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滿江紅 天籟

仙道縹緲,凡人間,恩怨情仇。

轉輪臺,魂魄虛擬,滿懷躊躇。

三千大道悟長生,十萬法則煉機杼。

結金胎,吞五氣朝元,三花現。

乾坤變,混沌亂,陰陽錯,五行蹵,揮長銑衝破蒼冥星路。

全真無垢逍遙仙,超脫三界醉萬古。

莫回首,唯情劫難渡,卜補苦。

仙界尊主府。

自從仙界第一位生靈太初仙尊離開,太上老祖便成為仙界尊主,萬仙共尊。

太上尊主德高威重,開壇設法,廣教門徒,恩澤萬仙。此日,太上尊主正在宣講道義,座下三千弟子,五萬仙屬靜坐傾聽。

“茫茫太虛,灰暗混沌,神創萬物,凝成宇界。旭神界自創造而來,歷經五十億年。創世神旭神主自創造此方宇界以來,再無蹤跡,只留下一段傳說。太初仙尊遵循旭神的指引,走出此方宇宙,從此便不知所蹤。我輩修行淺薄,仙道艱難,尋找不到走向更高宇宙的道路。走出去,是仙尊圓滿者的夢想。外界又是怎麼樣一番情景呢?”

講法佈道,歷經三天。正當此時,猛然感到虛空震動。一股強大的壓迫感自仙域西南方位傳來。不同於仙界的氣息,令眾仙感到壓抑。狂暴的魔道雲霧透過仙界裂開的空隙直透而來。魔霧翻騰,其間夾雜著眾多的魔將,魔帥,驅動著屬下魔兵,瘋狂湧入。處在裂隙邊緣的三座仙域很快被籠罩在魔霧之中。不知結果如何。

事出突然,仙界眾仙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大批魔族便如蜂群般湧入仙界,肆意吞噬仙界。不論是生靈,還是仙草仙植,都成為魔族的食物。魔族兇殘貪婪,無所顧忌。相互爭搶,根本沒把仙界眾仙放在眼裡。

殺!得知訊息的仙界眾仙義憤填膺,組成隊伍衝入魔族之中,展開攻擊,捕殺魔人魔兵魔將魔帥。

仙魔大戰,似乎在一瞬間打響。兩方全然不知所為何來。在仙人大軍的攻擊之下,侵入的魔族被誅殺無數。但再多的殺戮,也擋不住魔人的貪婪本性,感應到仙界的美好,一批又一批的魔族衝過裂隙,渾然不把性命當回事,只想著吞噬仙界事物,沒想著會被殺掉。

當魔族高層得知兩界相通的事情,欣喜若狂。魔族繁殖迅速,魔界早就魔滿為患,資源貧瘠的魔界已走到窮途末路。現在竟然會在茫茫太虛中遇到一座仙界。感謝魔神降恩!

於是,魔族大軍開始成規模有組織的侵入仙界。

同時,仙界大軍也開始組建,和魔族在裂隙周邊展開大戰。一個貪婪成性,死也要咬上一口。一個誓死捍衛家園,除魔衛道為已任。雙方勢均力敵,魔族難以攻破仙人大軍的封鎖,仙族也殺不盡魔族,無法把魔族趕出仙界。

魔族無盡,殺不勝殺。戰爭從一開始便進入白熱化,而且規模越來越大,戰爭程度越來越慘烈。

裂隙附近,仙界一方,戰場波及數十個仙域。一支支仙人大軍縱橫來去,掃滅一片又一片魔族。直打得虛空震盪,星域破碎。本來美好繁華的星域,生靈無數,卻在戰爭中淪為虛無。

虛空中,仙威浩蕩,魔氣縱橫。到處是殘屍斷體,殘魂戾氣充斥激盪。普通魔兵形同炮灰,魔將魔帥也難敵仙人大軍的打擊,紛紛化為塵埃。但它們勝在數量,悍不畏死的衝擊,同樣也給以仙人大軍以沉重的殺傷。

