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年前,一顆超大隕石轟然墜落在華夏腹地,伴隨而來的地震令人心悸,留下了滿目瘡痍與無盡哀痛。政府費盡周折,將其秘密遷徙至泰山腳下,並在那裡悄然築起了一座深邃的地底建築——泰山天外文明研究所。

泰山研究成立後,在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吸引了國內眾多天文學界的璀璨星辰,共同聚焦於“天外文明”——探索外太空的智慧生命、尋找第二家園、揭秘生命的最初篇章,以及構建理論模型和深入資料分析。

正當全球被罕見雪災籠罩之時,那塊沉寂多年的隕石,卻悄然醞釀著驚世異變。它釋放出的能量波濤洶湧,其強度與頻率前所未見,遠遠超出了人類迄今為止所認知的所有能源形式。

隨著科研團隊的深入探索,這股能量與肆虐全球的殭屍竟有著驚人相似,這不僅震動了實驗室的平靜,更引起了國家政府與軍方的高度重視。於是,便派李興國、楊振華與馬林森三人的緊急集合,趕赴研究所討論相關事宜。

“楊政委,這是上峰的直接命令,你該明白亂世用重典的道理,殭屍不會給我們慢慢研究的時間的。”三人披上特製防護服,歷經重重安檢,步入了通往地心世界的電梯。

電梯如箭般疾降,而其中卻是一派安然,空氣清新如初,氣壓均衡,讓人心神安定。經過一段似乎既短又長的旅程,電梯終於在深入地底二十層的深處穩穩停住。

隨著電梯門輕柔開啟,明亮的走廊映入眼簾,兩側嵌著的高科技螢幕閃爍著密密麻麻的資料與影象,消毒水的淡香在空氣中飄散,彰顯著這裡科學與嚴謹並重的氣質。

這座泰山腹底下方的隱秘研究所,依據最高階別核戰爭防護標準建造,借力泰山得天獨厚的地質優勢和自然掩護,深埋數千米之下,能完美隔絕所有衛星的探查。

研究在建築設計上非常講究,採用雙層乃至多重防護,牆體採用高強度合金材料,能夠有效抵擋高溫、能量衝擊及輻射穿透。每個科室都有防爆門與氣密艙室的配置,則確保在緊急時刻迅速封閉,維持研究所整體不受影響。

而且,科研人員的生活起居也得到了充分的考慮。研究所的內部空間佈局科學合理,功能分割槽明確,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完善的設施與環境。實驗室、資料中心、圖書館、居住區、醫療中心、健身房、餐廳以及休閒娛樂設施等一應俱全,完美構建了一個自給自足、封閉迴圈的生活生態系統。

此外,研究所內部還配備了大量高速自動扶梯、無人駕駛電動車道以及縱橫交錯的步行通道,確保了科研人員在龐大而複雜的地下空間中能夠快速、便捷地移動。部分重要區域更是設有高速磁懸浮列車,實現了長距離的高效通行。

這座研究所的存在,不僅彰顯了人類面對極端危機時的前瞻性規劃與強大的科技實力,更是一座集科研、生活、防禦於一體的地下都市,堪稱人類文明的堅固堡壘與智慧結晶。

王春華,今年剛好六十歲,銀白色的髮絲雖稀疏卻梳得異常整齊,滿臉的皺紋顯示出他異常的蒼老。然而,深陷的眼窩下卻隱藏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作為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資深學者,他深耕多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此次,他的發現將可能成為人類程序的轉折點,甚至引領人類衝出地球走向宇宙。

此刻,王春華教授身著整潔的科研服,手中緊握著一臺裝有最新研究成果的便攜電腦。他在研究所的接待大廳內焦急地來回踱步,不時抬頭望向門口,期待著重要人物的到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緩緩駛入站臺的軌道車上,車門開啟的瞬間,緊張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王教授立即率領一隊科研骨幹快步迎上前去,他們深知此次實驗能否順利進行與否完全取決於來人的態度。儘管這些科研人員平時都顯得高傲自負,但在此刻也不得不放低姿態,展現出對李興國等人前所未有的尊重。

李興國、楊振華、馬林森,這三位華夏軍中最年輕的高階將領,儘管路途中三人吵得不可開交。但一到達目的地,沒有任何官僚作派,始終保持著謙遜和微笑。他們一一與前來迎接的科研人員握手致意,並表達了對科研人員的敬意和感謝。

“王教授,各位專家,你們辛苦了!”李興國熱情地與眾人打招呼,並婉拒了王教授提出的用餐提議。他迫切地希望能夠儘快進入會議室展開討論,以便更好地瞭解王教授的研究成果。

“王教授,請先簡單說說情況吧!”李興國邊走邊詢問身側的王春華。王教授聽完一愣,沒想到這位年輕的長官比他還要心急。但他很快回過神來,將電腦遞給了李興國,並鄭重地介紹了他的研究成果——“地球進化”。李興國看著這份報告的署名,陷入了沉思。

“地球進化?”李興國心中泛起層層疑惑,畢竟進化一詞在他印象一直是描述生命個體的過程。他疑惑地看向王春華,希望從這位資深教授那裡得到解答。

王春華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他興奮地說道:“沒錯,我們的研究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一場前所未有的宇宙能量潮汐正在湧入地球。這股能量不同於我們熟悉的電磁波或粒子流,它蘊含著宇宙深層的奧秘,其濃度和強度遠超地球自然環境所能承受的極限。”

他繼續解釋道:“由於地球自身的能量場與這股外來能量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兩者產生了強烈的排斥反應。在這種排斥作用下,原本無形無質的宇宙能量被迫在地球表面凝聚成實體形態,這正是全球雪災的成因。然而,隨著地球能量場逐漸適應並開始接納這股外來能量,冰雪開始融化,這標誌著地球已經成功接納並開始吸收這股宇宙能量。”

李興國眉頭緊鎖,擔憂地問道:“您的意思是地球吸收了這股能量,然後會產生一個進化的過程,那麼地球又將發生哪些變化?”王春華理解他的擔憂,但他依然對未來的可能性充滿期待。

他解釋道:“首先,地球的生態系統將在宇宙能量的滋養下發生深刻的變革。從植物、動物到微生物,都將受到這股能量的洗禮,可能出現全新的物種和生命形態,甚至可能超越我們現有的生物界限。這將使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次,地球將進入一個快速膨脹期,新的礦產資源、能源礦藏也可能隨之出現。同時,地球的地表形態、氣候模式、海洋環流等也可能因能量的影響而發生顯著變化,形成全新的地理格局。”

李興國指著電腦上一組體型龐大的動植物照片,憂心忡忡地問道:“這些就是生命進化的產物嗎?那進化失敗的呢?”王春華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他沉聲說道:“那些殭屍怪物和喪失理智的變異生物,便是進化失敗的產物。”

“據最新研究資料表明,一旦進化成功,生命個體將會得到成千上萬倍的增強。至於人類進化可以達到何種程度還需要實驗進一步確認。”王教授小心翼翼提出人類進化議題,眼睛卻在打量這些年輕將軍的表情變化。

談到人體實驗時,李興國的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人體實驗有幾分把握?”他深知這個實驗的雙面性:一旦成功,人類將擁有超凡的力量,開啟新的時代;但一旦失敗,後果將不堪設想。

面對李興國的擔憂,王春華坦誠地表示:“關於人體實驗的成功率,我們目前只能坦白說成功率極低。但請相信,我們正在竭盡全力提高成功率,並確保參與者的安全。”他深知這個實驗的重要性,也明白肩上的責任重大。

李興國打斷他後面的話,說道:“王教授,具體情況我們上會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