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工作穩定、妻美兒嬌,幸福的小家庭生活遠勝所謂的“老婆孩子熱炕頭”,這讓劉尤大有一種人生贏家的既視感,同時也讓劉尤對未來充滿了希冀和奔頭。然而,暫時的靜美總是孕育著矛盾和衝突,劉尤家也不會例外,“禍起蕭牆”,婆媳關係是最難處理的問題,打破這種所謂“靜美”生活的原因就在於媳婦和媽的矛盾不斷升級,直到遮掩不住了,劉尤才後知後覺地深切感受到,而作為孝順孩子的劉尤,肯定容不下妻子的這種大逆不道。

60歲的老媽不辭辛苦來到了劉尤的蝸居幫著給帶孩子,鍋碗瓢盆的碰撞,尤其加上代溝的理念衝突,讓老媽和妻子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起初為了一個共同深愛的男子,她們都還努力節制,想方設法地不讓劉尤知道。但是並不麻木的劉尤,還是很快就有所感覺到了,再稍微留心一下,劉尤才明白老媽心裡忍受著怎樣的委屈:只要揹著劉尤,妻子從來不給老媽好臉色,甚至還和老媽對吵對罵,這直接顛覆了劉尤一直以來對妻子的所有好感,特別是老媽對著劉尤痛哭流涕時,劉尤心理一下子就完全崩潰了!

自然而然,劉尤對於老婆的態度開始變得非常不好起來,這就是一個惡性迴圈,老婆和老媽的矛盾與衝突亦益加激烈了,在老媽和老婆之間做選擇,幾乎所有正常的兒子都會傾向老媽,因為老媽沒得選,老婆是可以重新選擇的。劉尤的老婆家境不錯,從小也算得上嬌生慣養,飛揚跋扈成為了這一類人的共性,眼看著疼愛她的老公日漸變得對她越來越不耐煩,那種發自內心的怨恨都集中和發洩到了婆婆身上,直到最後劉尤的老媽再也不願意給他們帶孩子了,說什麼也要離開,回到農村老家大哥那兒去,劉尤心中對於老婆的不滿也到了極致!

從如沐春風到互相指責謾罵,甚至到了動輒動手互毆的程度,這個小家庭也到了極其危險的邊緣,老婆是特別不想離婚的,她的孃家又比較強勢,兩個大舅哥聯袂多次來勸和以及威脅,再加上還有一個長得特別可愛的兒子夾在中間,讓原本性格“痛快”的劉尤變得開始猶豫不決和患得患失起來。離不了婚,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心中的種種不快必須要忍著,劉尤的日子不好過,老婆的日子也不好過,夫妻間的“同床異夢”大概就是這麼開始的吧!

老媽離開了,三口之家在磕磕絆絆中艱難前行,兩個人輪番帶孩子,誰有空誰就多帶一些,兩人實在都忙得不開開交了,妻子就會把孩子送給親戚去帶,岳母帶過,嶽姨媽帶過,大舅嫂、二舅嫂都帶過,甚至岳母的老母親都幫著帶過。直到孩子三歲半早早地被送進幼兒園,這種瘋狂的、沒臉沒皮地找人帶娃的情況才徹底轉變。在這樣的過程中,劉尤和妻子之間不是同病相憐,反而是變得越來越疏遠了,原來還有吵架打架的激情,劉尤後來變得無論老婆說什麼,都無言以對了,“惹不起,躲得起”;甚至於,當鄰居、同事都忙於要二胎小寶時,劉尤一點兒想法也沒有,每當老婆提起這個話頭,劉尤總是一句話噎得死死的:你愛跟誰要,就跟誰要去,反正我是不會再要了!

一個大男人居然都能夠跟老婆說出這樣的話了,說明劉尤對於他的婚姻已經徹底死心,“哀莫大於心死”,離不掉,只能硬撐著過下去,夫妻之間的“冷戰”就變得越來越“白刃化”,你不願意搭理我,我也更不想搭理你,從幾天不說話,到十幾天不說話,再到幾十天沒話可說,甚至他們半年都不互相說一句話,長期冷戰的結果,肯定有人先撐不住,要尋找新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