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起小時候的玩具,那我可就有蠻多都要講的啦。

正如沈復在童趣一文裡寫的一樣,“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正因如此,一花一木總關情,連看到一隻地上爬過的小螞蟻都能幻想出一個英勇騎士救公主的戲碼來。

一片樹葉的飄落,我都能浮想聯翩,非覺得這片葉子是受了什麼委屈才離家出走的。

哈哈哈,小時候的內心戲可真是多得不得了……

說到玩具,說有吧其實也沒有,說沒有吧,其實也算有。

最簡單的竹竿木棍什麼的,用來練我們所謂的劍法是再好不過的了,而且這玩意兒唾手可得,路邊隨便一撿,立馬大俠附身。

長劍在手,天下我有。大人們也老是說我們老拿這些個杆兒棍兒的,揮舞來揮舞去,也不怕失手弄傷了自已。

弄傷自已倒是小事,就怕在小夥伴們在打架的時候,真的失手把其他人給打傷了。

這樣的例子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偶爾打傷或者受傷總會少不了一頓罵的,為此,我們早就習慣了。

有時候我們也會親自上後山砍竹子,做一種十分簡易的弓箭。

這還是小奔教我們做的,過程也很簡單,砍一根長度差不多的竹子,用鐮刀削去細枝末節,將竹子削平整後先在竹子的一頭綁上繩子。

然後把竹子壓彎,成弓形,立刻在竹子的另一頭將繩子綁得緊緊的。如此這般,一張全新的弓就做好啦。

箭的話我們一般用那種蘆花掃把當然梗充當,這玩意又輕又直,射到人身上也不痛。

不過缺點就是很容易就被折斷了,玩得起勁的時候,像是小夥伴們的射箭大比拼,或者是弓箭手大作戰,一把掃把都會被抽沒了。

我們也不敢去抽新掃把裡面的梗,都是抽磨損嚴重的舊掃把。這個梗除了做箭,還可用來當吸管,我們小時候也用它來當吹肥皂泡的管子。

把洗衣服和一點水加到口杯裡面,插上這個管子,使勁一頓猛吹,泡泡就咕嘟咕嘟從口杯裡冒出來,多得直接掉到地上……

好像稍微長大一點就不再玩這種吹肥皂泡的遊戲了,估摸著應該是四五歲的時候經常玩。

如果要給這個簡易弓箭再升級一下,那竹子槍和彈珠就要佔領我們的生活了。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學校和村裡都流行過竹子槍和彈珠。

竹子槍比弓箭好玩多了,它是拿竹管子做的,玩的時候用溼掉的紙堵住一頭,然後另一頭也插入一點溼紙,最後用竹子做成的插銷用力一捅,就能聽到砰的一聲響。

前端的溼紙被氣壓頂得老遠,後端的溼紙也被頂到了前端,如此往復,竹子槍就是這麼玩的。

當然這個打人還有點小疼,我們幾乎不往臉上打,頂多打在別人的後背和小臂上面。

好像有次在學校,老師還因為這個東西發火了,最後把我們的竹子槍都給沒收了。

除了竹子槍,我們還玩彈珠!

想必大傢伙應該都玩過這個小小一顆的玻璃珠子吧。它有很多種玩法,最簡單的就是用他的彈珠射中你的彈珠,被射中的彈珠就要歸對方。

還有一直與之相反的“親嘴玩法”,就是兩人輪流去碰自已的彈珠,誰先讓自已的彈珠“親”上對方的彈珠,就是和對方的彈珠百分百貼在一起,你就贏了,可以把他的那顆彈珠收入囊中。

其實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玩法,我小時候也算是個彈珠小霸王了,他們把彈珠輸給我,然後我又按照市場價格把彈珠又重新賣給他們。

本來我記得我有一個大瓶可樂那麼多的彈珠,後來因為沒人玩彈珠了,我只留了一個小小的小箱子那麼多,估計也就二十粒左右吧。

最後也不知道這些玻璃珠子去哪了了,應該也是被扔了,或者家裡其他小孩拿走了吧。

我還記得這種小彈珠裝在一種名叫唐僧肉的一毛錢零食袋子裡面,不知道里面裝的到底是什麼果乾,反正是酸得要死。

現在好像都沒得賣了,估計應該是三無產品,那時候小孩子最喜歡這些酸的辣的了,當然也包括我,雖然被酸得眯起眼睛,但是嘴巴里的口水是真的流啊!

