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叔這麼不厚道,那馬上就要分贓不均開戰啦,等下揍李寧德的時候要不要下手輕一點?好歹也是同甘苦共患難過的隊友。

沒想到李安慶卻正色說道:“寧德這次不但能活著回來,還逆天改命有了修為,這全虧了圓真道長仁勇高義!!”

李安慶說著,竟然坐在輪椅上長鞠一躬給圓真道長行了個大禮。

行程都是李寧德安排的,路費都是李寧德出的,東西是和李寧德一起找到的,他也冒了生命危險,給隊友分一半不是應該的嗎?

圓真道長有些懵逼,慌亂的起身避開,說道:“寧德和我這次是患難與共,能有這些收穫全靠運氣。老爺子行此大禮我可不敢受!”

李寧德卻也起身對著圓真長鞠一躬,認真說道:“以後有什麼差遣必定萬死不辭!!”

李安慶笑笑沒有再說什麼,而是轉頭對振江子說道:“我看這倆孩子福緣深厚,而且合緣聚財。老朽有個不情之請,想請真人定奪。”

人與人之間很奇怪,有的人各自為戰的話順風順水,大道康莊!但是和另外一個同樣福源深厚運氣賊好的人一起合作卻有可能幹啥啥賠,諸事不順。也有可能與一個一生黴運諸事無成的人合作卻如虎添翼,一飛沖天。

豈不聞王安石那首名詩:伊呂二衰翁……

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天生萬物,相生相剋,一飲一啄之間皆有定數。

振江子還沒有說話,圓真道長先驚了!!合緣聚財?不情之請?這是什麼虎狼之詞?難道老頭想把李寧德許配給我?或者老頭想替李寧德向我提親?

搞清楚啊大叔……

我們倆都是公的……

振江子點頭道:“李家主請講。”

圓真道長死死盯住了李安慶,不管把誰許配給誰,只要你敢說,你看我敢不敢打死你!勞資誓死只喜歡妹紙……

漂亮妹紙……

我寧折不彎!!

李安慶又是長鞠一躬,鄭重說道:“老朽厚顏,想讓寧德拜入真人門下,祈求大衍神宗庇佑我李家。李家業小財薄,拿不出像樣的供奉,但我李家願意攜祖宗牌位在三清尊前立誓,從此世代奉大衍神宗為主。”

還好不是要保媒!

圓真道長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這老頭看起來精神不太正常,以後要離他遠一點。

李家業小財薄?

你雲州市首富,身家十幾個億,你業小財薄?奶奶的雲州市三家五星級酒店兩家都是你家的!你業小財薄??

我信你個鬼!

俺們只是個抓鬼遊方的窮道士,靠著你們這些大富豪混飯吃的。你竟然會想著認我們為主?有那麼多錢啥道士請不來??

你這操作也就一個字。

絕!!!

圓真道長悄悄瞄了瞄李寧德和玄誠子,發現他倆臉上卻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李寧德眼中似乎還有那麼一絲狂熱……

振江子聽到這話卻好像有點為難,一直喝茶沒有說話,場面瞬間陷入了尷尬。

李安慶又說道:“真人,我李家願意奉大衍神宗為主絕非戲言!不說放眼全球,就算在我華國,我李家都是螻蟻一般的存在。寧德此番奇遇早晚是瞞不住的,遠了不說,就瑤池秘境的事很快高層和各方勢力就會查到李家頭上。玄誠子真人剛才突破結丹的異象怕是也會很快引起注意!匹夫無罪……”

不得不說,自古以來每一個成功崛起的家族都有一位殺伐果斷能屈能伸的靈魂人物。這種人通常心有傲骨身無傲氣,嚴於律已寬以待人。看事明穩遠,出手快準狠,一旦下注百死無悔!!

