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真是熱啊,宗恬去找銅礦、鐵礦的時候,正是收豌豆的時候,

現在天氣那麼熱,宗恬終於想起來,當時看到豌豆的時候就想著吃豌豆涼粉來著。

豌豆收的不多,除了留種沒剩下多少,但是做豌豆粉還是夠的,要不做豌豆粉吃啊,涼拌,這個天氣吃再爽不過了,

現在部落有吃的,大家也沒有那麼著急,中午太陽太大了,宗恬也不讓大家出去勞動。

人最重要,萬一中暑了,是會死人的,說幹就幹吧,

之前說燒了第一批陶器,先給大山叔和阿戰的,早就做出來了,現在每家每戶都用上了新陶器了,還做了不少存放東西的和存水的大缸

可以用來沉澱豌豆粉。

今天就先泡豆吧,黃豆就不用泡了,要直接磨成粉,用來提純上次帶回來的鹽,部落的那些鹽也是吃夠了,也會一起提了。

不知道吃了那麼久粗鹽會不會留下病根,算了這身體都吃了十幾年了。

第二天中午豆都泡好了,今天下午讓大家不出去田裡勞動了,

現在大家還要挖地翻一,過幾天就可以收南瓜了,也可以種,過兩個月又要種油菜花,要清理的地太多了。大家都很忙,

不過種南瓜有一個好,就是隔兩米左右,挖一個直徑六十厘米左右淺坑,把這裡的土翻了,就可以了

石頭有空再撿,到時候一個坑按三角形分佈,分別放兩三粒種子就可以了

等它慢慢長大,滿山遍野都會鋪滿鬱鬱蔥蔥的南瓜騰,底下被割了的草,想長都長不了,被南瓜葉擋住陽光了很快就越來越少了。

但是人總是要休息一下,宗恬就以磨豆漿豆粉的名義,讓大家到廣場的棚裡磨豆漿,但是拉磨不是人生三大苦之一嗎?我這是讓他們休息呢,還是讓他們更累呢?

哎,當牛馬的每一天,都是為了口吃的啊。

那就開磨吧,大家都很高興,沒人說累的,原住民的這種心態,真的讓宗恬很自愧不如。

豌豆漿磨好後,就拿去稀釋過濾,過濾出來的豆渣還有澱粉,要珍惜,又用水清洗了一次,這樣洗豆漿的水就放在大陶缸裡沉澱,

豆渣本來可以用來餵豬的,但是不是還沒有豬嗎,吃一下子又吃不了這麼多,會發黴發餿發酸。

不好儲存,用來漚肥吧,高少那邊的木工應該有不少木屑,

還有之前扒地種黃豆,以及後來扒地準備種南瓜和油菜花的草,好多,可以抱一些回來剁碎漚肥,

種這麼多農作物,肥一直沒停止過漚。

宗恬讓大家把大部分的粗鹽也拿過來了,只留了幾天的量,

黃豆粉也磨好了。

打來井水,放到大陶鍋裡煮,沒有鐵鍋真的很費柴啊,宗恬心說,我一定要找出鐵來,太難了了。

不對啊,銅鍋也可以啊,不行,明天找高少,試驗做容器類的模,儘快把鍋做出來,不用等,明天再讓人去銅基地,鍊銅。

到時候鍋碗盆盤勺鏟筷……都可以做銅的,金燦燦的,好閃啊,越想越開心……

不行哦,開心過頭了,吃的解決後,不是到住的嗎,廚房用陶器,也不是不能忍,

必要的武器做好後,吃的解決後了,應該抓緊時間弄房子的。

但是鍋是可以做的,到時候去大部落做交易的時候要帶的,帶陶器的,路上壞了怎麼搞,現場再燒一個嗎?

所以銅鍋排上日程的。跟高少說了一下,讓他自已安排。

分好幾鍋來提純鹽,宗恬想用分鍋的方式,找出鹽和豆的比例,

所以燒了好幾鍋,好幾個人幫忙煮。每鍋用到的水和鹽的數量都是一樣的,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之前換的鹽,和從鹽基地帶回來的鹽又是分開兩組來實驗的。

相同量的井水煮沸了,把黃豆粉按不同的比例分別加入不同的鍋,攪拌再煮沸,

黃豆粉在煮沸的過程中會吸附掉水中的雜質,再用布過濾出豆渣,

過濾出來的豆漿再放到鍋裡煮,豆漿煮沸後,會產生很多泡沫,泡沫能夠吸走剩餘的雜質,用竹篩子把它們清理掉,

再加入粗鹽不斷攪拌熬煮,鍋中的水分會慢慢蒸發,還要煮一段時間,

還好每鍋都不多,很快就能熬好,兩三個小時過去了,鍋裡只有很少的水了,還有好多雪白的鹽了。

剷出來放到底下有密密麻麻的小孔的陶罐裡,再把鍋裡的鹽水淋上去,這就可以了,等待水分流失掉,幾天後沒水了,就可以裝到鹽罐裡放起來了。

中間宗恬,去看了一下豌豆漿的沉澱情況,沉澱得差不多了,倒掉水,再加水清洗過濾,靜放沉澱,

鹽好的時候,又清洗過濾了一次,加水靜放沉澱,回去睡覺了,要明天才能沉澱好了,沒睡幾個小時,

天亮了,起來清洗過濾靜放沉澱,水變清了,澱粉變白了,把澱粉剷出來曬。

曬了一天,差不多了,都快乾了,這太陽真是不知道贊你給力好,還是怪你太毒不好下地幹活好。明天再曬一天。

現在雖然只幹得八八九九,但是今天部落的夜宵就是你了,先嚐嚐鮮,剩下的明天再曬,

把豌豆粉和水按一比一溶解,用筷子攪拌一下,省得有沒有溶解的小團,鍋里加五份水,

煮到底下有小小小的泡的時候,把溶解開的豌豆澱粉水加到鍋裡,邊加邊攪拌。

不停攪拌,慢慢水開,起泡,澱粉水慢慢變成透明的漿糊狀,倒到盆裡,放到井水裡冷卻……

部落的人幹完活吃完晚食,都來到了廣場,聊天的、做衣服、做鞋子的,編織各種竹製品的,

本來大家忙碌了一天,天黑了,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到廣場聊一下八卦,放鬆放鬆的,

