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本來已經心如死灰,但是聞言也被她們兩個之間的話語所吸引到了。

皇后其實同樣並不明白,阿曼作為一個擁有神秘力量的存在,為什麼對區區一個艾紫怡如此看重,對她們兩個身份地位更高,知道的秘密有更多的宮廷女子反而呈現出不屑一顧的狀態來。

如果阿曼稍微表現出一點對她有所求的態度來,她也許情緒就會放鬆很多,因為阿曼對她有所求,就意味著她也可以對阿曼有所求,她可以透過阿曼來拯救自已可憐的女兒。

但是當阿曼表現出一副無慾無求的樣子,至少是對她無慾無求的樣子時,她就不敢確定這一點了。

說到底,她也只是個神秘界的萌新而已,就算是和皇上同床共枕了這麼多年,皇上一直將自已的秘密瞞得極好,以至於她絲毫不知道自已的丈夫揹著自已做了些什麼。

在對於啟祥宮的人物重要性的看法上,她與德妃的意見是一致的,唯一一個值得警惕的應該就是懷孕的翠枝,但是比起翠枝來說,宮中還有另外兩個懷孕時間更久也更容易生下孩子的嬪妃,其中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好下手的,就是皇上的新寵沈美人。

沈美人原先是純妃的一個從外面帶進來的丫鬟,沒什麼好身世,長得也一般,只不知道走了什麼狗屎運,被皇上看見並且臨幸了。

純妃柳芷柔也是個心機不錯的,非但不因此為難這個沈美人,反而恭恭敬敬的孝敬了皇上。那沈美人其他的地方不如純妃,但在生孩子這方面,卻和她的舊主子純妃一樣,相當有子孫緣,不過承了幾回寵,就懷了孕。

但是皇上對她的態度一直是特別模糊的,如果說看重吧,但是皇上既不允許她參加後宮嬪妃之間的社交,也無意為她晉升高位嬪妃而鋪路,只是將她一個人拘在小小的院子裡面,派專人看守護理。

說皇上並不看重沈美人吧,但是她的位分又是噌噌的往上漲,不過幾個月,就從一個奴婢很快就升到了美人的位份上,只差一步就可以升為一宮主位,成為真正意義上有頭有臉的嬪妃。

而且皇上對於她的吃穿住行,也是一律要求最好的,守在她身邊的人,基本上也都是皇上親信中的親信。

皇上處於清醒狀態下,就連皇后都很難將手伸到沈美人身邊去,皇后並不知道沈美人懷孕的情況怎麼樣,所以她也覺得沈美人的威脅性遠遠大於艾紫怡手頭這翠枝。

但是沈美人的危害程度比起賢妃來說,那同樣也是差遠了,至少皇上現在已經沒有能力以本來的身份處理事務了,在宮中的勢力也被砍掉了一大半。在這種情況下,皇后有很大的把握,無聲無息的處理掉並不怎麼打眼的沈美人。

但是對於賢妃,就是皇后也覺得十分棘手。

賢妃的身份地位,以及她曾經在宮中留下的那些勢力,還有他在外部所擁有的勢力,都是一個沈美人和一個翠枝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的。

如果說她們有可能失敗的話,那麼就最有可能是失敗在了賢妃的身上。

畢竟賢妃是林大將軍的女兒,而且她懷孕的時間也是最長的,再過不久就該到了臨產期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皇上能夠暫時穩定住局勢,然後奪取賢妃肚子裡那個孩子的身體,那麼皇上很有可能再用不了多久就能夠重回皇位。

雖然就算重回皇位,他也不過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沒有辦法真的執掌朝政,也沒有辦法報復自已的敵人。

但是如果賢妃真的鐵了心,想扶持自已的孩子上位,那麼給她們帶來的麻煩將是巨大的。連皇后都不敢確定她們這群人是否能夠戰勝這個宿命,完成屠龍的壯舉。

可是就在這關鍵的時候,阿曼不去找賢妃,也不去找沈美人,反而一意孤行的來了艾紫怡這裡,這實在是一個相當不明智的決定。

但是皇后也明白,自已本身就受了太大的影響,以至於很多記憶模糊不清,有的時候她的判斷,雖然能稱得上宮裡的常理,但是卻並不正確。

也許艾紫怡身上有什麼其他重要的地方呢,否則的話,皇上為什麼在她為明顯違反了宮規之後,不但不對她懲罰,反而對她多有賞賜,多有盛寵呢?

皇上本身是一個相當守規矩的人,能夠讓皇上改變自已的主意,在明面上支援她違反了規矩的舉動,艾紫怡能夠做到這一點,勉強也稱得上是個有本事的人了。

艾紫怡並不知道自已已經收穫了皇后的讚許,以及德妃的警惕,她依然在琢磨著阿曼之前說的話。

阿曼說柳芷柔已經替她報了仇,殺死了王福海,對於這一點她是持懷疑態度的,雖然柳芷柔的確曾經在寫給她的信裡,表示自已會為她嘗試去試探王福海的能力,並且為她報仇。

但是艾紫怡並不支援對方這樣做,立刻就寫信試圖阻止柳芷柔以身犯險。

雖然艾紫怡也明白柳芷柔不是那樣會輕易放棄自已計劃的人,但是她也很難想象柳芷柔用了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殺死那樣一個神出鬼沒的王福海。

更重要的是,阿曼是她的什麼人,又為什麼要為她來傳遞這個訊息呢?

艾紫怡並不願意相信,阿曼是完全出於好心過來幫助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