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皮紙,也稱為桑皮紙,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主要產於皖州的潛山縣。這種紙張以其柔軟、拉力強、不斷裂、不褪色、防蛀、無毒性和強吸水力而聞名,主要用於書畫、裱褙、典籍修復、包裝和制傘等方面。

桑皮紙的生產工藝包括選料、蒸煮、揀皮、製漿、簾撈和焙烤等環節,完全採用手工製作。(百度)〕

梁羨知決定就做這個了。

這是試探,一旦想清楚紙張的用處,陛下肯定是會同意,但這也無異於動了世家貴族利益。

梁羨知決定打直球,向陛下透露一一點點自已的來歷,並不是為了什麼權勢地位。而是自已本就不是純正的古代人,又想要不被同化,統治者的庇護,是梁羨知找到的最大的大腿。

還有一點就是,那可是陛下啊,迷死人的老祖宗,可以的話,梁羨知還是想近距離接觸一下下的,還有扶蘇蒙恬……

要是可以簽名就更好了。

她超愛。

真的。

桑皮紙是梁羨知刷過那麼多影片覺得比較簡單的了,但再簡單沒有工具都白搭。

按照系統給的路線和地址,梁羨知找到了一戶手工活比較好的人家,花錢請人家幫忙做了一下模具。

還有另一個難題,就是桑樹。

秦朝律法極其嚴苛。〔《秦律·法律答問》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或採人桑葉,臧不盈一錢,可論?貲三旬。”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摘了別家的桑樹葉子,這葉子的價值連一文錢都沒有,那這個人應該怎樣去判刑呢?回答是:要服役三十天。 〕

梁羨知找了好幾天才找到點新鮮的桑皮,花錢買下。

模具早就做好了,做法不是很難,粗糙一點什麼的沒關係,就是材料一些麻煩,不過花了點錢,不是什麼大問題。

梁羨知是直接買的桑皮,綁好了放在水裡泡七天,讓桑皮發軟,時不時攪一攪,去除雜質還有一部分果膠。

浸泡好的桑皮用石灰蒸煮一天一夜,洗乾淨,颳去黑皮,打爛,再洗漿,再舂漿,最後放入模具,曬乾,就完成了。

梁羨知是自已一個人做,一套過程做下來並不容易,桑皮紙做出來那刻梁羨知覺得自已要累死了。

在做紙的空閒時間,梁羨知去做了幾隻毛筆,是用各種動物毛髮做的,豬毫兔毫還有狼毫。

還是花錢買的材料。

畢竟不是專業的手工匠人,作廢了好幾只才出來出來的勉強能用。

梁羨知看著做出來的成品,沉默著抿了抿唇,著實有點潦草了。

有點醜。

拿不出手啊……

撓了撓臉,放棄思考,雖然效果不是很好,好在勉強能用。

還好來之前特意去學習了秦小篆。

嗯……不過是秦小篆參雜了些許現代漢語。

問始皇陛下安

我名羨知,乃後世一小民,得此機遇穿越時空來訪大秦,我並無惡意,大秦和陛下實乃我乃至後世萬萬人民之遺憾。

此物名紙,桑皮所製作而成,算是我的投名狀,若能幫助陛下乃我之一件幸事。

若陛下無意改變,便當做我從未出現,我定然不會向第二人多言一句。

紙張和毛筆是我贈與陛下的一件小禮物,改良過的造紙術和制筆技術,會寫在後面另一張紙是。

餘,靜候陛下佳音。

嗯……雖然很想幫助陛下,但要是陛不願意,不幫也可以。

不過想來,陛下就算不願意,肯定也會下令四處找人,把不確定因素握在手中,是掌權者的必要手段。

明白,瞭解,但不慌。

搖了搖系統,問陛下到哪裡了?

現在才過去一個月,按照現在古代的腳程,應該還沒到泰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