比較高階一點的玩具應該要算是彈弓了吧!

這個彈弓也是由小奔給我們引進的新玩具,我們真的算是村裡的鄉巴佬了,真是什麼新奇的玩意兒都要靠最先在城裡生活的小奔給我們引進。

哈哈哈,幸虧有他,我們才能玩得上彈弓呢。

他教我們如何選擇做彈弓的完美樹杈,然後挑選彈弓上的橡膠皮,一般這種皮都是來自輪胎的內胎,把它們剪成一條條的,然後綁在兩個樹杈頂端,用細鐵絲牢牢固定住。

用來放子彈的橢圓形布皮也要用細鐵絲將它和橡膠牢牢固定在一起。如此這般,一個彈弓就做好了。

其實我們手裡的彈弓都是小奔一個人做好的,我們只參與了挑樹杈的這一步,其他繁瑣的工藝我們著實不會,靠著這門手藝,他成為我們彈弓小隊的領頭羊。

他確實有兩把刷子,還教我們如何用這個彈弓瞄準和發射。

子彈就用地上撿的比較光滑一點的小石塊,用皮包著石子,一隻手握緊樹杈瞄準,另一隻手用力拉直膠皮,然後一放,石子就能飛得老遠老遠。

若是朝著天空用力發射出去,這顆石子會在天空中消失不見,也聽不到它落下的聲音,也不知道啥時候它能落下來。

那些女生根本玩不了這個,她們連把皮拉直的力氣都沒有,發射出去的石子都飛得好近,這玩意兒確實不太適合她們。

小奔總叫我和他一起出去射鳥,他真的射中過!我是射不中的,應該是我從來沒有射中過!

他射中過好幾次小麻雀,而且把受傷的小麻雀帶回來了。

有次我們還想去山上射野鴿子,結果野鴿子著實比小麻雀機靈太多,還沒靠近,它們就拍拍屁股飛走了。

後面也不知咋回事,反正彈弓也放在那裡吃灰,我們也不玩彈弓了。

還有一個最高階的我玩具還沒介紹呢,那就是大人們和我們都愛玩的--麻將!

一開始我們玩麻將只是用麻將來玩疊疊高,或者是麻將版的消消樂。

這算是最簡單的,有時候就四個人圍在一起學著大人的樣子打麻將,什麼摸牌啊,打牌啊啥的。

直到有一天,我們真的學會了打麻將,真正領悟了打麻將的精髓,以及如何自摸,聽牌,碰牌和槓!

我們真的就開始在打麻將了!我記得那時候還只有八九歲,小夥伴們就都會打麻將了!

那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我們都在打麻將,大人們叫我們去看電視,看看開幕式也好長長見識,我們都不為所動,依舊打著我們的麻將。

有時候大人們無聊走過來看我們打,以為我們就學個樣子,沒想到我們是真會打,連他們都大吃一驚,小小年紀居然都學會打麻將了!

到後來我們還真賭上了,賭資不大,都是一塊兩塊的。因為我們打的是一毛錢的,不過當時一毛錢對我們來說也挺大的,畢竟那時候一小包辣條或者一小片辣片就是一毛錢。

那時候我們打麻將可以說是快要瘋魔了,有時候甚至把大人們的麻將偷出來打,一塊布墊在地上,在有陰涼的地方,麻將一壘,一下午就那麼過去了。

只有學會了打麻將,才能領會打麻將的快樂,之前不懂為啥大人這麼喜歡打麻將,現在自已學會了,然後就懂了。

不同的年紀玩具也有所不同,小時候的玩具都比較幼稚,越長大,玩具也就變得越來越高階。

最高階的玩具應該要屬手機了吧,好像由於大家的興趣不一樣,玩具的發展方向也不一樣。

就好比有人喜歡車,他會買很多車的模型,更大款一點直接買真車。

有的就愛釣魚,喜歡收集各式各樣的魚竿。

還有人喜歡……所以你又喜歡什麼樣的玩具呢?(手動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