但是大家手上也沒閒著,做點手上能做的事,

今天大家聊得特別熱烈,因為長老說有好吃的,部落請大家吃夜宵,

夜宵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說晚上有吃的,估計好多人晚食都沒吃飽,就等著部落請的夜宵呢。

不一會從廣場的公共棚子裡傳出了一股奇怪的香味,是宗恬,用油煸香的的小根蒜,薑絲,還有青花椒,

分別用三個碗裝好,擺在一張桌子上,還有一碗白花花的鹽,是的,宗恬等不了鹽自然乾燥了,打了半碗,用鍋炒幹了。

把豌豆粉倒扣出來,用刀先豎著切成片,再把片放平,切成細條,沒有刮刀,只能這樣了,還好人多,沒一會就切好了,

讓大家把自已的碗拿出來,排隊,分發,旁邊的料自已加,

料很簡單,但是沒辦法,材料有限,想要吃更美味的,還要更努力。

大家都吃得很高興,宗恬跟大家說,另外兩個料,全是小虎的功勞,是他發現的,

小虎老驕傲了,嘿嘿傻笑,看看爸看看媽,吃得可高興了,他最愛吃那個曾經讓他大舌頭的青花椒,

最後沒想到的是,大家都最愛吃青花椒的料,對鹽也很好奇完全沒有苦味,聽說是長老今天提純出來的鹽。

大夏天吃一碗涼抖豌豆粉,要不要這麼爽啊。

看著大家的笑臉,宗恬也很開心,端著碗走過去和阿戰坐在一起,挑也挑下巴“開心嗎?鹽還苦嗎?”

然後就走開,往黃琪那邊走過去了。

阿戰愣了一下,無奈地笑了,看來上次在鹽基地在她說完發現鹽的過程說是天神賜福後,偷偷看她的幾眼,她發現了呢

宗恬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暗示他,無論她宗恬做什麼,是什麼,是為了部落,不要胡思亂想。

宗恬不知道自已做得是否多餘,但還是做了

阿戰無奈是因為,就算宗恬不提示,他也不會說什麼的,只要能幫部落的人吃飽穿暖,他就滿意了,其它的不重要。

和阿戰合作多次,宗恬可能是得意過頭了,覺得自已找到阿戰在意的東西,就是部落的人部落的發展,比在乎天神還在乎,

所以只要宗恬做的事對部落的人部落的發展好,阿戰不在乎是不是天神賜福。

宗恬還是天真了,沒有見過真正的戰場,他們仨個都是沒有見過真正的戰場的,

也許他們的原身是見過的,但是他們三個都是一樣,對原身的記憶都是像看一本很模糊的人物傳記,

很多原身經歷的事,這人物傳記沒有用很好的文字表達儲存起來,就簡單的誰和誰打了,誰輸了,誰死了,誰贏了,誰活了……

一個打工小道姑;一個世代為醫,都是鋪好路了;一個少爺,雖然身邊有戰場,但沒上陣,才剛踏出只腳,就嗄到這裡來了,而且高少他爸那個公司的商戰規模也還沒有大到嘎人不見血的程度。

三個紙上談兵的傢伙而已。就知道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發展這些,

沒見過部落之間搶人搶地搶資源,根本不會拐彎抹角地跟你找理由,上來就嘎嘎殺。

阿戰和首領在森林裡和野獸廝殺過多少次?和其它部落經過多少廝殺,才讓部落平安發展到五十多人,

五十多人,對於現代人來說真的很少,對於大部落來說也少,但是在這些小部落群裡,五十多人是小有規模了。

阿戰敏銳得很,首領也不是傻的,但做到這個位置,經歷過那麼多事,他自已不知道天神是什麼嗎?

也許不知道,但是天神有利於自已發展部落的時候,是信仰,不利的時候就不是。

兩個人不約而同,只要部落發展得越來越好,其它的重要嗎?不重要。

首領已經決定傳位給阿戰了。不用再做什麼考驗了,已經夠了,所以已經在開始帶阿戰做一些事了。

那三個能這樣也很好,也是部落發展必不可少的,其它的他們不擅長,就讓他們來做吧,大家走的是同一條道。

首領已經和阿戰都商議過了,讓阿志做了很多弩和複合弓,不只是為了這次去交易,

時間太緊,部落的人去交易前後,都要有武器要有糧草,這兩個已經有眉目了,懷壁其罪,接下來首領會留在部落按計劃做防衛,

橋上做兩道大門,兩頭各一道,在護城河往部落內縮三米做圍牆,

直接用籬笆圍一圈,籬笆上糊上粘土泥巴,再用火燒,增加強度,這是借鑑了燒陶器。

圍牆留了射箭的洞口,他們瞭解現在各部落有的武器的威力,

知道他們的弓箭想穿過護城河傷害部落的人目前還做不到,自已部落的弩想穿過護城河,射中他們,是可以做到的。

看來大家對《聊齋》都有不同程度的瞭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