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羨叛亂經年未平,劉表親自率軍攻伐,反而受傷回到襄陽,於是來信召諸葛亮、黃祖帶兵平定南亂。

諸葛亮當然願意出兵,但也要有條件吧,逐派劉曄出使荊州見劉表。言諸葛亮願意出兵3萬,可缺甲少糧,還有沒有什麼可以獎賞給將士的。

劉表一聽,黃祖不願意出兵南下,而諸葛亮願意出兵3萬,隨口應承,如能助他平定荊南四郡,兩家平分四郡之地,俘獲也對半分,還給糧草一百萬石,甲冑3萬套,弓5000把,箭50萬支。

諸葛亮一聽樂得合不攏嘴,真是狗大富,豪家,難怪曹操這麼眼紅富裕的荊州;也對劉曄的外交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劉表這麼大方,諸葛亮也不含糊,糧到兵出。兩路齊出,陸路由魏延率1萬野戰軍從南昌到廬陵,再直到長沙郡臨湘城。

水陸由諸葛亮親自率領一萬山越軍,蔣欽領水軍5000同行,逆江而上到洞庭,再逆湘水而上直到臨湘城。

諸葛亮囑咐黃忠守好合肥,太史慈守好丹陽,呂岱守好會稽,甘寧領水軍往來支援。

兩軍聚集在長沙郡首府臨湘城下,劉表軍由蔡瑁為帥,蔡中、韓玄、蘇飛、文聘、張允、呂介、霍篤等,另有劉磐、王威、張虎、陳生被圍困在攸縣。

諸葛亮、魏延、劉邕、劉曄、黑尚、徐盛、董襲、蔣欽、全琮、諸葛武、胡車兒。胡車兒是諸葛亮特意帶來的,還是用五千山越軍換出來的。

諸葛亮看到虎豹騎後,就想怎麼破解,後來想到唐代的陌刀,逐準備打造陌刀隊,最好的人選就是要力量大的,於是就看中了胡車兒。

卻說張羨任長沙郡守,由於他較愛民,能與民眾打成一片,之前以在零陵、桂陽都做過太守,所以在荊南四郡深得人心。

張羨出身貧寒,性格又要強,還整天混在百姓堆裡,劉表這種名仕當然看不起張羨的做法,就不怎麼吊他,張羨也看不慣劉表這種清談不理民生,兩人漸行漸遠,以至怨恨漸深。

桓階、劉巴受曹操委派,來忽悠張羨,說曹操有朝廷和天子,遲早統一全國,汝身為漢臣,雖遠也要明大義。

桓階還言,雖然曹操還稍為勢弱些,但他挽救朝廷於危難,奉王命討伐不臣;現在四郡又擁戴你,你應該在這裡豎起義旗,到時與曹操裡應外合,天下可得,到時你就是從龍之重臣。

張羨本就與劉表不對付,再聽桓階之言,於是在長沙臨湘城聯合四郡,起兵反叛劉表。

他令劉度、趙範率5萬兵馬圍困攸縣劉磐的2萬軍;張羨自已率兵10萬往北打,一直打到了漢昌,快到洞庭了。

荊州震動,劉表大怒,親自領軍,開始打得張羨丟盔棄甲。其實這是張羨驕兵之計,退到臨湘附近,再一個偷襲反擊。

打得志得意滿、毫無防備的劉表、蔡瑁一個措手不及,連劉表自已都受傷了。劉表又將文聘請來統軍,雙方在臨湘城僵持時間很長,久不能下,於是劉表請來援軍。

韓玄建議,現在兵強馬壯,應四門齊攻,活捉賊首張羨。蔡瑁竟然同意了,諸葛亮剛來又是晚輩客軍,沒辦法就只能同意了。

蔡瑁攻南門,也是臨湘城最重要的門,旁邊有天心閣,文聘攻東門,諸葛亮安排攻西門,北門右有湘水,前有瀏陽河與撈刀河,不易行走,所以北門韓玄領軍佯攻。

