條,萬一你借了錢不認賬,我們找誰說去?”

夢茹聽餘芳這麼說,也應道:“這是應該的,我這就打欠條”。

學義聞聲,只好默默回家去拿紙筆。夢茹打完欠條以後,接過餘芳給的一疊毛錢,也顧不上數數,急衝衝往診所跑去。

到了診所,是個老中醫,也是老會計的朋友,一番問詢以後,就給孩子看了看,量了量體溫 42 度 5。老中醫說到,你再來晚點,這孩子不得燒成傻子?下午,孩子退了燒,夢茹抱著孩子去結賬。老中醫說:“孩子還沒好呢,著什麼急,明天還要來,等好了一起結賬。”夢茹聽完,默默點頭,就抱著小朔逸回家去了。

晚上,學禮回來,夢茹把白天的事跟學禮說了,學禮連夜把錢還給了學義,並且拿回了借條。

第二天,準時六點,小朔逸又開始發起了高燒。這會兒,學禮在家沒敢去上工。夫妻倆帶著孩子大清早來到診所,老中醫看了看孩子,疑惑的說到:“不應該啊,怎麼又燒起來了?”同樣的配方,下午孩子就不再發燒。

夫妻倆又抱著孩子回家,這時候,老中醫叫住了學禮,說到:“這種情況不像是生病,倒像是驚著了,你去找個人做個迷信看看,這邊繼續給退著燒,免得孩子給燒壞了。”學禮聽完,完全懵了,什麼叫驚著了,完全不懂啊。

那個時候農村有種說法,孩子三魂不穩,容易看到不乾淨的東西,或者招惹不乾淨的東西,就會導致人魂不穩。

三魂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稱“胎光、爽靈、幽精”,也有人稱之為“主魂、覺魂、生魂”或“元神、陽神、陰神”或“天魂、識魂、人魂”等。

孩子的魂魄不穩,就會有吵鬧,發熱,囈語,呆滯等現象。

夫妻兩回家,正好老會計從林場值班回來,就把事情跟老會計一說,老會計很快聯想到老瞎子說的預言。立刻取出老瞎子的信件,連夜趕去鎮上,並且囑咐學禮夫妻,先繼續帶著孩子治療。聽說那裡有家道士鋪的道士,是茅山的高徒。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落在大地上,此時大約是早上八點鐘。老會計來到道士鋪門前,輕輕推開門扇,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面而來。他環顧四周,只見鋪子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紙人、符咒和其他與道教相關的物品。這些東西讓老會計心裡不禁泛起一陣寒意,他暗自嘀咕著:“給活著的人找道士辦事,怎麼感覺這麼彆扭啊!”

正當老會計心裡犯嘀咕的時候,裡屋走出一個約摸四十歲上下的男子。他留著一副精緻的八角胡,顯得頗為神秘。老會計定了定神,走上前去問道:“請問張道長在不在家?”

那小鬍子男人打量了一下老會計,然後回答道:“我就是,老人家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嗎?”老會計聽後,稍微鬆了口氣,接著又問:“不知道長是否是茅山派的高手呢?”

聽到“茅山”二字,鬍子男微微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回答說:“我算不上茅山派的高手,只能算是茅山派的外圍弟子,甚至連記名弟子都算不上,所以嚴格來說,我並不能算作真正的茅山道士。”

老會計一聽這話,心中頓時涼了半截。原本滿懷希望的他,此刻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不知如何是好。而這時,鬍子男似乎察覺到了老會計的失望,便主動開口問道:“不知道老人家找茅山道長所為何事?或許我可以幫上一些忙。”

老會計聽後,把事情原委簡單說了一下。鬍子男聽後頓感詫異,隨即便說道:“老漢你稍等片刻,這不趕巧了嗎?昨晚正好有個茅山師祖路過此地,借宿在我家後院,此刻正在做早課呢,我這就去叫他過來。”話音剛落,鬍子男便轉身朝著屋子後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