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淳坐在桌前,眼前是兩碗清粥和幾碟小菜,她輕輕瞥了一眼,心中卻滿是憂慮。近來,心事重重,似乎連胃口都隨之減退。她此次前來,一是希望能與這位父親拉近一些感情,二是希望能求得一名侍衛在身邊。然而,看到蘇老爺那疲憊的身影,蘇淳卻又將話頭嚥了回去。

儘管心中憂慮,蘇淳還是盡力讓這頓飯吃得溫馨而融洽。然而,她的心中卻始終無法平靜。尤其是聽到蘇老爺提及水患之事,她更是無法安坐。作為現代人,她深知水患對於百姓的危害,也明白治理水患的重要性。雖然她不懂治水之術,但她卻願意儘自已所能,為這片土地上的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

飯後,蘇老爺又坐回了書桌前,繼續忙碌著他的事務。蘇淳也藉故離開了餐廳,回到了自已的院子。一回到院子,她便立刻張羅起水患的事情來。她知道,蘇老爺對她頗為看重,她也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回報他的一份人情。

在她的院子裡,有一個叫連桂的小侍。這個小侍早年曾跟隨蘇老爺四處奔波,這兩天被新安排進來的。因此識得一些字。這讓蘇淳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她正愁著自已不會寫古文,無法將治水之策記錄下來。如今有了連桂的幫助,她便可以口述治水之策,讓他代為書寫在紙上。

雖然蘇淳並不懂得治水之術,但她卻擁有豐富的知識和見識。她回想起上學時被老師催促著死記硬背的大禹治水的故事,那些智慧和方法在她的腦海中一一浮現。她將這些治水之策口述給連桂,讓他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雖然她也不知道這些方法是否真的有用,但她卻希望能夠為治理水患盡一份力。

連心滿臉驚愕,似乎無法相信自已的眼睛和耳朵。她緊盯著蘇純,那個曾經痴傻無知的小姐,如今卻表現得如此博學多才,讓她不禁心生疑惑。

“小姐,你……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事情?”連心結結巴巴地問道,眼中滿是困惑和不解。

蘇純看著連心的反應,心中暗自慶幸。她知道自已的變化肯定會引起別人的注意,但沒想到連心會如此驚訝。她微微一笑,決定繼續編造自已的夢境。

“其實,在痴傻的那些年裡,我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蘇純的聲音柔和而神秘,“在夢中,觀音菩薩告訴我,她會補償我過去的苦難。所以,當我醒來後,我發現自已的腦子變得特別靈光,好像突然之間知道了很多事情。”

連心聽得目瞪口呆,她從未聽說過這樣的奇事。但是,看著蘇純那自信而從容的神態,她又不禁開始相信起來。畢竟,小姐的變化實在是太明顯了,而且那種從容不迫的氣質,絕不是裝出來的。

“真的嗎?小姐,你真的夢到了觀音菩薩?”連心小心翼翼地問道,生怕打破了這神奇的夢境。

蘇純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當然是真的,我怎麼會騙你呢?”她輕聲道,“所以,你不用擔心我,我現在很好,腦子也很清楚。以後,我會帶著我們一起過上更好的生活。”

連心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她深知,無論外界如何紛紛擾擾,只要小姐安好,那麼一切便都是安好。

“小姐,您的心得我都已經整理好了,您過目一下,看看還有哪裡需要修改的?”連桂恭敬地站起身,遞過手中的紙張。蘇淳接過紙張,雖然她並不真正懂得其中的內容,但她卻裝模作樣地仔細閱讀著。她的心中清楚,連桂的字雖然不算漂亮,但卻勝在工整,至少比她自已那歪歪扭扭的字跡要好上許多。

這三天來,蘇淳的生活過得平靜而有序。除了每天早上去給蔣氏請安之外,她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自已的院子裡。上次的衝突讓蔣氏也對她有所忌憚,沒有再為難她。而府中的其他兩位小姐和蔣氏的小兒子也因為各自的事情忙碌,很少有機會碰面。這樣的日子,雖然平淡,但卻讓蘇淳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寧。

“大丫,替我更衣。”蘇淳輕聲吩咐道。大丫立刻行動起來,輕車熟路地拿出一套水藍色的衣裙。衣裙上繡著的蝴蝶栩栩如生,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蘇淳換上衣裙後,整個人顯得更加靈動可人。