李安慶並沒有因為自家當了多年雲州市首富而膨脹,而是清楚的知道自已這種小家族的社會地位,也明白此事之間所有的利害關係,所以他言語間把自家位置擺的很低。

話都挑明瞭,振江子也不好再端著,放下茶杯說道:“李家主所言不假,此事早晚瞞不住,就算是我大衍神宗以後也會引來無窮無盡的麻煩。既然李家主心無畏懼,那以後我大衍神宗就和李家共同進退!回頭挑個好日子,讓寧德正式入門!”

“多謝真人!!”

李安慶又是長鞠一躬,臉上帶著以他幾十年的修養功力都壓不住的喜色。

大事已定,接下來該分贓了。

振江子說道:“圓真,這些東西你都收起來吧。”

我都收起來?

還有一顆脫胎換骨丹呢!

老頭你不要嗎?

圓真道長疑惑的看著振江子。

“東西是你找到的,都歸你,宗門不要你的。”

振江子大氣的擺了擺手。

圓真道長乾脆直接拿出那粒脫胎換骨丹雙手奉上:“師叔,這粒丹藥你吃了吧!”

振江子當場愣住了!他發自內心的就沒有打過這粒丹藥的主意,儘管知道這粒丹藥價值連城珍貴無比。當師叔的厚顏無恥貪墨小輩的東西,吃相未免太過難看。他更沒有想到圓真會毫不猶豫的就送給他了。

“這丹藥可遇不可求!”

振江子沒有接,反而向圓真強調這粒丹藥的重要性。

“東西只有用上了才有價值,放著不用它就是個垃圾。”

圓真道長根本無所謂,說的很隨意。

振江子意動了。

仙丹啊!

徒弟剛才吃了立馬從築基中期蹦到結丹的那種!

若不是他心地善良正直,圓真又是他的同門師侄,殺人奪寶多奇怪嗎?不然為啥李安慶對李寧德能活著回來這件事一直表示感激不盡?

倔強青銅和無雙王者一起遇到了至寶,但凡倔強青銅敢起一星半點的貪念,那對他來說就不是奇遇了,是災難。被殺人滅口通常是他最終的歸宿。最好的選擇就是像李安慶這般,大哥您吃肉,我喝點湯就行。甚至有時候想喝口湯都會燙傷嘴……

沒有不變的感情,只有永恆的利益!

不背叛也不是因為忠誠,只是因為籌碼不夠!

“留給你師父吧……”

振江子強忍著心中巨大的衝動,再次拒絕了圓真道長。

“我師父都跑路了……要不師叔你先保管著,哪天有需要的話你就吃了它!”

振江子舔了舔嘴唇,猶豫不決。

不管什麼樣的至寶,人對它沒有起貪念的時候都可以坦然面對它。一旦動了一點點心思,這點心思就會像魔咒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心中無限放大!

“我怕我忍不住吃了它!”

振江子還是拒絕了,他說完這句話心裡其實巨難受!自已修煉了幾十年了還是個築基後期的老道士,逆天改命的機會就在眼前,錯過了說心裡不難受那都是騙鬼的!

圓真眼看振江子過不了自已的道德關,於是胡扯起來:“你不吃了它萬一有事誰保護我?我要是被人給超度了,師叔你以後怎麼見我師父。”

“你這兔崽子淨壞我道心!!”

振江子咬牙切齒的收起了那粒脫胎換骨丹,說道:“我先收著,萬一有過不去的坎我就吃了。如果用不上,就留給你師父。”

“那我以後就仰仗師叔保護了!”

圓真道長賤笑著收起了其它東西。那根棍子太長,他索性暫時別在了後腰帶上。

暫時再無他事,振江子他們告別了李家回到了自已住處。他們住在雲州市近郊臥虎山上的一個道觀中。道觀不大,但清幽別緻,頗有雅風。

三人圍爐而坐,沏上一壺花茶,振江子侃侃而談跟圓真道長閒聊起了天下大勢和大衍神宗的處境。

老子西出函谷關,紫氣浩蕩八千里。自此道家在人間留下道統傳承。道家幾經興衰,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逐漸演化成正一和全真兩大派。