既然加入了戰場,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談什麼千秋萬代,不再論長生不朽。只想著滅殺外族,爭一個前途,誰也管身死身後名,更容不得後退。此一番浩劫,每一個人都不得逃避。

太上尊主揮動長槍,威震八方,當面魔族紛紛授首,無一合之敵。魔君魔尊數十人圍著太上尊主,仍然難擋。仙尊三十六人全部降臨戰場,殺得魔族步步後退。不同於仙魔戰場的紛亂,尊者戰場打得激烈無比,每一次強力的對戰,激得虛空震盪,不時的出現破碎的裂隙,現出灰濛濛的太虛景象。而雙方的尊者不管不顧,拼死相爭。

開天斧化作長槍,隨著太上控制全場,揮動間,威勢滔天。不時的消滅一頭魔尊,魔君在它面前更是不堪一擊,成群成片的掃滅。

雙方誓死拼殺,沒一刻消停。太上尊主率仙尊把魔族趕至裂隙附近,大有攻入魔域的趨勢。在此情形下,魔界終於出動七件鎮界至寶,仙界以混沌鍾為首的九件至寶也加入戰場,與之相鬥,漸見上風。正當乘勝直進之際,魔界界器滅魂燈趕來。仙器一時難以匹敵,危機時刻,混沌鍾直面衝出,拼得鐘身破碎,打破滅魂燈本身。一場器靈大戰,仙魔兩界損失慘重。魔界至寶全毀,器靈隕滅,連同界器也被打落,魔界失去根本。而仙界九件至寶,只有太上手中的開天斧得以保全,其它八件不是器靈隕滅,就是器身破碎。因為仙界界器天輪沒有出現,終究是保住了仙界的根本。

至寶相互衝擊,震盪得兩界分離。一場大戰,算是無果而終。

經此大戰,仙界破碎,人才凋零。

三十六尊仙尊,只生存下來九人,仙君殘餘不及什一,大羅仙人隕落無數。太上受魔器衝擊,仙體受損,仙魂被魔氣汙染。雖經一番修行恢復,但前途斷絕。沒奈何,太上自損修為,主動轉世重修。

仙界長生界域,太上仙尊散去一身修為,只留一道殘魂,主魂離體,歸於混沌。這樣殘酷的做法,也是為了剔除附著的魔氣。不好的就是,無法左右重修後的前途,全憑命運,歸來無期。

轉世重修,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況且只有一道主魂。但在太上的推演中,有一道極光在吸引著他,若真能遇到,便能成就無限。就是因為這道虛無縹緲的極致神光,讓太上下定決心,走上輪迴之路。

長生界域極為神秘,無緣根本發現不了。太上的轉世也不為人知。轉世容易,重修難。仙界大戰,至寶受損,以至仙界衰退。無論是仙人還是修者,成長的難度加大。

太上在仙界歷經三百五十四次轉世,長達億年之久。最高的一次修至真仙,在一次家族爭戰中被殺,希望破滅。其它的不是老死,就是半道隕落,無一成功。太上自視甚高,設定的記憶復醒是在金仙之後。沒有前世的記憶,又無護道者相隨,想要成功歸來,難如登天。

再一次輪迴,離開了仙界,投生到下界凡間。

第一次出生,睜開眼看到的是一片草叢,一名身著草繩,近乎赤裸的男人出現在眼前,短鼻闊嘴,濃眉大眼,一頭亂髮如草。還沒來得及仔細看,只聽得一陣獸吼。男人直起身來,手中持著的木棒揮舞一下,斜抱起剛生產過孩子的女人,縱身跳上高坡,幾個起落爬到了高處,渾然把剛出生的孩子給忘了。野獸成群,聞著新生的血氣撲了過來。可憐的孩子,還沒有看到一縷陽光,便喪命於獸吻。

