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總誇讚,不過我認為越平庸,越大眾的電影劇本才是新人最合適的,越稀奇越小眾,出奇制勝的劇本,連好萊塢六大都避如蛇蠍。至於美術,那也是電影重要一環,曉剛導演是美術師出身,張一謀導演更是因為電影美術聞名國際。”

黃輝抬頭看了看侃侃而談,眼睛有光芒的肖孝恪,能夠清晰感覺到從他身上傳遞出來的篤定、沉穩,要錢不諂媚,有理有據。

“年輕人談吐不俗,你多少歲了?”

“22歲!”

“太年輕了,知道這戲拍電影怎麼才能賣座嗎?”

黃輝這話,有點考驗,也有點不屑,更多是習慣了氣高趾昂。

“幽默,新鮮,笑點背後的共鳴,觀眾口口相傳的口碑,呃還有人性探討,媒體影評人的吹捧。”

其實這是一個‘尊嚴’的故事,但肖孝恪覺得沒必要和黃輝說太清楚,底層人的尊嚴上位者沒興趣聽。

“呵呵,不得不說你很有自信和煽動力,在我面前很難得了。”黃輝臉上堆著笑意。

“輝總,年輕人才知道年輕人喜歡什麼,看電影的觀眾年齡都和我們差不了多少,不是嗎!”

肖孝恪陪笑,能看得出黃輝對劇本的草圖有些意動,這東西的確難見,很多導演拍戲劇本都不全。

他可以自信,自信才有說服力啊。

一旁有些訕然的劉錳,看著與黃輝侃侃而談的肖孝恪,慚愧又特佩服。

黃輝忽然發出幾聲戲謔的笑聲:“靠年輕觀眾能有票房?我告訴你們什麼電影賣座,大製作!大導演!大明星!最後加大宣發!《英雄》《十面埋伏》《天下無賊》就是例子,你說的那些只能賠本。”

黃輝那意氣風發的派頭,讓劉錳不禁有些期待:“輝總的意思是可以給我們這戲上四個大?”

“咳咳”黃輝被嗆了一口痰,不高興的瞪劉錳沒頭腦:“你想什麼了,這又不是古裝大片,又不是HK合拍,一個小成本電影搞那些幹什麼,扯的上關係麼。”

劉錳不敢吱聲,心裡暗罵:去你媽的,扯不上你說那麼多幹嘛。

話題僵住,肖孝恪只能配合地順著黃輝話問了:“那輝總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簡單,劇本我給億白麵子就讓公司出面買了”

“啊!謝謝輝總投資了!太感謝了!”劉錳太驚喜了,自己小肚雞腸啊,路回峰轉居然成了。

黃輝頓了頓嘴,生氣地扯著破音嗓子對劉錳吼道:“你看,又急,有這麼簡單?你能不能讓我把話說完!”

劉錳剎住笑臉,知道異想天開了,縮著脖子:“輝總你說你說”

“這劇本公司出面買了,劇本算完整,又有億白導演說話,2萬塊錢吧,加上你們都是中戲的,署名權也有你們。”

“那我們導演和投資的事情”

“那肯定不行,這劇本我還得找公司編劇修修改改,縫縫補補,再看看港圈的導演有沒有瞧上它的。那邊比較適合這種多線小題材,最近公司在聯絡合作,到時候你們跟著HK導演當編劇打下手吧,這可是攢人脈的機遇。”

黃輝言不簡意卻賅,就是2萬塊買斷了張億白認可的劇本,其它的事情沒聯絡。

劇本有HK導演看上最好,沒有爛倉庫也沒關係。

至於跟著沒落抱團的HK小導演打下手?

就是騙小白的話。

看看越做越小的金像獎就知道,他們連自己人都出頭無望。

當編劇起步?

別逗了,這裡不是韓國。

編劇真沒啥地位,還不如燈光師造型師,如果不是成名編劇或成名作家,一個署名權都要混好幾年的代筆才能拿到。

劉錳不情願地皺成“川”字眉,轉頭瞅肖孝恪,讓他做主。

肖孝恪也露出地鐵老人手機jpg。

如果是讓利潤,分配演員,加副導演都能接受,但這結果劇本已經把導演的70工作做好了,可以預想,這樣拿出去絕對會被港圈導演看上,簡直白撿嘛。

如果拍出來大賣了,什麼都是別人的。

那樣,劇本署名權都保不住,他們就成兩大傻比了!

畢竟和張億白只是普通校友而已,沒人會為他們出頭。

這華藝特麼是想以大欺小,白嫖啊!

肖孝恪吐了口悶氣,直接收起劇本說:“那謝謝輝總,我們回去考慮考慮。”

“恩,記得兩天內給我答覆。”黃輝不抬眼睛,用手背揮了揮,他晚上還要和劉振偉談《大話西遊3》的事呢。

華藝這麼大公司可不缺兩個小導演和劇本。

兩人走出辦公室,名片都沒得到一張。

走出華藝,劉猛一臉萎靡不振,開始自我懷疑。

肖孝恪有點怪自己了,劉錳的目標本來是電視劇導演,被自己一激勵拔高,希望夢想越大,最後失望失落越大。

剛肖孝恪還從迎賓小姑娘口裡套了一些話,來華藝拉到投資的都是資深的圈內人,像他們這種小白,上電梯去辦公室喝茶都沒見過。

被這樣一說,肖孝恪也想起來了,《失戀33天》的導演滕華濤跟華藝是一個京圈的老朋友,導演家族出身,還有一部那麼大影響力的《蝸居》傍身,華藝硬是沒個投資他一分錢,那時候也是小成本。

還有陳思成的《京城愛情故事》,開心麻花的《夏洛特煩惱》,都是先找華藝的,只是王忠軍看不上。

這一點黃輝和王忠軍一脈相承,認為拍電影特別神聖,得有多年的經驗和專業才行。

他們的思維是,導演得靠天賦和履歷,不認為導演是可以學習的,是從年輕人過來的。

瞧不上年輕的導演,更瞧不上半路轉行想當導演的人。

你分鏡劇本再厲害,也改不了別人公司的思維慣性和經營策略。

只以為小年輕在發癔症呢。

肖孝恪轉念一想:“這樣看,來華藝拉投資就是個錯誤啊!”

“孝恪,我們這電影是不是要黃了?華藝可是國內最大最成功的影視公司!它瞧不上我們,別人那”

“錳哥,你別擔心,我們一定會拿到投資的。”

肖孝恪必須給劉猛打氣,他需要劉錳這個導演招牌在前面,不然他這張偶像臉和演員的身份,很難拉到投資人。

只會嚇跑別人,很需要一個正派導演在前面當幌子。

“放心,至少我們還有一條路可以走的。”

“什麼路?”劉錳問。

“煤老闆!”肖孝恪語出驚人。

但如果真的沒找到投資,那煤老闆,還真是肖孝恪自認的最後一條路。

前年國內取消電煤指導價,煤炭市場化,價格爆發式上漲,煤老闆賺的錢跟天上掉下來一樣。

胡潤能源富豪榜,有了11位煤老闆入選。

出國麼英語不好,蹚進了影視圈是他們喜歡的,有名有利,還能裝逼,鍍金成文化人。

當然,有一條是得給他們找女演員。

畢竟汪編劇經典語錄:懷念煤老闆投資的日子,他們除了要求找女演員以外,沒有別的任何要求,他根本就不干預我們的創作!

只不過煤老闆的錢不太乾淨,渠道又主要在電視劇上,電影專案要比電視劇專案風險大,煤老闆還玩不轉。

肖孝恪還是想找京城的大公司投資,過審,拿龍標,搞宣發,上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