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太師,聖旨呢?”包拯明知故問。

“這?”龐吉慌慌張張地說,“應該就在路上。”

包拯、公孫策、包興、展昭他們心裡都非常清楚,赦免龐昱的聖旨肯定說到就到。

如果再不迅速動手,聖旨恐怕分分鐘就到,那時,真的就無力迴天了。

“王朝、馬漢!”包拯大聲命令,“本府正在審案,馬上把閒雜人等請出大堂。”

“是!”王朝、馬漢答應一聲,就把龐吉龐太師請出了大堂。

“父親救我,父親救我!”龐昱一直在喊,可是當父親被趕出大堂以後,他徹底絕望了。

“張龍、趙虎,”包拯拿出開鍘的令牌,往堂下一扔,同時他大聲喊道,“開鍘!”

“是!”張龍、趙虎一聲答應。

隨後張龍掀起鍘刀刀把,趙虎把龐昱的腦袋往鍘刀上一送,最後張龍把鍘刀刀把猛地往下一按。

鮮血四濺,腦袋滾地,龐昱這條鮮活的生命瞬間消失!

龐吉剛剛走出州衙大堂,突然聽到裡面鍘刀行刑,他當場就昏迷過去。

“龐昱死了,龐昱伏法了!”不知是誰向州衙大堂外的圍觀人群大吼了一聲。

隨後,老百姓們都熱淚盈眶、歡喜跳躍。

“龐昱死了,龐昱伏法了!”

“龐昱死了,龐昱伏法了!”

陳州老百姓歡呼熱鬧片刻後,又都面向蒼天,雙膝跪下,對天高呼:“包大人、包青天!包大人、包青天!”

包興、展昭、蔣完、林豐親臨現場,他們也是熱淚盈眶、感慨萬千。

尤其是展昭,他感覺這次跟著包大人真正地做了一件有意義的大事,他開始考慮是否要加入開封府團隊了。

正當陳州州衙沉浸在除惡揚善的喜慶之際,京城的八千歲趙德芳給包拯送來了一封密信。

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爭相觀看、人聲鼎沸,外面好不熱鬧!

此時的包拯,自已獨處在起居室裡。

他認真地讀完了八千歲趙德芳的密信,昔日後宮驚心動魄的爭鬥讓他大為震驚。

在這封密信裡,八千歲趙德芳跟包拯詳細地講述了趙氏皇家一個驚天的秘密。

先皇宋真宗的皇后英年早逝,也沒有給先皇留下一兒半女。

這時,先皇的兩個寵妃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

母憑子貴。

顯而易見,她們這兩個寵妃,誰生了兒子,誰就極有可能被立為正宮娘娘,成為一國之母皇后。

劉妃心狠手辣、頗有心計,她早就對李妃心懷嫉妒,唯恐李妃早於她生了兒子被立為皇后,於是她就和當時的大內總管太監郭槐秘密商議,並定下毒計。

李妃就是早於劉妃臨盆生子,但可惜李妃在分娩時由於暈血,而陷入昏迷狀態,不省人事。

接生婆尤氏早已接受了郭槐的重禮,於是她就用郭槐事前準備好的狸貓,換走了剛一出生的太子。

這隻狸貓被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慘不忍睹。

接生婆尤氏和大內總管郭槐把李妃產的太子抱到了劉妃身邊。

劉妃看也沒看,就命令貼身宮女寇珠趕緊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把太子勒死。

人命關天。寇珠實在不忍心去殺害一個這麼小的無辜生命,於是,她暗中把太子交給了大內副總管太監陳琳。

陳琳也是一個心善之人,他更不忍心去殺害一個這麼小的無辜生命。

他偷偷地把太子裝在提盒中,悄悄地溜進南慶宮,把太子交給八千歲趙德芳撫養。

先皇宋真宗聞聽李妃臨盆分娩,他非常高興,可當他看到李妃的床上竟然躺著剝了皮、血淋淋、光油油、慘不忍睹的狸貓,當即龍顏大怒:“李妃產下妖物,兇光之兆,這還了得!”

於是,毫不知情、萬分委屈的李妃被貶入冷宮。

時隔不久,劉妃臨產,也生下了一個兒子,沒有李妃這個障礙,這個兒子順理成章地被立為太子,劉妃也被冊立為正宮娘娘、一國之母皇后。

人在做,天在看。

人算不如天算。

劉皇后,也就是以前的劉妃,做夢也沒有想到,她的寶貝兒子在六歲時,因病醫治無效,幼年夭亡了。

先皇宋真宗再也沒有親生兒子繼承皇位了,他萬般無奈,只好將八千歲趙德芳的兒子收為義子。

隨後就立為太子,準備將來繼承皇位。

其實,八千歲趙德芳的這個兒子,就是六年前被換走的皇子!

一天,太子在皇宮大院裡玩耍,不知不覺來到李妃被貶的冷宮。

應該是母子連心、親情感應,李妃看著太子,覺得特別親;太子望著李妃,也覺得特別親。四目對視,母子兩個人竟然都流出晶瑩的淚花。

太子天真單純、童言無忌,竟跟劉皇后詳細地描述了見到劉妃時,那種特別的感覺。

劉皇后馬上又是一波羨慕、嫉妒、恨,她又重新燃起仇視李妃的怒火。

而且,她開始懷疑自已的貼身宮女寇珠,在當時沒有把李妃所生的兒子勒死。

於是劉皇后對寇珠進行了嚴刑拷問。

寇珠百口莫辯,最後選擇撞牆自殺。

劉皇后為了徹底清除心頭大患,她在先皇宋真宗的耳旁吹起枕頭風,極盡讒言,最終宋真宗竟然下旨將李妃賜死,並特別交代讓小太監餘忠執行對李妃的凌遲死刑。

李妃宅心仁厚,待人和善。

小太監餘忠實在不願意親手殺死這麼好的人,於是在皇宮大內副總管陳琳的安排下,餘忠負責把李妃放出,另一個小太監秦鳳負責將李妃接出皇宮,並送往陳州。

後來,解救李妃的事情被皇宮大內總管郭槐知道了,他馬上稟告給劉皇后。

餘忠、秦鳳這兩名小太監都遭到了嚴刑拷打,但他們兩個寧死都不說出幕後的總指揮是陳琳,更不肯說出李妃去了陳州。

最後,餘忠、秦鳳這兩名小太監都大義凜然、雙雙斃命。

李妃出身名門世家、實屬大家閨秀型。要說琴棋書畫、吟詩頌詞,那是樣樣精通。

但是,她不善於幹活養家、操持生計,所以李妃在陳州過得非常清貧,最後只得住在破窯裡,靠乞討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