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之前的歷史與地球世界差別不大,唯一的區別,在於藍星世界的櫻花國。

1945年初,櫻花國五攝家發動政變,強制天蝗頒佈退位詔書,並代表櫻花國宣佈無條件投降,櫻花國並沒有如同地球世界的歷史那般遭受核打擊,天蝗一系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五攝家代表輪流擔任櫻花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政威大公‘’。由於米國找到了聽話的代理人,對於戰犯的處置比起同時期地球世界的米國政府要嚴厲的多,大部分戰犯都被處以絞刑,少數人被長期監禁。

藍星世界50年代,北高麗戰爭發生之前,米國在五攝家的配合下,拆掉了櫻花國近乎全部的重工業製造裝置和廠房。

藍星世界70年代初,樾楠戰爭,米國對櫻花國進行初步的軍事工業和重工業轉移,使得櫻花國能夠向米國提供軍用物資,並且開始獲得一些軍工技術和工廠,擁有了一定修理飛機軍艦和製造陸軍武器裝備的能力。

藍星世界1974年華夏結束內部政治動亂,開始社會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歐米各國對華夏進行低端民用產業轉移。

藍星世界1985年,發生類似於地球世界的飛行員王偉事件。

藍星世界1986年,米國以防止尖端武器情報外洩為由,惡意炸燬華夏駐斯拉夫大使館,館工作人員無一人生還。

藍星世界1987年,以米國為首的歐米各國在奧地利維也納簽署了瓦森納協定,決定從1987年1月1日起對華夏、東歐、蘇聯實施軍民兩用技術輸出管制和產品禁運。

3起事件,打碎了藍星世界華夏高層加盟北約的幻想,使華夏高層充分認識到米國把國際法當擦屁股草紙的事實。

藍星世界的華夏因為得不到歐美先進軍民兩用技術產品的後續支援,軍用新技術研究和新裝備列裝暫緩,重點放在對以前引進的歐米軍用技術的消化吸收。

藍星世界1987年,華夏國務院緊急組織了全國200多位科學家進行了大半年的論證,最終確立將發展半導體、新材料作為產業政策的核心和新的突破口,並上升至戰略高度。

藍星世界1990年,歐盟成立。

藍星世界1993年-1994年,東歐各國發生數次大規模的社會動亂,原本執政黨紛紛喪失政權,華夏趁著東歐社會發生劇變,從東歐各國引進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收購東歐國家工廠。

藍星世界1995年,蘇聯劇變,最終解體。從此米國成為藍星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同年,世貿組織成立。

藍星世界1996年,華夏與北極熊國等前蘇聯加盟國達成易貨貿易協定,用華夏生產的民生民用產品交換軍用技術、產品、石油、其它礦物。中國製造業的爆發獲得第一劑強心針。

藍星世界1999年,海灣戰爭爆發,自由米麗堅軍需物資產能暴增,幾家軍工複合體藉機大賺特賺,同時也開啟了瘋狂的兼併,藉助華爾街金融資本將中小製造業悉數兼併,減少競爭對手的同時,蠶食著自由米麗堅豐厚的國帑。

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米國軍工複合體已經不滿足於自身的配套,而是放眼於全世界,從成本更低廉的地區採購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此進一步降低成本的產品,獲得難以想象的豐厚利潤。

自由米麗間軍工複合體的產能爆發直接促使華夏從低端到高階訂單爆棚。米國的訂單如同雪花片一樣飛向華夏,總計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積體電路板、芳綸纖維防彈衣、防彈頭盔、陶瓷防彈插板、用於目標指示的鐳射器... ...軍民兩用產品訂單,華夏製造獲得了第二桶金。

藍星世界2003年,米國本土爆發911恐怖襲擊事件,米利堅出臺愛國者法案,擴張政府執行機關的許可權,賦予有關部門更多的偵查和搜查權,並加強了對移民和外國留學生的控制。同年發動對阿富汗的報復打擊行動。

藍星世界2004年,華夏加入世貿組織。

藍星世界2005年,米國發起伊拉克戰爭。

藍星世界的兩場戰爭使得華夏和米麗堅貿易額急劇上升,華夏出口到米國的產品擴充套件至:第二代航空鋁鋰合金、用於切削或切割金屬、陶瓷或複合材料的軍用級高精度大扭矩數控機床(車床、銑床、磨床),點弧焊焊接機器人,SCARA機器人、大負載、長臂展、強手腕、高剛性的工業機器人,雙離合變速箱,燃油發動機、... ...,為華夏中高階製造業爆發注入了第三劑強心針。同時期的南高麗、櫻花國由於工業、科技、產業實力不足,無法像華夏一樣大規模承接米國中高階製造業訂單。

藍星世界2006年,華夏與北高麗簽署領土互換協議,以長白山部分領土和經濟、物資援助換取華夏吉林省的出海口。

藍星世界2011年,米利堅次貸危機爆發,蔓延至全球,華夏開啟6萬億RMB經濟刺激計劃。

藍星世界2008年-2012年,米國、華夏、歐盟先後開展具備低可偵測性、高機動性、先進航電系統、高度整合計算機網路,具備優異的戰場狀況感知能力以及資訊融合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搭載有源相控陣數字陣列雷達的新型預警機、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 ...軍備專案的研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