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少做這些武器期間,宗恬已經播了水稻種子了,先曬了兩天稻穀,倒到水裡去掉浮起的空谷,空谷餵雞鴨

用百分之一的石灰水,浸泡稻穀,消毒,催芽,

阿良嬸和阿火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操作,但每個步驟都記在心裡,

宗恬告訴他們兩個,這屬於部落的機密,不能告訴其他的任何人,部落的人其他人也不可以。

阿火也跟在旁邊學,沒想到吧,最後阿澤負責鍊銅,阿澤在老婆阿珂的影響下特別喜歡石頭,對煉製也有濃厚的興趣,

阿火剛好相反,更喜歡花花草草,當他們兩們找到高少說明情況的時候,高少也檢查了他們的操作和經驗,

沒想到阿澤後來者居上,阿火也很高興,於是就留下了阿澤,讓他以後負責這邊的冶煉,

高恬把阿火介紹給宗恬了,所以現在他也跟在宗恬身邊學習種植,這樣也可以分擔一下阿良嬸的壓力,

難怪當時問銅草花的時候,阿火的印象,花真好看,能不能種能不能吃。

高少找到的石灰石真是幫了大忙了,本是為鍊鐵找助熔劑的,沒想到鐵沒找到,助熔劑找到了,

真是大發現,種植和養殖都很多消毒的地方要用來石灰,就算是平時生活也能用到。

當初宗恬打算退而求其次,用草木灰消毒的,現在不用退了。

阿良嬸沒問為什麼這樣做,阿火倒是問了,宗恬用他們能聽得懂的話一一為他們解答,

“先曬一下種子,是為了讓種子更有活力,這樣種子發芽的就特別多,要不然一些活力不夠的就不發芽了,浪費種子,

你到太陽底下曬一下,是不是熱得跳腳,想跑到陰涼的心特別有活力。曬久了是不是心跳得特別快。”

“是,是,真的是這樣,”

宗恬要是說提高種子的透水性和透光性,估計要解釋個沒完了,就用這種小孩聽得懂的語言跟他們解釋。

“這些裡面沒有米的,肯定就輕一些,所以浮到上面了,它本來沒有米,長不出米,所以就不要了,

用這個白色的粉吧,就是殺死稻穀裡表面的蟲子,你是不是看不到蟲子,蟲子就是怕你們看到啊,

所以大的也不會過來,怕你們看到了殺死它,所以小的看不到的蟲子才敢藏在稻穀裡,至於為什麼用這個白色的粉,是巫醫給的,”

遠方的黃琪“不是我,我沒有”

太難了,一天到晚忽悠不完的人。

種子消完毒,用水洗,裝到麻布做成的袋子裡,放到陰涼溫暖的地方,蓋上幾層草,用幾塊木頭壓一下,

早晚再拿出來清洗一下,洗完裝回麻袋,重複上面的操作,過三四天芽就能發好了。

四天後,稻穀發好芽了,芽大概有一粒谷那麼長,根是芽的一半長,即半粒谷那麼長,就可以播種了。

有水車,灌溉真的好方便啊。

隔出一塊水田準備播種,耙好田,靜放半天,再先放掉大部分的水,

播種區沒有可流動的水了,只有每廂之間的溝裡還有一些水,播種水不上秧廂。這是播種稻穀的原則。

開始整秧廂了,大概一米五左右,整好就可以開始播種了,不用播得太密,就用手撒就可以了,

播完後,要踏谷,將播好的種輕輕地壓到土地裡,讓穀子三面入泥,

這樣既可以使種子的胚根迅速扎到土裡,吸收土裡的營養成份,還可以防止種子被曬乾或被鳥吃掉了。

就輕輕的左右回來拖幾下,就可以了。

宗恬還讓人做了幾個草人,插在田四周,大家都很新奇,

宗恬說,這樣可以嚇唬鳥,讓他們以為有人在,不敢靠近,防止他們來吃穀子。

接著,就等著苗四葉的時候就可以拔來插秧了。要等一個月到40天左右。

播種後要保持秧廂的溼潤,又不能太多水,會把種子漚爛了,但又不能完全沒有水,沒水就不長了,

兩葉以前水不上秧廂。

要等它長出來後才可以管水,原則是:

下大雨要排水,排到溝裡沒水,陰雨天的話留半溝水就可以了,大晴天溝裡留滿水,苗下面保持有水。如果大烈日,就要前面慢慢灌水,後面慢慢排水,讓水流動起來,跑起來。

長了兩葉後,薄水灌溉,四葉保持淺水,不斷水。移栽前,加水,方便拔秧。

如果天氣變冷,要灌深水護秧保暖,雖然現在的天氣不會有寒潮,但如果是春播的就要注意了,

跟阿火阿良嬸交待完管理的注意事項後,就讓他們分工分時間段安排人管理了,

到時候提前兩天讓人用耙把水田都提前耙了,要插秧的時候,隨便耙一下,撒上一層肥料就可以插秧了。

部落的人雖然不能理解,為什麼不是直接把稻穀撒田裡,但是長老說了怎麼做就怎麼做,

(其實現在農村為了省掉很多工序,有很多人就是直接播到田裡,不移裁,不插秧的,產量沒有插秧高).

只是為什麼只撒了一小塊,其它的翻的田不撒呢?

長老說,到時候小苗出來了,再拔到其它田裡種,

種稻谷還要做這麼多事?

“萬一撒了種子的地方沒長呢,那不是浪費田了,你們翻地也白翻了,

但是把苗先種出來,再移到田裡,整塊田哪裡都有種到,哪也不浪費。”隨便忽悠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