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劍客大俠繼續義憤填膺地說,“現在,深受其害的老百姓已經寫好了聯名狀告皮熊的狀紙,並都在上面簽字畫押,請大人過目。”

這位劍客大俠說完,就從懷裡掏出聯名告狀狀紙,交給方縣衛,然後經方縣衛遞到包拯的手裡。

包拯快速地瀏覽了一下這份聯名告狀狀紙,不由地火冒三丈、怒氣沖天。

緊接著,那些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紛紛走到縣衙大堂,聲淚俱下,嚴詞控訴皮熊的條條罪惡

“啪”的一聲巨響,包拯把驚堂木一拍,“大膽皮熊,你可知罪?”

鐵證如山,皮熊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蔫了。

“皮熊聽判,”包拯思索片刻,便當場宣判,“充軍發配嶺南三年,歸還霸佔別人的田地、財物、民女,剩餘家產全部充公!”

宣判完畢,皮熊當場嚇暈了。

那些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紛紛給包拯磕頭謝恩,並高呼包青天、包青天。

當這些告狀的老百姓走出縣衙大堂後,周圍圍觀的各路看客都呼啦啦圍了上來。

“怎麼樣?怎麼樣?這位包大人斷案如何?”

“好!”這些告狀的老百姓便當眾繪聲繪色地講起了大堂之上,包拯是如何如何地審案,如何如何地判案,皮熊是如何如何地由趾高氣揚、耀武揚威,到垂頭喪氣、當場嚇暈。

定遠縣的老百姓聽到了如此解恨、如此豪爽的斷案神劇後,都是一片高呼:“包大人、包青天;包大人、包青天!”

處理完皮熊後,包拯再次看向這位劍客大俠,他笑著問道;“這位劍客大俠,咱們又見面了。我還不知道你的尊姓大名,請你道上姓名。”

“包大人不畏權貴、愛民如子、斷案如神、作風乾練,在下實在佩服!”這位劍客大俠衝包拯雙手一抱拳,沉聲說道,“在下姓展名昭,字熊飛。”

“啊,原來是行俠仗義、橫掃萬賊、武功高強、赫赫有名的南俠義士展昭。”包拯聞聽此人急忙站起,衝展昭雙手一抱拳,“失敬失敬!”

“包大人,您太客氣了。”展昭急忙回禮道。

“啊,展昭!”包興更是一臉興奮。

化身包興的楚澗,讀過無數遍《包拯傳》,也看過無數遍《包青天》,他深知展昭俠肝義膽、武功高強,不管大宋時代的包興如何,反正作為這回穿越過來的包興,我必須拜展昭為師,好好學學他的武功和膽識。

想到這裡,包興急忙跟展昭行起了磕頭跪拜的大禮,並虔誠地說:“展大俠在上,請受小徒一拜。”

展昭急忙饞起包興,包興趁勢對展昭做了一番自我介紹。

展昭點點頭,算是和包興認識了。

“包大人能留在定遠縣擔任知縣,那是定遠縣老百姓的福氣啊。”展昭由衷說道。

“慚愧、慚愧,”包拯實事求是地說,“皮熊橫行鄉里、欺男霸女、強取豪奪、魚肉鄉里,定遠縣衙直到現在才將之緝拿歸案,繩之以法。包某人職責所在,實在不敢妄自尊大。”

展昭見到包拯如此低調做人,不由地更加欽佩地點點頭。

斗轉星移、日月如梭,包拯在定遠縣擔任知縣一晃就三年過去了。

在這三年裡,由於包拯體察民情、解民飢苦、不畏權貴、有冤必伸,使得定遠縣的治安和民風非常完好,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發生過糾紛案件,老百姓也沒有人前來申冤告狀。

這回定遠縣真正的天下太平了。

這天,包拯、呂縣丞、方縣衛、包興正在大廳議事,忽然毫州知府派人傳來朝廷公函。

公函上列數了包拯治理定遠縣的卓越政績,並決定提拔包拯為端州知府。

這下可把呂縣丞、方縣衛、包興高興壞了。

“包大人愛民如子、勤政廉潔,確實是難得的好官、清官,的確應該得以提拔,委以重任。”呂縣丞笑著說道。

“是啊,別的不說,光咱定遠縣的治安多好啊,沒有人告狀了,更沒有人被抓了,咱們這裡真能稱得上天下太平。”方縣衛也是一臉開心。

“對,方縣衛說得不錯。正所謂刑期非刑,此乃刑法之至要。”包拯長舒一口氣,輕鬆地解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制定刑法、使用刑法,其目的是為了徹底杜絕刑事案件的發生,避免人間不平事的出現,真正地實現天下太平、百姓無憂。”

“老爺說得極是。”包興也插話了,“您從定遠知縣升成端州知府,你我主僕一場,都感到無限風光。”

“包興,此言差矣。”包拯耐心地糾正包興的說辭,“官職高升了,自已肩上的責任就更大了,我們應該更加謹言慎行、克已奉公、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休要再說風光不風光。”

“是是是。”包興連忙點頭,“每次聽到老爺的教誨,真是勝讀十年書。”

呂縣丞、方縣衛聞聽包大人的教誨,也都連連點頭。

正在這時,“咚咚咚!”突然從大堂門口傳來有人擊敲鳴冤大鼓的聲音。

“啊!”包拯、呂縣丞、方縣衛、包興都大吃一驚,因為都快兩年沒有聽到鳴冤大鼓的響聲了,都快兩年沒有老百姓伸冤告狀了。

“更衣、升堂!”聞聽鼓聲,包拯大聲命令。

“是!”呂縣丞、方縣衛、包興大聲答道。

“威武!”

霎時間,包拯頭戴烏紗帽、身穿滾龍袍,端坐在縣衙大堂的主審正座上。包興、呂縣丞分左右站在包拯的身旁。

縣衙大堂的左右兩側,都站著八名衙役,手持刑棍,大聲地喊著“威武”,以烘托縣衙大堂莊重、肅穆的凝重氣氛。

包拯端坐在縣衙大堂的主審正座上,把驚堂木往桌上一拍,大聲命令道:“來呀,傳擊鼓人上堂!”

“是!”縣衙捕頭方縣衛雙手抱拳,答應一聲,然後走到縣衙大門口,衝街上大吼一聲:“傳擊鼓人上堂!”

這時,一位六十多歲的老漢,雙手抱著一個碩大烏盆,顫顫巍巍地來到堂上,見到包拯急忙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