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你打他一拳,他反手就是一掌,小霸王就是如此,周瑜更是如此。孫策又是三路來攻,孫策自領兵萬攻合肥,周瑜引兵5000攻巢縣,孫權領兵5000攻和縣。

孫權攜朱治、朱然相隨領軍5000到和縣,安營紮寨。和縣就在江邊上,全柔堅守不出,太史慈領3000水軍往來支援。

孫權攻城十餘日,依然如昨日,毫無起色。每每攻城,都要丟下幾百人,連城牆都沒登上,就被打下去了。

周瑜攻巢縣,也是不急不徐,賀齊的3000山越兵,射箭很準,往往周瑜兵還未到城牆下,就倒下一片片,要不是有嚴令不得出城,山越人估計早就跑出去對攻了。

小霸王孫策,就是想利用合肥城尚未完全建成,急速來攻,可對上黃忠、高順、徐庶、諸葛謹一切是徒勞無功。

合肥城早有準備,自壽春改為合肥,浚縣就改為肥東,徐庶只在肥東駐了一屯斥候兵。

以肥東縣城為中心,向東、向北,向南警戒50-100裡,孫策一來肥東就知道了,在他到之前肥東縣撤的空空如也。

其實諸葛謹一上任,就與徐庶想到一起,將合肥以東的民眾全般搬遷到巢湖以西,讓石韜、楊弘全部弄成民屯,實在不願意搬的也在孫策來前暫時搬進合肥了。

孫策的猛攻是迫不得已的,他起大部分兵馬來攻,後方就空虛,特別是下邳,曹操可是重兵在彭城,時時窺探。

二是合肥東已經堅壁清野了,找不到一粒糧食,無法就糧於對方,他就拖不起,周瑜的5000兵攻巢縣,只是佯攻,如果攻不下合肥,即使攻下巢縣,也是孤城守不住。

陳武、黃蓋、潘璋輪番領軍猛攻,攻上城牆不是遇到黃忠就是碰上高順,毫無辦法。

不管你如何叫罵,反正就是不出城,攻又攻不上,引又引不出,相持十幾天,被徐庶的一個小謠言,曹操兵要南下而破功。

孫策丟下2000多傷亡,退兵,孫策一退,周瑜也退,孫權接著退。第二次合肥之戰,無功而返。沒有強大的水軍,繞不過去,只能攻堅城合肥。

萬孫策軍攻2萬人把守的合肥城,當然是攻不下。假如他們不分兵,萬人一起攻合肥,也未必攻得下。

當然就得留意被包圍或斷糧道,孤軍來攻,最起碼巢縣的兵,可偷襲糧道或側擊,和縣的也能抄後路,三城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諸葛亮還只是堅守,不想與孫策打對攻戰,因為旁邊還坐著一個大個子曹操,出動水軍攻廣陵,孫策就首尾難顧了。

當然孫策軍來攻也是試探,主打一個合肥城未建成,萬一打下來了,他們的生存空間瞬間就寬廣了。

一天,黑尚與黃承彥兩人一起來找諸葛亮,兩個人看起來有點神秘,就一起來到書房。

“孔明,我們要對你說點事。”黃承彥先開口說道。

“好的,老丈人,汝說。”諸葛亮恭敬的回應。

“啊!吾說的不是私事。”黃承彥聽到叫老丈人,怕諸葛亮誤會成私事,停頓了一會,才又說道:“我們是墨家的傳承,吾是外門荊州長老,黑尚是內門知事大人。”

“嗯。”諸葛亮雖然能猜中一些,但還是很震驚,手不自然的撓了撓眉毛。

“吾將家搬過來幫汝,就是要出世,經過這段時間的配合,我們覺得該慎重的與汝說一下了,我們有條件的。”黃承彥嚴肅的說道。

“好,你們說。”諸葛亮。

“墨家,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汝瞭解吧。”黃承彥問道。

“知道些,墨家善機關機巧製作,兼愛非攻。”諸葛亮覺得應該不止這些。

“吾來說說吧,墨家除思想、學術、政治主張外還有兩樣關鍵傳世之秘,一就是外堂經營的製造之術,二就是內門間諜秘術。”黑尚說道。

黑尚看了一眼諸葛亮,繼續說道:“外堂本有十八堂,現存三堂,荊州、鄴城、長安;內門有九個,現存五處。製造之術,黃堂主已經展示了一部分,汝覺得還滿意?”