西門最麻煩,他是一個水門,出去就是湘江,中間有橘子洲被張羨之子張懌守在這裡,攻不下橘子洲就攻不下西門,要不然就得腹背受敵,蔡瑁、張允之前相持時在這裡吃盡了苦頭。

張懌頗有才幹,將橘子洲守得滴水不透,諸葛亮、蔣欽、魏延等觀察多日,無從下手。

試探幾次都被張懌水陸兩軍夾擊,弄得極為狼狽,大樓船隻能在湘水中間走,還只能從橘子洲與臨湘城間的水道走,就容易遭兩邊火箭圍攻。

橘子洲右邊水道淺,如果僅用艨艟、鬥艦硬衝攻擊。張怪也以艨艟、鬥艦對攻;且岸邊高,涉水登洲難度大,仰攻就是箭靶子。

橘子洲狹長型,易守難攻,後世還是曾國藩的練軍大本營,曾國藩曾在此投水自盡,當然救了上來。

一日諸葛亮、劉曄、劉邕坐在一艘艨艟上,喝酒聊天,檢視軍情,且還有歌舞助興,好不快活。

旁邊只有幾十個衛士,胡車兒還嗓子大,指指點點,盡是一些噁心張懌軍士的話。

張懌起初並不在意,任由他們在上游招搖。可當談論到歌伎時,張懌有點不高興了,因為他現在最受寵的愛妾就是歌伎出身。

張懌愛屋及烏,所以最恨人噁心歌伎,諸葛亮他們在上游說話,風一吹,聽得清清楚楚,加上胡車兒的嗓子,那個就是特大號傳聲筒。

其實,諸葛亮還真是讓胡車兒在說話時,嘴邊上加了一個紙筒子,目的就是讓張懌聽見。

這時,張懌周邊剛好有士兵笑,張懌怒火一下子就上來了,拔劍就將這個笑計程車兵給斬殺了。

張懌殺了後還是不解氣,見諸葛亮只有一艘艨艟,更是覺得他們小瞧了他,於是立馬點齊十幾艘艨艟、鬥艦、大翼、快舸,就往諸葛亮的那艘艨艟追來。

諸葛亮他們大驚失色,都忘記逃了,等待快追近了才開足馬力逃,慌亂中從上游逃去,艨艟逆水速度遠不如大翼、快柯,慢慢就要接近了,諸葛亮的艨艟又往前竄了一截。

在橘子洲對面是嶽麓山,在嶽麓山之南有一大王山,湘水在此剛好拐了一個灣,邊上有一個巴溪洲。

一追一逃就到了巴溪洲,一到巴溪洲就追上了,張懌指揮兩邊包抄,誓要殺了這夥人,才解氣。

其實桓彝在出兵之時,曾勸說過他,言諸葛亮智多恐有埋伏,怒火之中的張懌哪還聽得進去。

張懌認為要說埋伏,諸葛亮的船順流而下,張懌當然不追了,傻子也知道你一艘船肯定是來引誘的。

可此時諸葛亮的船慌亂中向上遊逃,怎麼可能有埋伏,難道他們還能在上游埋伏大幾千人,不可能的,上游是張懌他們的地盤,劉表軍在下游立寨,橘子洲卡在湘江當中。

橘子洲二十四小時有觀察哨,沒見到有大批船隻往上游走的時候,所以張懌敢於向上遊追去。

可他不知道,諸葛亮極善觀星象看天時,利用前天黎明時半個時辰的薄霧,令蔣欽率數十條戰艦趁機駛往了上游隱藏起來。

此時,蔣欽在巴溪洲上埋伏多時,張懌一行剛到,蔣欽率戰艦從蘆葦中衝出,將他團團包圍了。

過了半柱香的功夫,張懌水軍的三四艘戰船逃出陷阱,順流急衝而下,想回橘子洲搬救兵,後面跟了十來艘諸葛亮的戰船緊追不捨。

逃得慌張異常,快到橘子洲時更是大喊,少都督受傷中埋伏,快開門,快開門。

橘子洲守軍一看喊叫之人確實是橘子洲水軍,也是剛剛出去的人,還看見慌張的桓彝立於船頭,就立馬開啟水寨大門。

三四艘船一進水寨就朝大門兩邊攻擊,守衛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追上來的十幾艘戰船也立馬加入戰鬥。

