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璃城人祭傳說

璃城,一家客棧中。

“主……小姐,這璃城有些古怪,屬下方才去打聽了,這有一條河,叫源河,河中有一個什麼河神,而現在的風調雨順,是他們每年的人祭換的。”扶月一拍桌子,又道,“而且在這之前,這裡雖然常年乾旱,時而洪水頻發,反正就是沒有收成。那個本地人說什麼,“一開始祭,第二年開春的時候,河神會留下一張紙,言明祭祀方法後,並附上一句話,如果哪年中斷,或者對神不敬,必將損失慘重”的話。小姐,你看……”

那位小姐儀態端莊,一舉一動,倒是文雅,看得出修養極好。

髮髻既不華麗也不精緻,只是輕巧地綰了發,有些質樸。衣裳普通,卻也難以掩蓋她的氣質。素白的面紗蔽面,那雙眼卻更襯得靈動,宛若天仙。

只聽她道:“這事應當是人為,我可不信那鬼神之說。璃城距京城較遠,監察司若來,估計什麼都沒了。而且……這附近是四顧門……”她似是猶豫了一下,又道:“若是人,那真是想必有些棘手……”

這位小姐便是李清月,只是改名為蕭縉雲,自稱蕭暮離的妹妹,除扶月和手下柏離,沒人知道她是李清月。因為沒有人見過蕭暮離的真容,倒平添幾分神秘之氣。她在發上戴上一隻玉簪,只一看便知這簪子價格不菲。

她離開客棧來到一座路邊的茶肆,她看見一個老婦人坐在裡邊,年近花甲。蕭縉雲走了進去,聊了兩句後,她向那老婦人打聽祭祀的事情。

“我們這兒是有這習俗,月祭不同,從一月祭至五月,一年方可平安,這五月是年祭十五的時候,沒人敢辦喜事,久了也就傳了下來。”那老婦人說的時候倒是很是平靜,似乎是習慣了。

“婆婆,那這人祭的人選是誰在挑啊?”

“是四月十四時,會有一張紅紙,在子時出現在河邊,上面,有一個名字,便是那姑娘了。”她看了一眼蕭縉雲問,“姑娘,你叫什麼名字,芳齡幾許啊?”

“小女子姓蕭,名縉雲,字縉安。年方二八。”

“蕭姑娘,不是老身多管閒事,是這兒真不安穩。你這種十六歲左右的小姑娘啊,在一月的時候就走的差不多了,這河神每次選的,都是和你差不多大的女娃娃呀,唉……”

經過交談,蕭縉雲才知道,原來這老婦人姓張,她的孫女叫白珝,之前便是被選中了。到了八月回魂夜,的時候好好的,中秋倒是和鬼節上雲差不多。屍體順著河水衝過來,倒讓人不禁恐懼。

蕭縉雲離開了,那老婦人看著她的背影,深嘆了一口氣,一直看到她走遠,才離開茶肆……

(貳)尋河探水

翌日,四月十四,清晨。

李清月一早便起了,還有一天的時間人選便會出來。

更衣之後,她喚來扶月道:“只有一日便會定人。今日,我們二人一起去看看那源河說不定會有發現……”

“小姐,屬下……好像發現四顧門有人過來了是李相夷和許菲,還有肖紫衿他們親自來的”

“你怎麼知道?”

“李相夷知道了景福當鋪,而且他們四顧門明明也有專門調查訊息的地方,但是不知道抽什麼風,跑去景福當鋪打探訊息去了,他去那裡的時候被慕容芷看到了,便告訴我了。”

李清月倒了杯茶,似是在沉思,沒在接話。約莫半盞茶的時間後,她帶著扶月下了樓,吃過早點後,來到了源河。

她今日衣著不似昨日那般樸素,反倒像個富家千金或是達官顯貴家的嫡女。

淡藍色的長裙長至腳踝,廣袖似仙人更勝。金絲線在裙上繡著的花紋精緻卻不繁瑣,簡約也不失華麗。

髮髻相較而言較為簡約卻也不失華貴與莊重,金釵步搖做蓮花狀,一身的衣飾都恰到好處地襯出她的身姿與容顏,宛若天仙臨凡。

相較以前的意氣風發,馬尾高束,多了幾分沉穩,少了幾分江湖的熱情。

她和扶月自源河上游一路向下走去,走了半天才發現源河的水很平,不似其他河那麼湍急,上下游圍成一個長約三十五里的圈。有一條支流,流向其他地方,所以也不是死水。

“看來這事麻煩了。”扶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