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尤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清貧農家孩子,父親常年疾病纏身,母親淳樸善良、老實持家,大哥更是敦厚、任勞任怨,還有一個小妹也是早早輟學務農,只有劉尤頗具不服輸和不甘心在家務農,一門心思想要透過求學來改變門庭,希望讓自已和家人過上更加輕鬆愉快的好日子。

青少年時代的劉尤,由於家風與家教良好,一直都是別人家眼裡的好孩子,因為他很聰明,甚至達到了過目不忘的程度,所以劉尤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左右鄰居往往都是那他當榜樣來教育子女,“看你劉尤哥哥多愛讀書,懂得多多,將來肯定有大出息,一定要向劉尤哥哥學習啊”!

清貧的家境也讓劉尤早早就變得特別懂事,有點空閒時間,就會幫助爹孃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放羊,薅羊草,鋤地等,反正許多農務活,劉尤都幹過,並且做得還都不錯;正是不得不下力氣去做這麼多的農務活,也讓少年劉尤極其討厭在農村生活,因為在農村裡總是有幹不完的活,讓立志想學有所成來改變命運!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歷“十年寒窗苦讀”,如此努力上進的劉尤終於達成所願,在高考中一舉考出了一個當地小縣城的文科狀元,讓他及家人在當地名噪一時,劉尤也如願所償地上了所在省的最好大學,可是全國妥妥的排名前十的名牌大學。然而考上了大學,卻是劉尤新煩惱的新開始,因為家裡太窮了,根本拿不出錢來、上不起這個大學,怎麼辦?只能自已想法賺錢!

於是在接到入學通知書後的第二天,劉尤就騎著一輛破舊腳踏車、帶著幹活的傢伙事去了工地,在大夏天裡跟著熟悉的小夥伴一起去修路了。這條市縣級公路,經過幾十里的空曠地帶,周邊好幾裡連個村莊和樹木也沒有,劉尤所在的施工工地就在這裡;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在近40°的高溫下辛勤的勞作,對於劉尤這樣的學生娃來說,還是極具挑戰性的。一個多月沒日沒夜的苦幹,不僅給劉尤帶來了1000多元的人生第一桶金,更是極大地鍛鍊了劉尤的意志品質!

有了這筆錢,劉尤上大學的後顧之憂也就迎刃而解了,十月份開學時,他帶著自已賺的800元錢踏上了求學之路。實際上,劉尤的“象牙塔式”大學生活一點兒也不“象牙塔”,別的同學在學習之餘逛街、跳舞、和花前月下瀟灑時,劉尤只能苦逼地不停在找工作和幹工作,畢竟家境在那兒明擺著,他壓根就沒有那個條件活得灑脫,需要不斷想法設法自已賺錢養活自已和養活求學,同時還想著能夠儘量多幫助一下家庭、分擔一點負擔!

四年大學生活,劉尤只在大二寒假回了一次假,其他所有假期時間,他全部都用來打工賺錢了,幾乎所有的工作他都做過。從最基礎的家教、清潔工,到銷售員和促銷員,再到管理員和保安,劉尤尋找各種能夠賺錢的機會,從不挑剔、也沒資格挑剔;在大學裡,劉尤朋友很少,用他自已的話來說就是,“家貧無資,無以從二三子”,要想逆天改命,必須要先踏踏實實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