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

刺史府家的小姐李晴一步三喘,正嘟嘟囔囔和自已的貼身丫鬟說腿疼、胸悶。不曾想下一刻,整個人開始站立不穩,腳下開始地動山搖起來。人群中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地動了,快跑啊!”

要是放在平時,身在城外的露天之處突發地動,大家無比慶幸:因為沒有比空曠野外更安全的地方了,會高喊一句“蒼天有眼啊!”

但是,對於此時排隊下山,正處於半山坡上的人們來說,這絕對是人生的至暗時刻。頭頂是隨時可能塌方的岩石和土方,身邊是擁擠慌亂的人群,腳下是晃動不止的小路。此時此刻驚慌、絕望、無助忽然一下子湧上心頭,人群早已經打破了井然的秩序,爭先恐後的往山下跑去。

當上面的人潮湧下來的時候,李小姐被身邊兩個丫鬟緊緊護住,機靈的躲在了道路旁的古樹後面。此刻的她們呆呆地看著發瘋向下衝的人群,早已經顧不得自已所在之處是否安全,山上是否會有碎石落下。只慶幸自已沒成為“人海”中的一員,被裹挾下山。

彷彿過了半天,也或許僅僅是一剎那,身邊有無數落石頭滾下,只聽到整條山路上充滿了哀嚎呼痛和叫喊的聲音。一塊落石在滾落中碰到凸起之處彈跳而起,直衝李小姐面門而來。危機時刻,在這有限的空間中,那個絕美的丫鬟擰著身子將小姐往裡面推,她自已的面頰卻被石頭滑了一道長長的傷口,石頭順勢而下,又先後砸中了她的腿和腳。

儘管口中抑制不住痛呼聲,更無法抑制眼中湧出的淚水,小丫鬟依舊沒有放開懷中的小姐,另一個丫鬟也用自已的後背扛住後面泥石的衝擊。

哭喊聲,呼救聲……各種嘈雜的聲音彷彿在這一刻遠去,李小姐在兩個丫鬟“前後夾擊”的懷中感受到了一份安心,哪怕此刻外面的世界天崩地裂,但她卻在丫鬟懷中感到了無比的心安。

幸好這場地動來得突然,走的也乾脆。當一切的一切都過去的時候,望著丫鬟臉上那道長長的口子、幾乎無法站直的身子,李小姐神魂未定,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主僕三人相互攙扶,跌跌撞撞的向山下走去。

路上的慘象令人觸目驚心,山上山下一片哀鳴。但是,此時三個披頭散髮渾身血汙的少女什麼都顧不得了,她們麻木的爬過攔路山石,跨過殘肢斷臂,聽著一聲聲呼救或者對蒼天的咒罵,終於到了山腳下。

八月初一本是伏陽郡的大日子。這天雲峰山的雲峰寺每年都有一場“賜泉”會,深受當地人的追捧。

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通民眾,販夫走卒。由於此會規模龐大,所以在山下從七月二十八至八月初五有連續八天的廟會。每年的七月末和八月初,雲峰山下都是人潮如海的盛景模樣。

幸好達官貴人的車轎停放處離廟會很遠,處於一個隱私且安靜的場所。否則李小姐主僕三個也不會如此順利找到自家馬車。三人跌跌撞撞的上了車,早已經焦慮無比的車伕見到小姐平安歸來了,二話不說,立馬趕車,繞開擁堵不堪的官道,穿村鑽巷平安的回到了刺史府。

此時的刺史府一片慌亂,小姐為祖母祈福,以柔弱之軀硬要從山腳下一步步走到雲峰寺拜求平安符。恰逢地動,晴兒不在身邊不說,剛剛傳來的訊息,地動最劇烈的地方就是西南方,而云峰山就在伏陽郡的西南方。

郭夫人的一顆慈母心七上八下,焦灼無比。偏偏夫君身為刺史大人,面對天災把家裡能帶走的人都帶去救災了,同時為了防止城內出現動亂,嚴令關閉四門。只留有城西側門經過嚴查才能進城。

幸好派給女兒的車伕經驗豐富,知道繞路回家,郭夫人忙命人請大夫,上熱水,安慰驚魂未定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