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爺可曾聽說過昔日的大遼國晉王殿下耶律敖魯斡?”

耶律餘睹說出了一個讓趙榛震驚的名字。

趙榛上學的時候歷史課一直不及格,不過後來他迷上了百家講壇,曾經聽某位不知名教授提起過這位耶律敖魯斡。

而這位耶律敖魯斡之所以讓趙榛印象深刻,是因為耶律敖魯斡之母文妃蕭瑟瑟。

蕭瑟瑟在遼國曆史上絕對是個傳奇女性,他在天祚皇帝少年時,就和對方相識。

當時天祚帝立誓:“娶妻當娶蕭瑟瑟。”

後來天祚帝繼位,果然急不可耐的將蕭瑟瑟立為文妃,並且專寵之。

蕭瑟瑟不僅有美貌,還是一位非常出名的詩人,她時常作詩勸諫荒淫的天祚帝。

為此,天祚帝漸漸疏遠了她。

金國滅遼的時候,蕭瑟瑟深感大遼的江河日下,憂愁之下,便作了一首詩勸諫天祚帝,希望對方能清醒。

天祚帝看完後,勃然大怒,在奸臣蕭奉先的攛掇下處死了文妃。

當時正領兵在外的耶律餘睹聽說這件事後非常傷心,認為天祚帝荒淫無道,六親不認,便舉兵降金。

天祚帝聞之大怒,處死了文妃之子晉王敖魯斡。

想起這段往事,趙榛唏噓不已。“真想不到,耶律將軍原來就是晉王的舅父。”

耶律餘睹聞言,搖頭道:“王爺錯了,在下並不是晉王的舅父,而是他的姨父。我娶了文妃娘娘的三妹。”

“原來如此!”趙榛這段歷史並不瞭然,聽著耶律餘睹的解釋,他不由好奇的問道:“我聽說當年文妃娘娘深受天祚皇帝喜愛,雖然後來失寵,但他生的兒子耶律敖魯斡一直深受寵愛,天祚帝為何會不顧多年情分處死他們母子?”

耶律餘睹看著面前這位年輕的宋國王爺。

這些事情都是當年遼國的秘辛,不為外人所知。

他本來也不想多說,但既然趙榛問起,他不得不細說一下。

“王爺既然想聽,在下講講也無妨。”

耶律餘睹頓了一頓後,緩緩說道:“文妃娘娘當年嫁給天祚帝后,生下一子一女,兒子被封為晉王,也就是耶律敖魯斡,女兒則被封為蜀國公主。

文妃娘娘這對兒女深得天祚皇帝喜愛,有一陣子,天祚帝甚至想要立晉王殿下為太子。”

“等等!”趙榛打斷了耶律餘睹,道:“本王記得,當年的晉王殿下好像是大遼皇帝的第三子啊!”

“王爺所說不錯!”耶律餘睹沒想到趙榛會對遼國的事情如此清楚,便繼續說道:“當年大遼皇帝還有兩個兒子,長子耶律撻(ta)理,他是德妃蕭師姑所出。”

這位蕭師姑,趙榛有所耳聞,文妃入宮前,據說天祚老登就是專寵這個蕭師姑來著。

不知道文妃入宮後,這位前寵妃的下場如何呢?

趙榛正想著的時候,耶律餘睹繼續說道:“本來,太子之位非耶律撻理莫屬,可惜他出生之後不久就夭折了。德妃為此也傷心而且亡。

而天祚皇帝次子叫耶律習涅烈,習涅烈是宮女所出,素來不為天祚帝所喜,而晉王殿下剛好是第三子,所以許多人以為晉王殿下才是天祚帝長子。

就連很多我們契丹曾經的貴族,也都以為晉王是長子,其實並不是這樣。

信王居然能知道這一點,倒是讓末將刮目相看。”

耶律餘睹以前一直認為,宋國王爺都是不學無術的鬥雞走馬之徒,但他今天真的改變了對宋國王爺的看法。

這位信王趙榛,絕非常人。

他年紀輕輕就敢跟粘罕叫板,甚至對遼國的這種“密辛”都有所瞭解,實屬難得。

耶律餘睹如果知道,他口中的這些宮中秘辛,被後人原原本本的記錄在史書上,並且被放到電視上編成九集,每天輪番不停的講,不知會作何感想。

“將軍,既然晉王一直被當成長子,又素得寵愛,為何沒有被立為太子?莫非是他的人品不行?”