不久之後,橘子洲水寨著起火起,西岸的魏延看到偷襲得手了,立馬舉旗率大軍殺入橘子洲水寨。

隨著魏延的加入,橘子洲水寨大亂,臨湘城一見橘子洲水寨火起,立馬來救,被黑尚領軍截住。

蔡瑁、張允一看橘子洲張懌水寨大亂火起,立馬令張允領軍殺來,等到他們到來,橘子洲基本已經快要拿下了,就差個別據點還有人在抵抗。

張允軍可不管這個,直接衝進去,見東西就搶,見人就殺,不管是投降的還是沒投降的。

魏延一見大怒,這是來搶功勞與俘獲的呀,魏延也是火脾氣,立即就整軍列陣,兩軍眼看就要火拼,還好此時諸葛亮趕到,及時制止了魏延。

原來張懌十幾艘船一入巴溪洲就被圍,蔣欽攻勢勇猛,船隻一近就跳船廝殺,沒多久就搶了五六艘張懌艦船,還活捉了張懌副將桓彝。桓彝與桓階同族,此時共同助陣張羨。

諸葛亮見了,立馬安排一逃一追的戲碼,利用桓彝騙開水寨大門,從而搶攻橘子洲水寨。

這邊蔣欽還在與張懌最後搏殺,張懌不敵蔣欽,被打落水中,他還真是勇猛,順勢就泅水下潛,然後順水而下。

也是張懌水性十分的好,在巴溪洲下游很遠的地方從水中冒出,他還組織幾個同為落水的兵,搶了一艘快舸,快速從西門逃回臨湘城裡了。

卻說諸葛亮引蛇出洞,後再來一招混水摸魚,成功攻下橘子洲,要不是蔡瑁張允等前來搶功,就非常完美。

回到蔡瑁的中軍大帳後,劉曄也是據理力爭,文聘、韓玄趕緊勸解,私下裡說蔡瑁張允軍在荊州就是太上皇,這樣搶功搶物都習慣了,況且此次他們打著攻佔橘子洲也有他們一半功勞,弄得諸葛亮也是無語。

等吵完後,蔡瑁才進中軍大帳,諸葛亮還不想將關係弄僵,畢竟丹陽郡不能四邊樹敵。

所以諸葛亮根本不提橘子洲搶功之事,只是建言,由他率一軍去解攸縣之圍,如此就將此事化解於無形了。

文聘笑了笑內心直誇諸葛亮聰明,處事老到,這建言簡直說到蔡瑁心坎上,蔡瑁立馬同意了。

要是兩軍還在臨湘城,遲早要打起來,並且此次肯定是張允一方理虧呀,人沒死幾個,搶了一多半的俘獲還搶了一半的功勞,他雖然是主帥,還真不好意思攆走諸葛亮呀。

現在諸葛亮主動退走,真是上上之策。現在橘子洲水寨也打下來了,臨湘城算是被圍困住了,攻下臨湘城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諸葛亮知道蔣欽大局觀強,於是留下蔣欽領5000水軍駐紮在湘水西岸,以更好地護送糧草,自率其餘趕赴攸縣。