四個丫鬟如今已經習慣了管理院子裡的各種事務,她們對蘇淳的態度也越發恭敬。沒有背景的她們並不需要像之前那樣小心翼翼,而連心也因為跟隨原主多年受苦,現在得到了更多的休息時間,只需要陪伴在蘇淳身邊即可。

“小姐,這些心得是要送到老爺那裡去嗎?”連心走過來,替蘇淳整理了一下衣角,好奇地問道。蘇淳點了點頭,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這是我受觀音菩薩的指點所寫的心得,希望能對爹有所幫助。”

連心聽後笑了笑,一臉崇拜地看著蘇淳:“小姐如今如此聰慧,一定能幫到老爺的。”她的語氣中充滿了對蘇淳的信任和敬佩,彷彿在她心中,蘇淳已經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存在

穿戴得一絲不苟,蘇淳攜帶著連心出了門。她的每一步都穩健有力,如同她心中的堅定。一路走過,下人們紛紛向她低頭致意,那種恭敬與尊重,與往昔的冷落形成鮮明對比。蘇淳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她明白,這一切的改變,都源於她自身的努力和堅持。

不久,她們便走到了書房門口。恰在此時,小詩端著原封未動的食盤從書房內走出,臉上滿是困惑。

“這是怎麼回事?”蘇淳眉頭微蹙,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回小姐,這是廚房剛送來的午膳。老爺說沒有胃口,讓端下去。”小詩小心翼翼地回答。

“給我吧。”蘇淳輕輕抿了抿唇,接過小侍手中的食盤。小侍的臉上頓時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蘇淳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然後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了書房。

“不是說過叫端走嗎?”書房內傳來父親微弱的聲音,透著一絲疲憊和不耐煩。

“爹爹,是女兒。”蘇淳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如同春日的暖陽,溫暖而充滿力量。

父親微微一愣,抬頭看到蘇淳端著食盤站在自已面前,臉上的疲憊瞬間消散大半,換上了一副欣喜的笑容。他起身捶了捶腰部,拉著蘇淳坐下。

“爹爹,您還在為之前的水患發愁嗎?上次女兒不是交代過,您要注意身體。”蘇淳的語氣中透露出淡淡的責備,但更多的是關心和擔憂。她一邊說著,一邊將盤中的食物一一擺在桌上。

“淳兒,你來了。”父親看著女兒忙碌的身影,眼中滿是欣慰和驕傲。他知道,自已的女兒已經長大了,

唉,事態嚴重至此,真乃痛心疾首!傷亡人數竟如此激增,來年的收成也岌岌可危,皇上的雷霆之怒更是震動了整個朝廷。作為一國丞相,父親肩負重任,卻無法為皇上分憂,此情此景,又何來顏面面對天下百姓?

蘇淳心懷忐忑,手中緊握著那一疊紙,彷彿握著整個國家的命運。她鼓起勇氣,走向滿臉愁容的蘇老爺。

“父親,這是女兒近日苦思冥想所得之治水之法,請您過目,看是否能幫得上忙。”蘇淳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堅定與信念。

蘇老爺疑惑地接過那一疊紙,開始仔細閱讀。字雖不工,卻字字珠璣,句句切中要害。他的眉頭逐漸舒展,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當他讀到關鍵之處時,雙手竟微微顫抖起來,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小淳,你……你……這究竟是從何而來?”蘇老爺的聲音顫抖著,眼中滿是震撼與敬佩。

“父親,這是女兒自已思考總結出來的。”蘇淳平靜地回答,

蘇老爺激動地握住蘇淳的手,聲音哽咽道:“小淳,你簡直是……簡直是國之棟樑啊!這份方案或許能解決我們當前的困境,我必須立刻進宮面聖!”

說罷,他迅速將手中的紙摺疊整齊,小心翼翼地揣進袖子裡,彷彿捧著一件稀世珍寶。他急匆匆地走到門口,大聲吩咐備轎,然後匆匆離去。

\"父親,您看,午時的陽光都已經斜斜地撒滿了大地,您真的不打算用過膳再出門嗎?\" 蘇純站在門口,目光追隨著那漸行漸漸遠的背影,語氣中充滿了關切與擔憂。

然而,回應她的,卻只有空曠的院落和微風吹過的寂寥。她的父親,那位一貫嚴肅而堅毅的蘇老爺,早已邁出了門檻,身影在遠處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