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軒在房間裡踱著步,眉頭緊鎖。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卻投身這麼窮的家庭,他可不幹。他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賺錢的法子,想要找到一條能夠改變他和妹妹生活的出路。

製造電器?他苦笑了一下,無奈地搖了搖頭。這裡沒有電,這個想法顯然不切實際。他想起前世在都市裡燈火輝煌的生活,不禁有些黯然神傷。在這個落後的時代,他彷彿被剝奪了最基本的生存條件。

研發藥品?他再次搖了搖頭,心裡充滿了疑慮。沒有現代科學儀器,不太可行。他雖然瞭解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但在這個時代,藥材的質量和純度都無法保證,稍有差池就可能釀成大禍。他不敢冒險,也不能冒險。

中藥雖然可以考慮,但他對醫藥並不精通,而且藥材的採集和加工都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能。

他嘆了口氣,感到有些無力。這左也不行,右也不行,腦袋都想破了,都想不出法子來。

無奈之下,林文軒只得走出房間,去外面透透氣。他漫無目的地走著,心裡充滿了迷茫和不安。他不知道自已該何去何從,也不知道該如何改變現狀。

不知不覺間,他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只見幾個婦人正在河邊洗衣服,她們用木槌使勁地敲打麻布衣裳,看上去十分吃力。林文軒停下腳步,靜靜地看著她們勞作的身影。

突然,他的腦海中靈光一現,一個想法閃現出來——製造肥皂!

這個時代的人們顯然還沒有使用肥皂的習慣,而這正是他的機會。他回想起前世在超市裡看到的那些琳琅滿目的洗滌用品,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激動之情。

林文軒立刻興沖沖地跑回家,開始著手準備。他憑藉現代記憶,列出了製作肥皂所需的原料和工藝流程。他知道,肥皂的製作主要依賴油脂和火鹼的皂化反應。油脂可以從豬油中提取,而火鹼則可以用草木灰代替。這兩種材料在農村都很常見,獲取起來並不困難。

說幹就幹,林文軒拉著妹妹一起收集原料。他們先將松樹枝燃燒製取草木灰,然後經過研磨、過濾等步驟,得到了濃度較高的碳酸鉀溶液。這個過程雖然繁瑣,但林文軒卻樂在其中。他覺得自已終於找到了一條能夠改變命運的出路,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接下來,他們將碳酸鉀溶液倒入盛有豬油的鍋中,一起加熱並攪拌。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和細心,他們小心翼翼地控制火候,確保豬油能夠充分水解。

當鍋中的油脂逐漸變成糊狀時,林文軒知道關鍵的時刻到了。他迅速往鍋中加入食鹽,利用鹽析原理使肥皂析出。很快,鍋中就出現了塊狀沉澱物。他們停止加熱,將肥皂倒入模具中冷卻凝固,然後切割成塊。

看著手中玲瓏剔透的淡黃色肥皂塊,林文軒和妹妹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塊肥皂,更是他們改變命運的開始。

林文軒撫摸著肥皂光滑的表面,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覺得自已終於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雖然還很長,但他已經有了信心和勇氣去面對。

為了讓肥皂更具吸引力,林文軒還在最後一步中加入了色素和香料,並印上了獨特的文字圖案。他相信,這樣的肥皂一定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肥皂製作出來了,但如何定價,如何銷售,還得細細思量。不過這些可難不倒具有現代商業頭腦的林文軒。

他拿出算盤,噼裡啪啦地算起賬來,嘴裡還嘟囔著:“這豬油、食鹽可真不便宜,好在松枝這些玩意兒村裡多的是,不用花錢。”一番計算後,他得出結論:“每塊肥皂成本大約3文錢,現在百姓手頭緊,定價也不能太高,就10文錢一塊吧,這樣利潤也有兩倍多,夠可以了!”

定價搞定後,林文軒便拉著妹妹林文瑤,開始實施他們的銷售計劃。他們先把每塊肥皂切成五小份,然後挨家挨戶地送給村裡的大媽大嬸們試用。林文軒還特地跑到縣城,擺了個小攤,路過的老百姓都可以免費試用。

“哎,小夥子,你這拿的是什麼玩意兒啊?”一位大媽好奇地問。

“大媽,這是肥皂,洗手、洗臉、洗衣服都好用,您試試?”林文軒熱情地介紹道。

大媽半信半疑地拿了一塊回家,心想:“反正免費的,試試也無妨。”

就這樣,林文軒兄妹倆連續送了三天免費肥皂,一共送出去兩千多份!雖然花了一兩多銀子,但林文軒覺得值:“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嘛!”

送完肥皂後,兄妹倆就坐在家裡等客人上門。可等了兩天,一個人影也沒見著。林文軒開始有點不自信了:“難道明朝人都不喜歡用這個新玩意兒?”

