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卓進入高中後一切都很順利,按部就班的過著略有些忙碌的生活。

這一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劉俊卓與楊瑾玄一同前往學校食堂用餐。在用餐期間,瑾玄突然開口問道:“俊卓啊,期中考試結束之後,你打算選擇哪些科目呢?”

原來,劉俊卓所處的地區已經實施了全新的高考改革政策。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不再分為文科和理科兩大類,而是可以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以及政治這六門學科當中,任意挑選三門來參加高考。正因為如此,所有的學生都不可避免地面臨著選科這個重要的問題。

“地理和歷史那肯定得選啊!至於另外一科嘛……不是物理就是政治咯。”劉俊卓語氣堅定地回答道。

“不選物理的話,等將來填報志願時可選擇的範圍就小了哦,很多專業都會受到限制呢。”楊瑾玄提醒他。

“是啊,確實有很多專業沒法報考。但我實在是對物理提不起興趣來啊。”劉俊卓無奈地攤開雙手。

“嗯,也是,與其硬著頭皮學自已不喜歡的科目,或許學習政治會更適合你一些。”楊瑾玄嘴裡嚼著飯菜,若有所思地說。

“你自已又打算選什麼呢?”劉俊卓好奇地反問他。

“地理可是必須得選啊!至於其他科目呢......我實在是拿不定主意該學些什麼才好。”楊瑾玄皺著眉頭,臉上滿是苦惱的神情。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地理這門學科,畢竟報考人數一多,分數排名的基數也就更大了,這樣一來透過賦分得到高分的機會自然也就增加不少嘍。”

“賦分?什麼是賦分?”楊瑾玄十分驚愕地追問道。

“在新的高考制度下,成績是按照考生的位次來進行賦分的哦。打個比方吧,如果你的地理考試成績是 60 分,可偏偏你又是全省的第一名,那麼經過賦分之後,你的分數就會變成 100 分啦!不過關於賦分其實是有一個計算公式的,但具體內容是什麼,我也沒法解釋得特別清楚。聽人家說似乎只有排名位於前 3%的考生才能被賦予 91 分及以上的分數;而排在前 7%的則可以獲得 81 分到 90 分之間的賦分;依此類推下去......”

“原來如此啊。”楊瑾玄聽完後,心中的疑惑也隨之消散。

“所以說,賦分還是挺複雜的。”劉俊卓喝了口湯,“但選科這事,還得看你自已擅長什麼學科,感興趣的是什麼。”

楊瑾玄點點頭,若有所思。

轉眼間他們便結束了用餐。一路上邊走邊聊,彷彿忘卻了時間的流逝,等回過神來才發現已經抵達了各自的教室門口。

踏入教室後,劉俊卓並未像往常一樣立刻投入學習狀態之中,而是繼續沉浸於對選科一事的思考當中:“地理必須得選啊!畢竟我的地理成績一向優異,完全有望衝進前 3%;歷史也是我所擅長的科目之一,如果放棄實在可惜;至於物理嘛……雖說有些難度,但要是不選的話,以後填報志願時可選擇的範圍就太窄了。可是政治呢?說實在的,我還真是挺感興趣的……”

整整一個晚自習過去了,劉俊卓始終沒有停止過對這個問題的糾結與權衡。他時而眉頭緊皺、苦思冥想,時而喃喃自語、自言自語,彷彿整個人都被選科這個難題給困住了一般無法自拔。

放學鈴聲悠揚地迴盪在校園上空,劉俊卓步伐沉重地踏上回家之路。心中沉甸甸的石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選科之事猶如一團迷霧籠罩著他,讓他倍感迷茫與無助。

推開家門那一刻,迎接他的是父母關切的目光。劉俊卓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坐到沙發上,準備向家人傾訴內心的糾結。一家三口圍坐在茶几旁,氣氛顯得有些凝重。他緩緩開口,將自已對選科的種種顧慮和疑惑一一道出。

父親專注地聆聽著兒子的話語,不時微微點頭表示理解。待劉俊卓講完,父親沉默片刻,然後語重心長地說:“兒子啊,選科可是關乎你未來人生道路的重要抉擇。依我之見,選擇物理會給你今後填報志願時提供更多選擇餘地,前路也會寬廣些。”

劉俊卓眉頭微皺,陷入深思。片刻之後,他回應道:“爸,您說得有道理。可眼下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面前。大奧班的學霸們大多會選擇大理(理科),而那些計劃走特長生路線的大哥大姐們則統統傾向於大文(文科)。如此一來,如果我選了物理,就意味著要與全省頂尖高手同臺競技;但若學習政治,會有大哥大姐給我墊底啊,賦分相對更容易些。這樣看來,選政治或許能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數呢。”

“然而,如果高考成績不夠理想,即便道路再寬闊又有何用?”劉俊卓緊接著補充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這句話彷彿一把利劍,刺破了房間內短暫的沉寂。

母親看著劉俊卓,輕聲說道:“俊卓,無論你做出怎樣的選擇,我們都支援你。關鍵是,你要對自已的決定負責,並且努力去實現自已的目標。”劉俊卓點了點頭,心裡多了幾分堅定。

夜裡,劉俊卓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他知道,選科並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課程選擇,更是對自已未來方向的一次重要決策。到底該如何取捨呢?劉俊卓的腦海中不斷閃現出各種可能性,分析著利弊。劉俊卓最後下定了決心,學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