魏延等人也是年輕氣盛,還是一肚子氣,諸葛亮只能一路上與他們飲宴了幾次,然後私下裡抬出大道理才將他們的火氣漸漸消去。

卻說,攸縣劉磐,自從黃忠走了後,他寫信給劉表,劉表又安排了大將王威過來協助他。

劉磐也知道,他駐紮在攸縣就是盯著張羨的,張羨與劉表關係不好,劉磐的糧草都要劉表從襄陽運來。

劉磐雖然滿編有2萬人,卻因糧草經常不能不及時送到,所以訓練強度不夠,兵力不是太強。

一日,早晨天一亮劉磐就發現攸縣竟然被圍困了,這才知道張羨已經反了,見到圍困他的是劉度他們,就知道張羨還聯合荊南四郡一起反了。

零陵劉度與桂陽趙範也騙了他,年關近了,他們說是要去臨湘城拜會張羨的,一起商量剿蠻夷的,所以沒怎麼在意他們領兵到來。

其實他們背後都藏著大軍,根本不是從攸縣經過的幾千人,現在轉眼間就被他們5萬大軍,團團圍困了。

劉磐也是大意,後悔不迭,起兵殺出,總被他們擋回,兵少又訓練不足,一個劉度手下的邢道榮就能與他相持不下五六十回合。

所以,月餘時間仍不能打破圍困,劉度他們也不主動進攻,只是圍困就完成了張羨的給的任務,導致劉磐、王威無可奈何。

劉度他們雖然也反了,但還是認劉表這個荊州牧的,那時的大部分人對朝廷任命還是尊重與肯定的,所以他們不是太積極,只求完成任務,也不想得罪的太狠。

話說,諸葛亮引軍奔攸縣而來,全琮為先鋒。快近攸縣80裡左右的地方,發現有一二千人的運糧隊,趕緊讓斥候來報,問要不要拿下運糧隊。

諸葛亮一聽,當然要拿下,且吩咐不得放走一人。更令徐盛、董襲兩人各領2000兵,配合全琮合圍了,務必做到不放走一人。

三人四面一圍,結結實實地給圍住了,全琮挺刀殺進去,就遇到一儒將,沒五回合,被全琮一刀拍下馬來,活捉了。

只見此運糧隊,彼懂戰法,用糧車一圈圈圍住,建立了三圈陣地,還能互相支援。

原來,這支運糧隊是劉度之子,劉賢的堂兄弟,也是好朋友劉敏領兵,劉敏的表兄弟好友蔣琬來協助他。此陣就是蔣琬組織的,而被活捉的儒將則是劉敏。

劉敏是第一次領軍作戰,沒有經驗,全琮也是攻的太兇,劉敏三二下就慌了神,力量與能力又不如全琮。

蔣琬一看,劉敏被活捉,害怕丟了劉敏性命,又聽投降不殺,逐令全隊舉手投降了。

諸葛亮一到,一聽是俘虜了蔣琬、劉敏大喜。一進大帳就親自解開了捆綁他們的繩子,立馬安排酒宴給他們壓驚。

諸葛亮太知道蔣琬了,是他在三國死後第一任繼承者,真正的大才,社稷之器。

特別他敢於修正諸葛亮死後的政策,改變“無歲不徵”的戰爭局面,使得“邊境無虞,邦家和一”。

諸葛亮與蔣琬他們兩的“以安民為本”的執政理念極其一致,沒多久就相談甚歡。

蔣琬也是扔下筷子,跪地請降,有一股遇到明主的感覺,產生一種誓死追隨的理想使命。劉敏十分信任蔣琬,逐一同降了。

諸葛亮任命蔣琬為他的書佐兼親兵隊長,剛好全琮領兵去了,缺一個親兵隊長。劉敏為行軍軍侯。

諸葛亮大軍一到,形勢立馬變了,兩方兵力旗鼓相當。兩軍對壘,擺開陣勢,立於陣前,諸葛亮陣前勸道,為免人命塗炭,順應時勢,罷兵為和,迴歸劉表帳下。

劉度、趙範不同意,要做過一場。趙範遣陳應出戰,諸葛亮這邊全琮搶先出馬,十回合斬陳應於馬下。

陳應本是獵戶出身,善使飛叉,自恃武藝過人,又見全琮是一小孩,輕視了,還想活捉全琮。

全琮剛開始也頗保守,一招一式猶如剛學,一板一眼,陳應與全琮打了八九招,突然,飛叉交於左手,右手探出,想抓住全琮的馬韁繩。

全琮立直身體,突然發力,揮刀砍下,陳應習慣性右手一揮,以為鋼叉還在右手,可惜沒在,一刀砍在脖子上,應聲掉落馬下,死於非命。

鮑隆見好友陳應死了,夾馬就衝出,徐盛一看也挺馬而出,敵住鮑隆。

鮑隆現任桂陽郡管軍校尉,他也是獵戶出身,曾射殺雙虎,武力超群。兩人勢均力敵,各有千秋,徐盛刀法精湛,鮑隆蠻力大,戰三十多回會未分出勝負。

一旁的邢道榮見了,拍馬而出,諸葛亮一見,立馬讓胡車兒出戰。邢道榮一把大斧,使得哐哐作響,胡車兒雙戟使得行雲流水。

之前胡車兒是使槍的,與張繡學了幾招,自從偷了典韋的雙戟之後,他就覺得雙戟更能發揮出他的力量來。

於是改練雙戟了,關鍵還是典韋的雙戟,是曹操特別打製的,算是精鐵煉成,堅韌與鋒利度都超一般武器。

兩個人都是力量型戰將,一個斧頭勢大力沉,一個雙戟使得靈活異常,雙戟一叉就卸去了斧頭的力量,再一推一掛,斧頭太長反而不好換招,還好邢道榮力大,即使這樣,三十招之後,邢道榮也是漸落下風。

