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次美麗約會,劉尤和王玉的感情急劇升溫,網聊幾乎是天天都有,兩個人就如小年輕那樣,完全陷入了熱戀之中,大有那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他們不僅每天定時坐在電腦前聊天,而且還電話聯絡頻繁,任何一方一旦沒有時間和機會上網,就會及時打電話“煲電話粥”或者傳送簡訊“聊簡訊雞湯”;那種“蜜裡調油”的熱乎勁,還讓人覺得他們又煥發了第二春,實際上他們還是十分小心謹慎的,始終都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

劉尤是國家公務員,王玉是公辦小學在編在職教師,他們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並且都是有家庭的人,這種見不得光的關係一旦曝光,那肯定是大大不利的,無論對誰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王玉首先站出來擺明了他們的關係,“我們就是地下情人關係,不能牽扯與影響到金錢、家庭、和單位事業”;劉尤同樣也說出了自已的“關係定位”看法,“我們相處,必須安全第一,我不允許任何對你的傷害言行出現。因而,如果不夠安全,我們寧可不見,絕不能犯那種因小失大的錯誤”!

情人關係,會有很多原因所致,有人確實是為情所困,有人卻因金錢勾連,有人也會被權勢俘虜,但是劉尤和王玉都不是,他們是在網上偶遇,都特別冷靜和理智,也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肯定不會做那種膚淺的情人。因此,他們才會坐下來,理性地剖析利害利弊關係,嚴肅認真地處理他們以後的“路”該怎麼走好;劉尤和王玉的約定概括起來有三:其一是安全保障,必須保證不暴露關係;其二是理解萬歲,不能隨便置氣;其三是互相幫助,一方有困難,決不丟棄捨棄!

正是在“約法三章”前提下,劉尤和王玉才非常理性地約會見面,差不多也就是每週見一次吧,絕不貪婪和過度。他們的熱戀期持續了兩年多,在安全情況下,只要有機會就會在一起,他們也不是隻去賓館開房,更多的時候,他們要麼騎著腳踏車在小城周邊遊玩,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們愛的足跡;要麼一起就近出遊,找好藉口,會提前預定好旅遊大巴車票,一出門就是三五天,在遊覽大好河山的同時,又不斷加深關係;要麼兩個人一起“窮遊”,背起旅行包,到不是太遠的地方,爬爬野山,玩玩海灘,雙宿雙飛,快樂至極!

歡樂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兩年多的蜜月期轉眼即過,等熱情冷卻下來,他們也迎來了“癢”的時候。沒有兩個人會真正達到所謂的“心有靈犀”,在平靜的生活中,思想不一致的時候反而會更多,那麼矛盾和衝突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了;劉尤和王玉也不是神人,作為普通人,他們也會越來越多地發現對方身上的缺點與不足,所以生氣也是難免的,但有“約法三章”在,他們都不會當真氣生,也都會及時積極地溝通、甚至服軟!

不過,劉尤和王玉的關係更多還是建立在性愛夥伴基礎上,無論哪次約會相聚,這種事都是首當其衝的。因此,在大山上,在大海里,在小河邊,在樹林子中,在田野禾苗雜草上,都留下過無數次他們激情澎湃的時刻;儘管他們都已經是四十歲的人了,但是見了面後的那種衝動,無論怎樣剋制,都無法抑制,兩個人如同“飛蛾撲火”般一往無前、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