趙榛又一次發出疑問。

耶律餘睹搖搖頭:“不,晉王殿下品性純良,禮賢下士,待人友善真誠,被人尊稱為長者, 在我契丹國中很有威望,國人都非常愛戴他。”

說到這裡,耶律餘睹已然是眼泛淚花。

趙榛心中此刻也升起了一個形象,扶蘇。

耶律餘睹和扶蘇的遭遇何其相似,兩人都是皇帝的長子,都溫和待人,禮賢下士,都在國中享有威望,可最後都沒能繼承皇位。

只是扶蘇是被自已的兄弟秦二世害死,敖魯斡卻是死在了父親的手上。

“我曾聽聞當年,文妃母子是受了奸臣蕭奉先的陷害,因而遇害。”

“不錯!”

耶律餘睹話音一轉道:“王爺可知,蕭奉先為何要陷害文妃母子麼?”

“是為了儲位之爭吧。”

趙榛其實並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只是根據當時扶蘇遇害的場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

耶律餘睹微微點頭,然後滿懷恨意的說道:“王爺所說不錯,蕭奉先其妹叫叫蕭貴哥,此女趁著天祚帝疏遠文妃娘娘,趁虛而入,得到了天祚寵愛,被封為元妃,並且一連為皇帝生下三個兒子,分別為耶律雅理,耶律定,耶律律寧。蕭奉先是貴哥的大哥,因而一直想扶持自已的三個外甥上位。”

趙榛聽到這裡,已然明白了文妃母子之死。

蕭奉先想讓自已的外甥上位,當然要除掉晉王敖魯斡這塊絆腳石。

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他為什麼在天祚帝面前構陷蕭瑟瑟,又害死晉王耶律敖魯斡。

但趙榛心裡一直有個疑惑,蕭奉先想讓外甥上位情有可原,可這傢伙為什麼在遼國已經窮途末路的情況下,還要構陷晉王母子。

他難道不知道內鬥會加速滅亡嗎?

要知道,耶律餘睹降金,就是獲知了文妃的死訊。

也正是因為耶律餘睹帶頭降金,後面引的契丹貴族群起效仿,天祚帝從而眾叛親離,加速了遼朝的滅亡。

現在想想這蕭奉先的舉動,很是可疑呀!

趙榛忽然想起,原歷史上天祚帝曾經召集過東北各個部落的酋長開“魚頭會”,所謂的魚頭會,差不多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公司團建。

公司的大老總把各個分公司的小老總攏到一塊,請他們吃飯,聯絡感情。

在魚頭宴的期間,喝上頭的天祚帝要求各部落的酋長一起為他歌舞助興,各部落的酋長都不敢違逆,紛紛起舞討天祚帝歡心,只有阿骨打堅決不從。

天祚帝當時並沒說什麼,僅僅一笑置之,後來酒醒以後,天祚帝認為阿骨打敢於忤逆自已日後必生出反心,因而起了殺意。

結果蕭奉先這貨跑去跟天祚帝說:“阿骨打一個蠻子,他知道個屁,殺了這個蠻子,人家還會覺得陛下你小心眼,何況就算他真的有反心,就他手下那仨瓜倆棗能幹什麼?”

天祚帝聽了這貨的話,居然放過阿骨打。

阿骨打回到完顏部後,自知在頭魚宴上得罪了大遼皇帝,也暴露了自已反遼的跡象。因此,開始積極準備反遼,吞併周圍不歸附完顏部的生女真部落,並在不久之後起兵反遼。

說起來,這位蕭奉先可是阿骨打的救命恩人。

可以說沒有這哥們,大金可能都不會誕生。

將他後面在窮途末路的時候還製造內鬥聯想起來,趙榛很難不懷疑,這貨不會是女真的臥底吧?

高官臥底他國這種事情並不稀奇,比如戰國時趙國的丞相郭開,就是出了名的秦國臥底。

一念至此,趙榛不由問道:“將軍,蕭奉先後來如何了。”

“被天祚帝殺了。”耶律餘睹提起蕭奉先之死,緊握的拳頭瞬間鬆開,仇恨在此刻,好像煙消雲散。

“被天祚帝殺了?”趙榛疑惑道:“他因何被殺?莫非是天祚醒悟過來?”

耶律餘睹長嘆一聲道:“大概是吧!不過他醒悟的太晚了,我聽說是他在兵敗夾山後,才趕走了蕭奉先。”

居然只是趕走,沒把這貨殺了?

等等,他不是被趕走了後來為何被殺了?

趙榛繼續追問:“將軍,蕭奉先既然是被趕走的,怎麼又被天祚帝所殺。”

耶律餘睹想了一會兒,說道:“好像,他是在途中被金人俘虜了,又被遼兵給救回去了,然後才被天祚帝賜死。”

這就怪了,蕭奉先既然是被趕走的,那說明天祚帝並沒有想殺了他。

既然後來他被救回來,為何又會殺他?