林文瑤也急得在大門口來回踱步,看到個路人就想拉進家裡來買肥皂。她終於忍不住了:“哥,咱們的肥皂到底有沒有人買啊?我都快急死了!”

林文軒雖然心裡也沒底,但還是裝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拍拍胸脯說:“放心吧,肯定有人買!哥什麼時候騙過你?”

就在兄妹倆焦慮萬分的時候,第五天終於有人上門來了。可是,這第一個人竟然是外婆柳氏!柳老太一進門就哈哈大笑:“軒兒、瑤兒,你倆可真聰明啊!這肥皂是你們自已想出來的?真好用啊!你兩個舅母這幾天衣服洗得特別乾淨,這不,讓我來再討些回去!”

林文軒一聽,趕緊說:“外婆,您別客氣,都是一家人,有需要儘管來拿!”

就在這時,隔壁的王大嬸也跑來了,一進門就嚷嚷:“哎呀,你們這肥皂還真不錯啊!抹一抹、揉一揉、搓一搓,髒東西就都洗掉了!”說完就向林文軒買了幾塊回家使用。因為都是鄰居,林文軒只收了八文錢一塊,王大嬸高興得直誇他懂事。

有了這兩個開頭,村裡、城裡的人都陸續上門來了。林文軒製作的第一批肥皂很快就賣光了,一下子淨賺了十幾兩銀子!

接著,林文軒又趕緊製作了第二批、第三批肥皂,也都很快賣出去了。

過了半個月,一個晴朗的午後,陽光灑在林家的小院子裡,一片金黃。突然,一陣馬蹄聲打破了這寧靜。林文軒正坐在院子裡的小凳上,手裡拿著一本破舊的書籍,正聚精會神地讀著。聽到馬蹄聲,他抬起頭,只見一個身穿綾羅綢緞、大腹便便的商人乘著馬車緩緩而來。

這商人看上去約莫四十來歲,滿臉橫肉,一雙小眼睛卻閃爍著精明狡黠的光芒。他一下車,便挺著大肚子,邁著八字步走了進來。

“哎呀,這位小哥,你就是林文軒吧?”商人一進門就大聲問道。

林文軒站起身來,拱了拱手道:“正是在下,請問您是?”

商人哈哈一笑,拍了拍肚子說:“我是城裡的商人,姓趙。聽說你這裡的肥皂很好用,我特地來訂一批貨。”

林文軒一聽,心中一陣狂喜,但表面上還是保持著鎮定,問道:“趙老闆要訂多少塊肥皂呢?”

趙老闆伸出一隻手,晃了晃五個指頭,說:“我要訂一萬塊!十天之內交貨!”

林文軒一聽這個數字,差點沒咬到自已的舌頭。一萬塊肥皂?十天交貨?這可是個大單子啊!他趕緊算了算,發現憑自已現在的能力根本無法完成這個訂單。於是,他心中一動,想到了兩個舅舅。

“趙老闆,您這訂單太大了,我一時半會兒做不出來啊。”林文軒有些為難地說道。

趙老闆一聽,眉頭一皺,說:“怎麼?你不想做這單生意?”

林文軒趕緊解釋道:“不是不是,趙老闆您誤會了。我是想說,我有兩個舅舅,他們都是種田的好手,如果我們一起開個作坊,應該能按時交貨。”

趙老闆一聽,眼睛一亮,說:“哦?那你趕緊把他們叫來商量商量。”

於是,林文軒趕緊跑到兩個舅舅家,把情況一說,兩個舅舅一聽有這麼好的賺錢機會,立馬就答應了。

就這樣,林家、舅舅家一起聯手,在村裡搞出了第一個手工作坊!

接下來的幾天,林文軒和兩個舅舅忙得團團轉。他們租了村裡的空地,搭建起簡易的工坊,購買了更多的原料和工具。林文軒還請來了一些村裡的婦女幫忙製作肥皂,自已也親自上陣指導。作坊裡熱鬧非凡,大家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

趙老闆也時常來工坊裡檢視進度,他越看林文軒越歡喜,直誇他是個做生意的好手。

終於,在第十天的傍晚,一萬塊肥皂全部製作完成。趙老闆親自來驗收貨物,看著一堆堆整齊碼放的肥皂,他滿意地點了點頭,說:“好!好!這批貨我全部要了!以後我還會繼續來訂貨的!”

林文軒和兩個舅舅聽到這句話,都高興壞了。這次,他們可是狠狠地賺了一筆。

隨著肥皂生意越來越紅火,林文軒終於解決了家裡的吃喝和讀書費用問題。不過,他請的病假馬上就要結束了,他還得回縣官學繼續讀書。不過這次他可不愁了,因為他已經有了自已的小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