“滿意,非常好!”諸葛亮實話實說。

“吾與汝相識也是機緣,可吾觀丹陽情報收集,只是一般般,劉邕將軍本性忠良,任事勤勉,有機謀。”

說到這,黑尚停了一下,畢竟說人不太好,看諸葛沒反駁,接著說道:“可情治之術,還要狠、毒、不擇手段,這不等於沒底線,只是手段而已。”

“我們的跟蹤間諜之術,只能提供訊息與處理非常之事,不能對內門以外之人的窺探或掌控。”

說到這,黑尚停了下來,看到諸葛亮還沒有要問的意思,繼續道:“我們還有兩個條件,一允許我們公開出世,不得封殺我們,從我們達成合作之後到永遠。”

“二、汝及汝以後的勢力,包括團隊不能掌控我們內門,也掌控不了,但我們立誓絕對只服務於汝一家,且永不對外,且永不自立為王。這是我們墨子的要求,不能談判,要麼合作,要麼不合作。”

黑尚又停了下來,看到諸葛亮還是沒有要問的意思,繼續道:“內門不合作,吾會離去,外堂還會繼續合作,也僅限黃堂主知曉的技術,當然黃月英與你自已設計的東西,是你們的,我們如果有需求,也會用相等的技術或錢來購買,黃月英現在還不是外堂的人,她知道些,所知甚少。”

這個不能控制的間諜機構,誰能放心用呢?這就是一個克格勃呀,諸葛亮心裡九頭泥馬亂跳,不管用哪世的經驗都應該毫不猶豫的拒絕,並且還得想辦法幹掉它。

在諸葛亮想問題不能決時,手指會不由自主地在桌子上亂點,好像在敲擊什麼。

黃承彥這時插了句話:“內門先是合作,隨著發展,墨子大人應該會與汝孔明直接談的。”

噢,還是看我們很弱小是吧,要是能一統,就可能臣服,到時不臣服也由不得他們了呀!對了,危害是雙向的,不能談條件只是你還不夠強大。

“可以,不過吾只相信汝黑尚一人,訊息要準確及時,如果有一次錯了,那個怎麼辦呢?錯誤的資訊導致錯誤的決策,後果是很嚴重的,對吧。”諸葛亮想通了。

就是一個合作得到信報的機構販子,在國家與民族面前,不能控制情報機構的都只是投機主義分子。

“是,吾會一直在汝身邊,吾也會去判定情報的準確與否,當然,汝也要分辯,這個沒有百分百保證的事情,本來就不能百分百準確,也許今天準確明天就未必了。”黑尚誠懇的說道。

事情就這樣定了,隨即頒佈調令,令黑尚為丹陽郡太守侍衛長,令魏延為豫章郡都尉、義軍中郞將。令呂岱為會稽郡都尉、正義校尉,任命橋蕤為豫章從事。

橋蕤到了南昌後,與諸葛玄、華歆、許劭等相談甚歡,就不想再去東奔西跑了,不得已任命為從事,清談隊伍在擴大,名仕的名頭也開始了。諸葛亮心想,說不定會出提前被他們幾個人弄出一個白露洞書院。

不過黑尚說的對,劉邕自已也已經認識到了,可我們現在手裡沒有合適的人選呀,徐庶、劉曄可能比劉邕更合適,可也不最佳人選。

他們的長處在別的地方,徐庶是軍師之才,是軍團長的帥才;劉曄是戰略人才,還是外交人才,要找一個如郭嘉一樣的人才好,諸葛亮心裡一直劃拉著。

貂蟬也開始著手去恢復隱諜的聯絡,要安排一個可靠而且武藝高的保鏢給她,諸葛亮心想。

一個情報,三個人各搞各的,還不統一,一想到這諸葛亮就頭痛。這時劉邕過來了,報告訊息:曹操與袁紹對上了,已經發生了小規模衝突。

肯定呀,一個挾天子令諸侯,臣多將猛;一個擁有四州之地,糧多兵廣;衝突正常,他們才是大勢力,不衝突才不正常,諸葛亮心想,不久應該要發生官渡之戰了吧。

另一訊息就是張秀投降曹操,後來曹操睡了人家嬸嬸,被人家從睡床邊上打穿,死了典韋、曹彰、曹安民。

啊!對了,那裡不是有一個毒軍師嗎,可是管情報的第一人呀!賈詡,保命第一人,稱他為漢末亂世的始作俑者也不為過吧。

對,現在正是時候,估計半年後曹操為了後方安定,賈詡為了保命還會撮合曹操與張秀。去一趟,冒個險,值當吧!諸葛亮心想。

弄了艘運糧船,扮成糧商世家,帶著黑尚、劉曄、全琮帶著200親兵準備逆流而上,太史慈知道了好說歹說,還是帶由他帶著諸葛武領300連弩手,在後面另一艘船上為暗衛跟隨。