第二次出生,在一個貴族之家,年幼時得到良好的照顧,長到六歲時,便跟隨一位博士捉刀刻字。天性聰慧,十三歲便成為國中的一名博學之士,十四歲受到國王的青睞,侍奉在身邊,以少博稱之。十六歲時,國王暴薨,出於對少博的喜愛,指名陪葬。可憐一代文士,落得未成年的下場。

第三次出生,在一個軍閥世家。國家大一統,經濟發展,人口繁衍。於是,便開始了對外戰爭。作為軍人後代,理當應徵從軍。十六歲,開始隨軍出征,深入邊塞苦寒之地。以其武冠三軍的武藝,以及果敢,數次率軍出戰,以少勝多,威名日盛。但遭天妒,在又一次出征時,落入雪窟,凍餓而死。

第四次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詩書禮義之家。太平盛世,文風盛行。小小年紀便顯現超人才學。九歲讀漢書,十歲通六經,治學賦詩,文彩出眾,倍受追捧。在一次詩會中,以其傑出文才,賦寫出千古美文,贏得美人傾心。一番接交,相諾白首。但等持禮相娶之時,卻知此女並非忠情於他一人。不甘做陪襯備胎的他氣惱難平,乘船之際頓足捶胸,但腳下失著,掉落江中,溺亡,時年二十七歲。可惜!

第五次重生,在一個官宦之家,不過是沒落的寒門。適逢亂世,國家殘破,盜賊橫行,天地異變,災難頗發,加上人禍,造成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各地民眾揭竿而起,殺官劫富,風雲濟會。當成長到青年,允文允武,行俠仗義,造福鄉里,聲望漸高。朝廷不能用,便投靠起義軍,造起了反。

以其勇武多智,很快脫穎而出,成為起義軍主要成員之一。率軍征討四方,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起義軍在其率領下,沒有三年時間,攻佔京城,奪得政權。

鳥盡弓藏,再加功高震主,受新君主忌憚,陰謀加害。但其自以為忠心不二,毫無所覺。終落得身首異處,並連累家族全滅。可嘆!

陰陽轉,五行生,當第六次重生之際,又遭亂世。此次出生在中原一個世家大族。楊氏家族,雖然只是處在鄉野,但傳承日久,底蘊深厚。先輩以武為本,以醫立家,兼以文為輔。取名楊承紹。家訓,忠心為國,誠心為民。

楊承紹五歲時,家父從軍,為國征戰,壯烈殉難。在其幼小的心靈中,就樹立報國之志。勤學苦練,終成大器。二十歲時,倭族犯國。楊承紹毅然從軍,加入戰場。轉戰經年,大小戰鬥不知凡幾,殺敵不計其數。

在戰鬥中,結識巾幗英雄沈二蘭,出生入死,終成連理。

在一次戰鬥中,愛妻沈蘭腿部受傷,經長時間治療,卻因經脈斷絕,饒是楊承紹醫術高明,卻難再續。

驅除倭寇,國家安定。楊承紹秉承道家功成身退的道義,帶著妻子回到家鄉,重操舊業,以醫術造福鄉里,在中原一帶深受人民尊敬。

楊承紹生有一子一女,兒子楊雄,不從文不學醫,倒是繼承其父豪氣的性格,結友遊蕩,不務正業。女兒楊英,自小聰慧過人,醫術高超,武藝精通。倒算是繼承了楊家藝業,後嫁給同鄉葉天成,生有一子一女,兒子葉宇,女兒葉梅。

葉宇自五歲時跟隨在外公楊承紹身邊,天真活潑,聰明無比,對什麼都感興趣,一學就會,一點就通,養成過目不忘的本領,加上幼小時調皮無比,智計百出,惹得外公一家人見人煩。外公與姥姥卻特別喜愛這個外孫,百般呵護,傾心教導。葉宇涉獵極廣,諸子百家,詩詞歌賦,道學醫術,武功易學,只要外公會的悉數傳授,就是不會的也找來讓葉宇自學。

轉眼十八年,少年初長成,為適應社會,也要參加正常的學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