正一派也稱作正一道、正一教,尊張道陵為祖師,主要從事醮儀與符籙。全真派也稱作全真道、全真教,尊王重陽為祖師,主要從事煉養和清修。

正一道前身為五斗米道。據陸靜修《道門科律》說:“五斗米道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內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萬通,誅符伐廟,殺鬼生人,盪滌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復有淫邪之鬼。罷諸禁心,請約治民,神不飲食,師不受錢。使內修慈孝,外行敬讓,佐時理化,助國扶命。”

全真派以“三教合一”、“全精、全氣、全神”和“苦已利人”為宗旨,故名“全真”。其修煉主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昔年王重陽祖師的弟子丘處機以74歲高齡,自山東昆嵛山西遊35000裡,在中亞機遇成吉思汗,成就了“一言止殺”的歷史性創舉與漢蒙佳話,活人無數。其獲成吉思汗崇奉而呼之為“神仙”,拜之為“國師”,掌管天下道教,為全真道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大衍神宗不屬於這兩個大流派,但也傳承了六七百年。雖是小門小派,卻也承襲了道家治世救人的精神。

正所謂亂世不見佛,盛世不見道。

自古以來每逢亂世,民不聊生之際總能見到道家傳人出來救世。當年衛生巾肆虐華國,眾多道士下山救國,只有年齡還小的弟子留守觀中。曾留下過這樣一段對話:

徒弟:師父什麼時候回來?

師父:盛世便回。

徒弟:那回不來呢?

師父:那便不回了。

道家自此凋零,不復往日盛況。

大衍神宗也是那時差點斷了傳承,全派約兩百多名道士只活下來一個五六歲的小道童,連開派祖師都不記得是誰。

修養生息了這麼多年,全真和正一兩大教底蘊深厚,又及時抱上了六科的大腿,早就擁有了多位金丹大能坐鎮宗門。雖不在民間大肆傳道,但其實也恢復了幾分雄風。大衍神宗這種幾乎斷了傳承的小門小派,直到現在除了一個振陽子境界不明之外,其餘人等最高也就是個築基後期的修為。

修行之道本是逆天而為,需要大量的機緣和資源堆砌,講究地、財、法、侶。真正實力雄厚的門派都佔據了頂級的洞天福地,擁有修煉傳承,在俗世有大量的白手套為他們賺錢,以供應修行。而像大衍神宗這種小門派,還在拼命的打零工積攢資源。再加上宗門內沒有金丹大能坐鎮,在同行面前始終抬不起頭來。知道的尊你一聲真人,不知道的罵你是江湖騙子!

除了兩大門派如兩座大山一般高山仰止,國家層面對他們這種小門派管理的也非常嚴格。他們的收門人要資訊登記,去哪裡做法開壇要進行報備,遇到什麼可能危害很大的事件還要及時上報。

國外亂七八糟的勢力暫且不提,除卻一些名門正派之外,國內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邪門歪道。雖然不成氣候,但也是癩蛤蟆趴在腳面上,不咬人它噁心人。

大衍神宗常年在俗世抓鬼驅邪,自然免不了經常跟這些邪魔外道打交道。打交道多了,仇家也就越來越多。像這次李家被害,根據振江子這兩年多的調查就發現其實是翻天門在背後作祟。翻天門以前在大衍神宗手裡吃過虧,他們探知李家與振江子交好,便故意佈局加害玄誠子。

原來我大衍神宗在修煉界不過是個小卡拉米……

看李家的態度,我還以為我們已經在巔峰了呢……

以前我們小胳膊小腿的,現在終於有了金丹大能,出門不會被同行看不起了吧?怪不得師叔會那麼不顧顏面的坐地嚎啕大哭啊……

圓真道長強忍著心中巨大的好奇,沒有再往下追問咱大衍神宗到底有多卡拉米,前頭還有多少家大佬……

混一輩子了還混這麼差……

給師叔他老人家留點臉面吧……

“振興宗門,我輩任重而道遠啊……”

圓真道長不由仰天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