這邊打得熱鬧,劉磐在城裡看得明白,知道是援兵來了,順勢從城裡衝出,劉度擋之不及,被劉磐、王威殺穿。

本來諸葛亮一來,劉度與趙範分工了,劉度對城內的劉磐,而趙範對來軍諸葛亮。

可趙範與諸葛亮陣前鬥將,邢道榮與胡車兒戰在一處,本來鬥將就緊張精彩。劉度、劉賢也被吸引住了,劉磐乘機殺出,打了個措手不及。

趙範後軍不穩,陣勢大亂,諸葛亮豈能錯過這個時機,大手一揮,魏延、董襲雙雙領軍衝殺過去。

前後夾擊,劉度趙範軍沒能挺過半柱香,就亂了。魏延趁亂襲了劉度大營,董襲見狀,也領軍去襲趙範大營。

半個時辰就是一邊倒了,劉度、趙範營寨雙雙被魏延、董襲攻破,劉度趙範軍士只能四散而逃。

劉賢護住劉度逃向零陵;大軍一衝殺,鮑隆見機搶攻一招就跳出,朝趙範奔去,本想回營據守,可被亂軍衝散,好不容易找到趙範,護著他向桂陽逃命。

邢道榮落了下風,想撤不容易,徐盛一看鮑隆逃了,不追鮑隆反過來助胡車兒,圍住邢道榮撕殺。

沒十幾回合,胡車兒雙戟纏住邢道榮的大斧,徐盛一刀拍在邢道榮肩膀上,邢道榮跌落馬下,徐盛再一刀頂住邢道榮的胸口,邢道榮束手就擒了。

俘虜了1萬多人,死傷大幾千人,其餘四散逃走,繳獲糧草無數,劉磐過來見過諸葛亮,兩軍在攸縣城下大擺宴席。

事後,劉磐決定引兵去臨湘,諸葛亮在攸縣駐下,休整了幾天,安排劉邕領兵3000,臨時接管攸縣。

諸葛亮再急召杜畿、步騭帶官吏過來,治理後方,以及將俘虜屯田安置。諸葛亮令顧雍為建業太守,替代步騭,令楊顒為吳縣太守替代顧雍。

諸葛亮令魏延、徐盛領5000兵馬從永新到耒陽,再到郴縣,佔領郴縣後,留徐盛守郴縣,魏延再領兵掃平桂陽其他地方。

諸葛亮自領其餘兵從臨烝到昭陽,再到泉陵,也正好是劉度、劉賢逃回零陵的路線。

一路就像攆兔子一樣,他們剛到臨烝,過了不到三天,諸葛亮就引兵殺到,半天攻破臨烝,劉度他們又逃向昭陽。

劉度他們到昭陽才兩天,又被諸葛亮攆到了泉陵,在泉陵不到一天,諸葛亮就帶兵殺到。

這時邢道榮已經投降了,在劉敏與邢道榮雙雙勸降,劉度、劉賢著白衣出城投降,零陵逐平。

諸葛亮在泉陵縣休整了幾天,正好等到杜畿前來,任命杜畿為代零陵郡郡守,升全琮為別部司馬、零陵都尉,任命劉度為南昌從事,任命劉賢為海昏縣令。