除非,這傢伙在被趕走後就主動投了金人。

天祚帝獲知以後醒悟過來,派人將他奪回,然後賜死。

這樣一切就都能說得通了。

“將軍,小王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趙榛做出一副猶豫的樣子,故意勾起耶律餘睹的好奇心。

耶律餘睹果然上當,道:“王爺有話但講無妨。”

“你覺不覺得這個蕭奉先很可疑呢?”

“可疑?”

“你想想看,他的種種舉動,怎麼都是一直在幫助金人,有沒有一種可能,他一早就暗中投靠了女真。”

“怎麼可能?”耶律餘睹搖著頭說道:“王爺可能不知蕭奉先是遼國的大貴族,他還有一個妹妹是天祚皇帝的皇后,他可是當朝國舅,投靠女真?除非他瘋了。”

“不,將軍你的思維被固化了,難道國舅就不可能去投靠女真?”

趙榛循循善誘的說道:“據在下所知,蕭奉先有個哥哥蕭嗣先,當初大遼對金國的第一場戰爭,出河店之戰,嗣先便是統帥吧。”

“不錯!”耶律餘睹點點頭,絲毫沒意識到自已正一步一步的被趙榛帶進溝裡。

“那那一仗的結果呢?”

“結果?”耶律餘睹冷笑一聲道:“出河店之戰,蕭嗣先大敗。可這不能說明問題,當初蕭奉先讓弟弟領軍,也只是為了籠絡兵權而已。”

“可是我聽說,他在戰敗後為他弟弟開脫罪責,搞得遼國將士都怨聲載道,說皇帝賞罰不明呢。”

趙榛繼續不動聲色的誘導耶律餘睹。

耶律餘睹心裡已經有了懷疑,但還是說道:“女真當時起於微末,蕭奉先瘋了才會幫助他們。”

“將軍說的不錯,可如果,我說的是如果。天祚皇帝沉迷於遊獵,我聽聞哪怕他兵敗家山窮途末路都不忘去打獵消遣,他在位後期,國政都是交在了奉先手裡吧。

如果奉先這種時候有了歹心,他會怎麼辦呢?”

耶律餘睹知道趙榛是想說蕭奉先有竄國之心,忙擺手道:“蕭奉先有這心思也沒用,軍隊又不聽他的。”

“是啊!可如果在他的指揮下,大遼軍隊節節敗退,皇帝逐漸失去軍心,那麼軍隊接下來會聽誰的話呢?

據在下所知,遼國每個貴族家裡都有私兵吧?”

遼國跟大宋不同,大宋受五代十國的影響,對王公貴族管控極為嚴格。

普通王宮貴族家裡,藏有盔甲都算是謀反。

遼國不同,遼國屬於遊牧民族,起於草原,很重視武力。

大部分遼國貴族家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私兵,這些士兵就是貴族的私人武裝,只聽領主的話,就連皇帝也無法約束。

不說別人,耶律餘睹自已都有2000多親兵。

蕭奉先位高權重,家中的私兵只會比耶律餘睹更多。

忽然,耶律餘睹也有點懷疑了。

蕭奉先在遼國和女真開戰後,在他的指揮下,大遼軍隊好像一直屢戰屢敗。

如果等皇帝完全失去了軍心,大遼的軍隊徹底崩潰,那這時候他只需要調動手下的私兵,就能夠挾持皇帝!

天哪!蕭奉先難道一直打的是這種心思?

“不可能的!”耶律餘睹努力的搖頭,否認道:“如果真的是那樣,大遼都要完了,他就算做了皇帝,又有什麼意思?”

“將軍不知,一頂皇冠高高掛,多少人想夠夠不著砸了頭嗎?當皇帝,是每一個男人心中都渴求的,難道將軍就不曾想過?

如果蕭奉先,剛開始的確是打著這種心思,從而跟阿骨打做了什麼交易,那一切不全解釋清楚了。”

趙榛一席話讓耶律餘睹冷汗直流。

如果事情真的像他說的那樣,蕭奉先一開始就居心不良,故意養寇自重,那阿骨打的崛起,就不是很意外了。

有蕭奉先這麼一個內鬼幫忙,女真想不快速崛起都難。

“不,我還是不相信蕭奉先會勾結阿骨打,如果真的是這樣,最後時刻他為什麼不把皇帝擒了獻給阿骨打?”

直到現在,耶律餘睹也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他很難接受皇帝的國舅會勾結女真人,這簡直不能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