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華公主心急如焚,她不顧一切地日夜兼程趕回楚國皇宮,只希望能迅速面見楚皇,向他傳遞那問天宗至關重要的訊息。

然而,就在她即將踏入月清宮的門檻時,月欣公主的身影卻如同屏障般擋住了她的去路。

“月華,你不能進月清宮。”月欣公主的語氣堅定,不容置疑,“父皇此刻正與我母后歡聚,不宜打擾。”

月華焦急萬分,她急切地解釋道:“但我真的有極其重要的事情要稟報父皇!”

月欣公主卻不為所動,她冷靜地回應:“即便是再緊急的事,也需等父皇空閒之時。”

月華公主無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面前月欣公主的阻攔。

此刻,楚皇在月清宮中沉思,身旁陪伴的寵妃正是與月華公主母親有著幾分相似的周婉茹——月華公主的親姨。

月華公主深吸一口氣,轉身離開。

天空中開始飄灑細雨,雨絲如同她的心情一般沉重而紛亂。她緩緩走向皇陵,每一步都彷彿承載著無盡的哀傷,只見月華公主正緩緩走向皇陵,每一步都顯得如此沉重。

細雨輕輕落在她的臉頰上,與她的淚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道悲傷的淚痕。她任由雨水打溼她的衣裳,卻無暇顧及。

在母親的墓前,月華公主停下腳步,凝視著墓碑上那熟悉而遙遠的名字。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銳利的刀,深深地刺入她的心中。她撫摸著冰冷的石碑,感受著母親曾經的存在。

“母后,兒臣來看您了。”她輕聲說道,聲音中滿是悲傷與思念。

“告訴您一個好訊息,兒臣有幸遇到了一位卓越的師尊,他深不可測。”她繼續說道,語氣中透露出自豪。

“母后,兒臣之前所提的天下太平之願,如今已看到曙光,相信不久的將來,定能實現。”她抬頭望向天空,彷彿在與母親的靈魂對話。

她的母親名叫周婉清,出身於楚國一個聲名顯赫、勢力龐大的宗族世家,乃是堂堂正正的嫡長女。然而,命運卻總是充滿戲劇性——月華公主之母周婉清之所以香消玉殞,並不是因為普通的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

原來,當年楚皇遭遇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劫難之時,是周婉清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用自已寶貴的生命守護住了楚皇的周全與安危!這份英勇無畏令人動容不已,但也正因如此,楚皇內心深處對於這位女子始終懷有深深的虧欠與自責之情。

而當時的月華公主年僅三歲,尚處於懵懂無知的年紀便失去了摯愛的母親。楚皇心疼至極,於是將所有的關愛都傾注到了這個可憐的孩子身上,對其寵溺有加、呵護備至。不僅如此,為了彌補周家因失去周婉清所承受的巨大損失以及心理落差,楚皇還毅然決然地迎娶了周婉清的妹妹周婉茹進宮,以此來維繫雙方之間緊密的關係紐帶......

實際上,徽州戰場上威名遠揚的將領周通,正是月華公主的舅舅,為楚國立下赫赫戰功。

在楚國,周家和朱家兩大宗族並駕齊驅,是楚皇最堅實的後盾,共同守護著楚國的江山社稷。

自從母親離世後,年幼的月華公主心中便埋下一顆種子:是否是世間的紛爭導致了母親的悲劇。這個疑問像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她的心上,成為她畢生的執念。

因此,月華公主自小便立下了一個宏偉的志向——她渴望世間恢復和平,百姓安居樂業,不再為戰亂流血。她堅信,唯有和平與安寧,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與安寧。

在月華公主的記憶中,姨母周婉茹是對她呵護備至,每當有好東西時,總會想到她這個小侄女。然而,對於表妹月欣公主,兩人之間的關係卻微妙複雜。

當月華公主從皇陵返回時,門口出現了朱鈺的身影。他是朱鎮的兒子,楚國年輕一代的翹楚。他遞上一把精緻的雨傘給月華公主,關切地說:“月華,雨勢漸大,這把傘給你吧。”

“謝謝。”月華公主下意識地接過雨傘,然後默默地前行,回到自已的宮殿,她並未與朱鈺過多交談。

然而,這一幕恰巧被月欣公主所看見。

她驚訝地發現,月華公主手中的那把傘,正是她之前贈予朱鈺的。這一發現讓月欣公主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