任命熊尚為建業從事,其為楚靈王的五世孫,任命他對於收服荊南的世家、名流大有好處,還能得到重視人才及楚王后代的名望。

況且熊尚雍容蒞事,聽覽如流(聽覽政事,莫不從善如流)。再從二萬多的俘虜中選五千精壯,由邢道榮率領成一軍,隨諸葛亮返回臨湘城。

臨行前囑咐杜畿、全琮,零陵還是比較富裕的有一百多萬人口,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武陵的蠻夷,儘可能讓他們下山歸化為屯田客。

二是注意清剿山匪,對於勾結土匪山賊的官吏一律斬頭示眾。三是儘可能的收集南海、交趾的資訊與變動情況,做好隨時能南下攻佔交趾的能力與物資儲備。

回臨湘時,諸葛亮特意去了一趟桂陽的郴縣。魏延、徐盛追擊趙範、鮑隆到郴縣,攻破郴縣時俘虜了他倆,他們倆也都歸降。

諸葛亮到郴縣時,步騭早已經到了。諸葛亮任命步騭代桂陽郡郡守,升徐盛為徵南中郞將、桂陽郡都尉。

安排徐盛和步騭,要加強對桂陽的屯田,郴縣有煤、有礦,還有一個大草原,會安排黃承彥合適的時間,在郴縣建立一個生產基地。

所以郴縣的安全至關重要,要徐盛與步騭將桂陽的土匪山賊剿滅。同時要在草原上多養桂陽馬,桂陽的馬婑壯,耐力好,能長途運輸,也能行走在山地的路上。

還要他們為攻伐交趾作準備,時機成熟就會下令南征,到時步騭與徐盛就是主力。

從俘虜中精選5000兵馬留為常備屯田軍,其他全部成為屯田客,留5000山越軍給徐盛。任命鮑隆為別部司馬,協助徐盛練兵。

任命趙範為建業從事,全家遷往建業,召回魏延一起回臨湘。諸葛亮引大軍回臨湘的路上從攸縣過,任命劉敏為行軍軍侯兼攸縣縣令。

劉邕已經從俘虜中挑選3000精壯為常備屯田軍,其餘俘虜全部為屯田客,劉邕隨諸葛亮回臨湘。

等諸葛亮回到臨湘,正好是蔡瑁、劉磐等攻下臨湘沒幾天。原來,攻下橘子洲不久後,張羨就病死在臨湘城裡,由張懌接任.

張懌守得是鬆弛有度,但還是沒有張羨的威望,臨湘城中隨著圍困時日多起來,民眾越來越不安。

士兵的鬥志也變得不是這麼高了,終於在劉磐、文聘、王威的猛攻下,臨湘城被攻下,張懌、楊齡戰死,桓階、劉巴、袁龍被俘虜關在死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