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了!”

“反了!”

… …

只見義烏的百姓在呂光義的帶領下,一個接著一個高喊“反了”!對這些百姓而言,南唐並不是他們的國家,南唐只屬於李昪他們老李家和那些權貴的。而底層老百姓,對於南唐朝廷來說,那隻不過是一些廉價的工具罷了。其實南唐朝廷也知道自已軍隊的戰鬥力,所以南唐軍隊並不願意派兵與東南沿海一帶的倭寇交戰。不是不想管,是實在管不了。畢竟大唐為什麼會滅亡?歸根到底還是那些節度使權力過大,最終讓李唐王朝的中央變的形同虛設,各路節度使並不聽李唐的號令。所以說到了南唐時代,武將的權力被進一步削弱,自然就沒有與倭寇戰鬥的力量。更何況,對於南唐政府而言,只要這些倭寇不攻打南唐軍隊,他們殺多少南唐百姓,南唐政府也是不會去管的。只要那些倭寇不鬧的太過分,南唐政權與那些倭寇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因為倭寇的襲擾,南唐政權的不作為,這才激起了民憤。由於這個時代的南唐多了一個穿越者,後世的史學家稱這次起義為“義烏起義”!

與此同時,明州府鄞縣陳家村… …

“馬少俠,倭寇真的會來嗎?”

此時的陳家村的指揮權由馬文暫代,一旁的村民見倭寇已經三天沒有來到村子,便開口向馬文問道。

馬文:“兵法雲;兵不厭詐,倭寇連續兩天攻擊陳家村,非但沒有打下陳家村,還損兵折將,他們又豈會善罷甘休?依我看,倭寇肯定是有什麼計劃。而且倭寇隨時有可能會來,現在我們下山回村,如果倭寇來犯,我們很難迅速集結起來。但是,如果有誰想回村裡,我馬某人絕不攔著。本來我們來此地就是打倭寇的,救你們只是順便的。好言難勸該死鬼,所以有人想回村,我絕不攔著。但是被倭寇發現,莫想有人發兵救他。”

雖然一開始有人想回村裡重新生活,但是一聽馬文這麼說,哪裡還有人敢回村?馬文的話不應驗還好,就怕真的應驗。

“馬文兄弟,你們來幫我們村子打倭寇,俺陳五由衷的感謝。其實這本來也就是我們陳家村的事,但是你們不僅幫了我們,還送給我們這麼多錢,這讓我們實在覺得有些過意不去。這些日子,我想了想,你們並不欠我們陳家村什麼,倒是我陳家村欠了你們不少人情,”

只見那個陳老五說完,便將呂光義給自已的那一千兩白銀取出,說道:“呂少俠送給我的錢,我是萬萬不能收下,畢竟我們欠呂少俠欠的實在是太多了。因為這件事本來就是我們自已的事,我們還這樣子要求呂少俠,這讓我們實在是過意不去。”

只見有了一個人帶頭,那些還算有些良心的陳家村的村民,也陸陸續續的將呂光義給他們的黃金白銀取出,並表示自已的確覺得是羞愧。但是偏偏有些人就覺得這筆錢他們拿的是應該應份的,代表人物自然是陳家村的地保-陳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