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一,毛澤東思想的產生條件

1.時代條件:戰爭革命為主題

2.階級基礎:中國無產階級的發展壯大

3.實踐基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實踐

4.理論根源: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傳統文化

5.主觀條件:毛澤東個人文化底蘊和傑出才能

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1.萌芽期:黨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1921到1927)

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作中,闡發了新民主革命的基本思想。

2.成型期:大革命失敗到遵義會議召開(1927到1935)

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等著作中,提出並闡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標誌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3.成熟期:遵義會議召開到抗日戰爭時期(1935到1945)

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中,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進行了系統闡述,標誌著毛澤東思想達到多方面展開並趨於成熟。

4.繼續發展期: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以後(1945到1978)

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先後提出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關於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矛盾的學說等,是毛澤東思想的豐富發展

第二節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活的靈魂

一,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關於中資產階級的分析的統一戰線的政策

認為中國資產階級有兩個部分:依附於帝國主義的大資產階級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動搖性民族資產階級

(2)關於中國武裝鬥爭的特點和作用

認為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加之中國沒有資產階級民主,因此中國革命只能以長期的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

2.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

(1)創立了人民民主專政(2)提出了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矛盾學說與國家政治生活主題(3)提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工業化道路思想(4)提出了構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主張

3.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古田會議確立”黨指揮槍“

解決了如何建設一支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規定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提出建設人民軍隊的思想。解決了應該實行什麼樣的戰略戰術的重大問題

黨指揮槍原則,人民軍隊的性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政治工作三大原則是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

4.政策理論和策略理論

指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強調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對敵人要區別對待,分化瓦解,實行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的策略。在反動統治地區,採取隱蔽精幹的方針,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要實現自已對自已同盟者的領導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論

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鬥爭的中心環節

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

6.黨的建設理論

提出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各項建設的首位思想

提出”三大作風“是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提出”兩個務必“

三大作風:1.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聯絡實際)2.和人民尊重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密切聯絡群眾)3.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

兩個務必:1.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

二,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1.實事求是

(一)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深入實際瞭解事物的本來面貌,把握事物內在必然聯絡按照客觀規律為事。

(二)堅持實事求是,就是清醒認識和正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

(三)堅持實事求是,就是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2.群眾路線

(一)群眾路線的本質上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

(二)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堅持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

(三)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四) 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3.獨立自主

(一)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堅持中國的事情必須中國人民自已處理

(二)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第三節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一,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

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 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為我們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的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功勳。他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一個重大理論成果

2.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

3.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