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嘞個去!這義烏兄弟還真是實在,自已人打自已人,還打的這麼猛!”

這日,呂光義和淘兒剛夾到義烏,只見義烏下轄的兩個村莊為了一條河流而大打出手,呂光義自然是忍不住驚歎。

“呂大哥,這裡是哪裡?這裡的村民好可怕!”

淘兒怯生生的問道。

“淘兒,這裡就是義烏。怎麼?害怕了?”

淘兒見呂光義這麼說,搖搖頭說道:“才,人家才沒有害怕呢!人家也早就決定了,光義哥哥去哪,淘兒就去哪。”

一老者… …

“看二位的樣子是外鄉人吧?”

那老者見到呂光義和淘兒後,便開口問道。

呂光義雙手作揖的回答道:“這位老丈,我和我朋友二人來自明州府,正要前往義烏,不料走錯了路。敢問老丈,這裡是哪裡?”

那老丈聽後說道:“二位,這裡正是義烏,這是義烏的下窯窪村。二位要往縣城,官道在那。(那老丈說完,用手指了指一旁的官道。)這裡馬上就要打仗了,你們兩位外鄉人還是早些離去吧。”

呂光義聽後,心中大喜道:“古人誠不欺我,戚家軍的主力就是這些可愛的義烏兄弟。只要有了這些精壯的漢子,還怕個毛的倭寇?”

呂光義從懷中取出從王健的屍體上取下來的官軍令牌,假冒朝廷官軍說道:“老丈,我是明州府派來官軍,只因倭寇不斷的襲擾我明州地界,我明州軍力脊弱,根本就擋不住倭寇。知府大人得知你們越州的義烏民風彪悍,特讓我來義烏募兵。老丈,你們和隔壁村人打架,就算打贏了也沒有錢拿。還請老丈和村裡的鄉親們說一聲,如果他們願意從軍,不僅有打不完的仗,打完仗還有錢拿。”

義烏此地民風彪悍,真是有一點點的小事,就能激起村子之間的械鬥。

“官爺此話當真!”

只見那老丈興奮的說道。

呂光義:“本官說話向來是一言九鼎,老丈儘管回村裡說就是了。”

那老丈見狀,心中自然大喜。看來這些義烏兄弟不論歲數大小,還真是全民皆兵。

呂光義見那老丈回村喊人,便也前往正在械鬥的人群勸架,而勸架的話語,自然和勸老丈的話相差不大。自然還是那套只要加入官軍,不僅有打不完的架,還有錢可以拿,這些村民自然是爭破了頭也要當兵。

呂光義見狀,自然心中大喜。心中想道:“戚家軍的威名那可是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雖然統帥戚繼光很厲害,但是我也是熟讀史書。三十六計,孫子兵法,我更是爛熟於心。”

呂光義在義烏徵兵的程序還算十分順利,果然在不到三天的時間,他手下計程車兵就已經達到了3000人之眾。

“3000人,一個弱旅的標準人數。看樣子要想在這亂世生活下去,僅僅靠三千多人的新兵蛋子還是不行!”

呂光義想到這裡,便說道:“兄弟們,既然你們現在當兵了,本將軍在此承諾,你們馬上就有仗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