長江到漢水再經白水,一路逆水直至南陽宛城。宛城不愧是東漢劉秀的發祥地,世家林立,商業茂盛,這些年戰亂與黃巾之亂讓她有所失色,但龐大的輪廓依舊是大城。

黑尚自從成為侍衛長了之後,身邊就多了五六個人。侍衛長這個名詞,大家都挺不理解的,一個郡都尉中郞將瞬間就成了什麼侍衛長,皇帝才有侍衛長吧,可諸葛亮弄這個作什麼呢?

諸葛玄還專門問過,諸葛亮也就只能說身邊安全沒保障呀,弄個大將當親兵隊長不合適吧,那就叫大點,侍衛長,多有面子是吧。

諸葛玄搖搖頭走了,總不能讓諸葛亮說請了個間諜頭子合作吧,關鍵是還沒有與墨子談,所以不能讓諸葛玄擔心,還是不能告訴他實情了。

賈詡最大的命門是什麼?怕死呀,保命是第一要義呀!那就簡單了,黑尚蹲點,直接悄不聲息地將他綁了。

三天後,包了一茶樓,諸葛亮與賈詡面對面的坐著,黑尚順手從賈詡身上取了一個玉佩丟給了劉曄。

一柱香的功夫二輛馬車出了賈府,賈夫人與其子賈穆、賈璣等出外效遊,特意從茶樓下過了一趟。

又一柱香後,賈詡開口了:“公子,我們有仇麼?”

“沒有。”諸葛亮回答。

“有冤嗎?”

“也沒有。”

“需要老朽做什麼嗎?”

“也不需要。”

“哪,這是為哪般?常言道,禍不及家人。”賈詡納悶了。

“吾來為軍師指一條明路,可好?”諸葛亮順手搖著從街上臨時買的一把羽扇。

㖿!這感覺真爽,難怪,諸葛亮以後都拿著一把羽扇,裝帥裝逼必備良品,諸葛亮搖著羽扇。

“請指教!”

“袁紹多謀無斷,劉表守門閉戶,汝殺了人家的兒子還想成為人家的臣子,不容易吧?”諸葛亮。

“哈哈,丹陽諸葛亮。”賈詡一下子就猜中了,喝了一口茶,整個人都放鬆下來子,“明公心胸廣大呀。”

“是,小可,吾得罪了。可曹操年過半百了吧!還經常頭痛欲裂,不是久命之兆吧。殺子弒兄之仇不可戴天呀,丁夫人為此已經別居了,那個心胸最大的兒子剛好被你們弄死了,剩下的全是睚眥必報之輩,不穩當吧?”諸葛亮根據前世的記憶緩緩地說道。

賈詡明顯一愣,嘆了一口氣,“諸葛太守,有何能教吾?”

“吾覺得南昌甚是安穩,有一軍師中郞將之職,也非常適合賈軍師的氣質。保五十年家運還是可以的。”諸葛亮邊說邊將一把鋼刀、一把連弩、一張五層樓船的圖紙,擺在臺上。

三層樓船是開不過來,一開過來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出行,要不是能開不過來,諸葛亮都想直接將剛剛新造的五層樓船,直接開過來接人。

賈詡拿起鋼刀,摸了一下刀鋒,又彈了彈,對著臺子一角砍去,應聲而斷,刀口平整。這是剛剛出爐的鋼刀,上百把挑出來的,唯一一把良品,真正的鋼刀,包鋼刀。

“寶刀。”賈詡是識貨之人。

“如果全部裝備此刀的部隊,估計能不能以一敵三,砍個馬腿應該不在話下吧。”諸葛亮吹噓道。

“全部裝備?已經量產?”賈詡盯著諸葛亮的眼睛一動不動,可惜他失望了,看不到一點波動或左右轉的痕跡。

賈詡又拿起連弩對著牆壁,一扣就是十箭,嚇了他一跳,定了定神放下,再拿起圖紙看了看,斜著頭說道,“五層樓船,荊州才三層吧。”賈詡心動了,憑這三件,江東是穩了的。

“賈軍師,吾要如何做才能請汝及張繡將軍去南昌安家。”諸葛亮乘機直言道,心動了一定要化為行動。

“憑吾一個人,難!”賈詡在想辦法。

“世上就沒有能難倒賈軍師的事。”諸葛亮不忘拍拍馬屁,是個人都會高興。

“這......”賈詡摸著他不是太長的垂髯,“張繡有一女兒,甚是寵愛,其以貌取人,對詩詞歌賦甚是喜愛;還有張繡對其嬸孃也尊重,能聽進幾言。”

