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被分手了。

得知這個訊息時,他正在舍友嘻嘻哈哈的陪同下拆著快遞,那是一條項鍊。

那本來是他買來打算給女朋友的生日禮物,現在看來卻派不上用場了。

看著手機螢幕裡“李易,我們分手吧”幾個大字,李易難以置信,一時愣著說不出話,舍友見他表情不對,一個個湊過來,又一個個默不作聲面面相覷。

他和女友陳夢聽在一起兩年了,雖然偶有小吵,但感情一直很好,前不久還說好放假一起去旅遊,不知怎麼就突然提了分手。

起初他以為女友在開玩笑,可訊息後發出後收到的感嘆號卻否定了這一猜測。

其餘聯絡方式也一併被拉黑。

他呆愣愣的看著手機,心如刀絞,好半天才緩過來。忙找到女友閨蜜韓薇薇的賬號連連問道:

夢夢怎麼了?

為什麼突然和我提分手?

眼見訊息順利發出,未被拒收,李易心裡稍稍鬆了口氣。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始終不見韓薇薇回信。他愈發著急乾脆直接下樓,打算去女友所在的宿舍樓下找人。

女友陳夢聽住在12號樓,離他住的3號樓不是很遠。李易循著記憶一路走來,卻被眼前景象驚得呆住了。

只見原本屬於12號公寓樓的場地空空如也,裸露出來的作為地基的泥土與周圍甬路上整整齊齊的透水磚顯得格格不入。

12號樓……不見了!

不見了?

李易茫然四顧,原來12號樓所在的附近,11號樓、13號樓安然無恙,唯獨12號樓憑空消失,就彷彿被什麼抹去一樣!

“假的!肯定是假的!那麼大一棟樓不可能憑空消失,我在做夢,對,一定是這樣,不然夢夢也不可能和我說分手……”

“啪!”“啪!”

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給了自已兩個響亮的耳光,想把自已從睡夢中打醒。

結果必然是未能如願,只引來周圍行人的驚視。

“你沒事吧?同學……”一個路過的小姐姐試探問道。

他茫然搖頭,旋即又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問道:

“這,這裡原來的12號樓哪裡去了?”

小姐姐循著李易手指的方向看去,疑惑地看著他:

“這裡有12號樓嗎?”

……

李易渾渾噩噩地回到宿舍,腦子裡滿是路人小姐姐的話:

“淮林大學學生公寓從來都沒有12號樓。”

舍友王志平見他魂不守舍的樣子,湊過來問道:

“喂,李易!又去跑哪兒鬼混去了?”

在李易印象的裡,這傢伙平日裡就賤兮兮的,愛開玩笑,明明剛才就在旁邊目睹了自已“被分手”的全過程,甚至還提出要和我一起去找人,這會又裝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樣子。

這讓李易頗為惱怒,沒好氣的回了一句:

“滾!”

王志平一下跳起來:

“你小子吃槍藥了?我等你打遊戲等半天了。”

“夢聽都要跟我分手了,我哪有心情跟你打遊戲!”

王志平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李易,彷彿今天才認識他這個人一樣,伸手摸了摸他額頭,嘴裡唸叨著:

“你沒發燒吧?什麼夢聽……”

什麼?李易一驚,心中浮現出某種不祥的預感,連忙問道:

“你知道咱們學校的12號公寓樓嗎?”

王志平眉頭微皺:

“咱們學校沒有12號樓,據說是因為某些原因,在建樓之初便放棄了修建。”

說話時,他神色鄭重,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

“……”

李易恍如雷擊,說不出話,只是呆呆地看著他,身體慢慢癱軟下來。

腦海裡萬千思緒湧出。

12號公寓樓消失了,從現實裡也從眾人的記憶裡!

夢夢也……

怎麼會這樣?

李易平時沒什麼愛好,除了打打遊戲就是看看小說——各種形形色色的小說,其中不乏奇譎詭異之事。

雖然他自認為是堅定的唯物主義戰士,那些奇奇怪怪的小說一直以來都是當樂子看,可遇到如此反常的事,想法還是難免往那個方向靠攏。

也許是王志平這小子在跟我開玩笑,是他們聯合起來騙我……這想法在他心裡一閃即逝。

因為這說服不了他自已,李易親眼看到12號公寓樓消失不見,就像一顆被人隨手摘走的西瓜,只剩光禿禿的瓜秧留在原地……

王志平見他半晌無言,忍不住詢問出了什麼事。李易搖頭,點頭,又搖頭,不知該怎麼和對方解釋這件事。

仔細考慮後,他最終還是決定先瞞著這位好朋友,自已來調查這件事,畢竟處理不好可能會有被當成神經病抓起來的風險。

他先是以沒興趣為藉口婉拒了王志平的遊戲邀請。又背上書包,假裝來到圖書館學習,實則是找個清靜的地方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

他可以確定的是,12號樓確確實實憑空消失了。並且如果王志平沒有說謊的話,那麼洋洋的異常大機率也與12樓脫不了干係。

“所以目前來看,想要找到洋洋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從消失的12號樓入手,可如此一來就有一件事急需確認。

“那就是是否還有除我之外的人依然保留對12號樓的記憶!”

依照李易多年小說經驗來看,不能直接問,一個兩個還好,問的多了勢必會被人懷疑,當精神病抓起來。

那就換個角度,假裝校外人士來問12號樓怎麼走,以此來試探別人的反應?也不行,問的多了同樣容易引起懷疑……

漸漸的李易心裡有了一個思路。

他在一款在年輕人中比較火的社交平臺上註冊了一個賬號,以受害人的名義釋出了一條文字影片,內容曝光是某學校一渣男,並特意註明渣男校內所住的地址——12號公寓樓!

影片中該“渣男”的種種惡劣行徑一部分是李易在以往看過的文學作品裡借鑑來的,另一部分則完全是他胡謅的,反正被“造謠”的人根本不存在,他也就沒什麼心理負擔。

而李易則可以透過這條影片引起的反應來判斷大多數校內人是否還記得12號樓。

做完這一切,他開始耐心等待成果。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影片的瀏覽量始終不見起色。

半個小時,一百多播放量,一條評論都沒有。按照這個速度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見到效果。

嘶……李易揉揉額頭。

看來還是要藉助一個熱點話題才行。

他在網上漫無目的的划著水,尋找著靈感。忽然注意到一條熱搜。

那是一個極度危險的話題,男女對立。

頓時,一個大膽的想法湧入了李易腦海,讓他下意識握緊了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