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大哥真好啊!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用自已的方法默默的保護著你。

郝珠珠難得很主動的,用自已毛茸茸的小腦袋在郝元青的胳膊上輕輕的蹭了一下。

“珠珠很聰明的,才不會說出去呢。大哥保護珠珠,珠珠也會保護大哥的。”

兄妹在此刻訴說著彼此的承諾。

拉回思緒,郝珠珠看著憨厚的二哥。

沒想到看著憨厚的二哥,也是個心思細膩的人。

這又給郝珠珠無聲的上了一課,這人還真是不能貌相啊!

想著自已的計劃,郝珠珠又試探的說了起來。

“那二哥想不想送大哥去私塾讀書啊?”

這次郝元康連想都沒想就直接脫口說了出來。“想啊!當然想了,大哥那麼厲害的人,一定會比郝元志那慫貨學的更好的。

奶奶他們總說郝元志學習怎麼怎麼的好,我覺得才不是那麼回事呢!就那他滑頭的樣子,不用想,學習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咱們大哥就不一樣了,以前村裡的那個秀才郎,只是當著大哥的面隨便的背了幾句詩,大哥聽了一遍後,就能倒背如流呢!郝元志就不行。”郝珠珠聽了他這話,低頭在原主的回憶裡面扒拉了一下,還真有這麼回事。

好像是前年過年的時候,私塾放年假。郝元志,與那秀才郎全都放假回了村子。

同一個村子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都認識熟悉。

於是出門碰上的時候,那秀才郎就本著同是學子,互相交流的意思。與郝元志碰面時,就說了一下自已的學習經驗。

最後還朗誦了一首詩。

那秀才也其實也是好心,畢竟他已經是秀才了,要是同村在出一個秀才的話,以後自已要是出人頭地了。或者對方出人頭地了,都是一種幫襯。

所以他講的東西,都是郝元志如今該學習的。結果卻是出人意料的,秀才講的那些,郝元志彷彿根本聽不懂一般。

最後那秀才都有些懷疑人生了,難道是自已記錯了?

現在學的與自已那時的不一樣了?可是不應該啊!

後來為了緩解尷尬,他就又唸了一首簡單的詩,以示鼓勵郝元志好好學習。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勸君惜取少年時,勸君莫惜金縷衣。。。。

這首詩正好被路過的郝元青聽到,於是他就記了下來。

後來沒事時,他就會自已默唸上幾遍。

當時郝元康也在現場,自然是看到了當時的場景。

那秀才念出頭兩句時,想的是讓郝元志接下面幾句的。

結果,郝元志一點要接的念頭都沒有。

最後沒辦法,秀才自已唸完,就轉身告辭回去了。

以郝元康對自已個堂弟的瞭解,他肯定是不會,要不然就他那嘚瑟的顯擺的性子,怎麼可能站在那裡當鵪鶉呢!

還別說,原主當時小,可能看不出來。

郝珠珠這個成人的靈魂就不一樣了,記憶裡面的郝元志,臉上掛著的就是一副極為心虛的面孔。

那心虛的樣子,恐怕不是個瞎子就能看出來吧!可老屋那邊的人顯然就沒有看出來啊!或者是看出來了也當做沒有看出來吧!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現在有了郝元康的這句話,郝珠珠心裡就有了底。

她擺弄著手裡的幾株藥,然後在郝元康不解的目光裡,對著他燦爛一笑。

伸著小手,把他拉進了一些。然後,就在他的耳邊嘀嘀咕咕的說了起來。

郝元康的目光從迷茫,到震驚、在到不可置信,然後就是驚喜。一直變個不停,最後定格在驚喜上面。

郝珠珠說完半會了,他還張大嘴巴一副神遊天外的樣子呢!

郝珠珠也不打擾他,自已則搗鼓著面前的一堆草。

在不懂行的人眼裡,郝珠珠面前放著的就是一堆不知名的雜草。

而在她的眼睛裡面,這可是她現在最需要的寶貝。她會用這些東西,幫著他們這一家人,甩掉那些像螞蟥一樣的吸血蟲。

老屋那些人所謂的親人,看在郝珠珠眼裡,就是一群吸血的螞蟥,外加不知道感恩的白眼狼。

要是一些懂得人情世故,懂得感恩的人。她即便是看在便宜爹的份上,也會善待這些人。並且帶著這些人一起發家致富奔小康的,顯然這些人不是。

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郝珠珠覺得這一家人。都在把她家人當成不花錢的老驢在使喚,不用給錢,隨便給點吃的就能打發的那種。

這怎麼可以,要是自已以後有了掙錢的法子。這些人不用想,肯定也會自私的佔為已有。

她可不想為他人做嫁衣,她可是要掙錢供自已哥哥讀書的。

還有二哥想要習武呢!三哥她還沒有問呢!等她問過後再做打算。

反正現在郝珠珠心裡的想法,就是搞事業,掙錢錢啊!

郝元康終於是從自已的思緒裡面掙脫了出來,他看向郝珠珠的眼神晶亮晶亮的。

“珠珠,這事真的能行嗎?”他的話裡全是激動甚至還有一絲的顫抖,可見他對郝珠珠說的那些多麼的在乎。

郝珠珠整理著手裡的藥草,頭也沒抬一下的小嘴巴里面隨便嘟囔了一句。

“肯定能行啊!不然我為什麼費勁巴累的跑山上來啊!”態度隨意,但是說出來的話卻是十分篤定的。

“好啊!好!珠珠你放心,這事二哥支援你,以後你說什麼二哥都會去幫你做的,只要你到時說一聲就行了。”郝元康一臉憨笑,一雙手也來回緊張的搓著。

郝珠珠拿到了自已想要的東西,接下來的幾天就窩在家裡不出門了。

這也叫郝榮平這個便宜爹,大大的鬆了口氣。

即便是讓二兒子留下來守著女兒,他在山裡打獵也是憂心不已。

心裡難免就總是掛心,連打獵都分心了不少。

好幾次獵物都跑到自已腳下了,他都沒能及時察覺。

還是大兒子提醒後,他才後知後覺呢!

這要是女兒天天跟著上山,他估計這獵都沒心情好好的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