“時不我待呀!”諸葛亮覺得要去取得一個姑娘喜歡時間太長。

“咳,咳,咳,”賈詡搖搖手,“只要汝答應即可。”

“納妾。”諸葛亮沒辦法,又是要納妾麼。

“也可。”賈詡沉思了一會,嘆了一口氣回答。

諸葛亮走到窗前,開啟窗戶,不一會兒,劉曄進來道:“夫人與穆公子已經郊遊回家了,只是璣公子聽說,襄陽有一良駒,想購之送給他父親作生日禮物,孝心可佳,我們就陪他去了。”

“唉,沒必要。”賈詡平靜的說,傻子都知道是人質。

諸葛亮一看只能緩和道,“吾叔父有一女兒端莊美麗,知書達禮,與璣公子有天作之合之像。”

“善!”賈詡這才臉色緩和道,“容吾三天,三天後可直接託人去找張繡。”隨後站起身,一手拿著刀,一手拿弩。

賈詡當然不知道,吾說的叔父女兒是堂叔父,他認為的叔父是諸葛玄,後來他為此還訛了諸葛亮一本《星象位移圖》。

劉曄走過去,將弩接過來,說道:“刀可以,此弩不行。”

“可。”賈詡點點頭,就走了。

三天後,在南陽的最大糧食採買世家的推薦下,張繡與諸葛亮把酒言歡,談到西涼的艱苦,漸漸的有種相見恨晚之感。

其間張繡之女張怡,扮作童子前來添酒,諸葛亮一眼就看出來了,但沒有揭穿。

其後,張繡的嬸孃鄒氏進來,交談幾句之後說,怡兒喜愛桃花,望諸葛公子賦詩一首,以饗其望,可否?

噢,原來是納妾之前的考察,嬸嬸也出面了,張繡、賈詡舉杯看著諸葛亮,是不是有真才實學。

諸葛亮隨手寫下: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後,殷紅片片點莓苔。

賈詡走過去,輕輕讀了一遍,開口道:“大才,不愧為龐德公弟子,諸葛玄的從子。詩寫得好,應時應景。”

嬸嬸走過來看了看,高興地拿著走了。一會兒,後庭內室傳來了愉快的嘻嘻哈哈聲。

不久之後,嬸孃的丫環回贈了一枝玉釵,諸葛亮拿著,似尚有體溫,想拿著鼻下一聞,還是控制住了,不禁莞爾一笑。

劉曄出使荊州,言張繡已經與諸葛亮結親了,現在張繡要搬到合肥去了,請示劉表該怎麼辦。

其實,劉表也知道,之前張繡與曹操眉來眼去,要不是曹操好人妻,張繡已經成了曹操的人了。所以,劉表也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

諸葛亮他們用了三百多條船將張繡5000多軍隊,2000多騎兵,還有一些願意和他一起搬遷的世家、民眾搬到南昌。當然不能太面積的鼓動民眾,要不然荊州肯定要找麻煩。

有了2000多騎兵,合肥就更牢不可破了,屆時他們想要圍城都是一種奢想,2000多騎兵在城外的牽扯作用還是很大的。

為了在江南將他們的作用發揮到最大,諸葛亮下令造船廠,特意製造二艘三層樓船,其中一層專門用來安置馬的,馬在船上就能休息的很好,這樣將他們水運過去,一上岸就能發揮即刻戰力。

還有一個意外之喜,這也是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知道的。鄧氏家族也隨著一糧商遷移到南昌附近,鄧氏家族中有一個小孩,叫鄧艾,後來在北海(貝加爾湖)建立的大漢國的西北城。

張繡遷移完成後,聽說蔡勖立馬就安排一個弟弟為南陽守將,將南陽以南的大部分田地據為已有了。

諸葛亮任命,張繡為騎兵都督、偏將軍駐守合肥,賈詡為軍師中郞將,將斥候部交給他管理。

劉邕為丹陽郡守長史,專門為諸葛亮統籌後勤物資及人才配備,胡車兒為別部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