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劉備二人和李梟又是聊到深夜才回。

他們從文景之治一直談到漢武大帝,從光武中興談到匡扶漢室。

從歷史談到文學,再談到如今天下大勢。

從言談中,劉備愈發覺得此人之不簡單,真可謂是博古通今,關鍵是思維非常靈活跳躍,多次發言都驚得劉備說不出話來。

當談到秦始皇並非亡於暴政,而主要是因為制度轉換過快過大遭到舊有的貴族勢力反撲導致的。

並對始皇帝的一統天下的功績大加讚賞時。

雖然劉備並不認可這種觀點,但他隱約覺得此人說的卻也好似有幾分道理。

此人可謂深明大義,對時局的分析可謂是入木三分,想必像這樣的人是不會看不出來董卓是冢中枯骨,也自然不可能在董卓手下從事。

由此對李梟的懷疑減輕了不少。

一夜歡騰過後,第二日便是十八路諸侯會盟大會的召開。

劉備提醒李梟一定要早起,是時與他一同前去。

翌日,李梟帶著馬超王鐵早早來到劉備營帳外等待。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二人,走出帳外對著李梟說道:“少青啊,我們身份低微,今日能夠參與此會,乃是曹孟德邀請我所至。若是會間,有人出言挑釁,汙衊我等,你也不必動氣。”

李梟點點頭,他已然猜到,是誰會挑頭生事。

陳留城中,十八路諸侯會盟會議處。

只見大堂中,一個身材魁梧,略有些肥胖的中年人,坐在主座之上。

十八路諸侯的座位依次分在兩側,三三兩兩不停有人進來。

見到劉備等人進來,曹操坐在座位上招呼了他們,並示意他們坐在自已身後。

看來劉備等人確實身份低微,連一個像樣的座位也沒給他們設立,只能坐於曹操身後的空位。

眾人坐定後,為首的中年人站起來。

笑著大聲說道:“袁紹十分感謝諸位前來會盟,共舉大事,匡扶漢室!

今日之舉,實乃我大漢王朝的中興之兆,董賊要是知道我等在此聚義,定會聞風喪膽。

諸位將軍,我各路人馬相加,步軍五十萬,騎兵十萬,這比董卓的西涼軍還多出兩倍有餘,還怕這董賊不滅嗎?”

李梟暗自譏諷到,就是草包太多了所以才滅不掉董賊。

袁術此時突然打了一個噴嚏,感覺有人在罵他一樣。

下面眾人哈哈大笑。此時有一人站起來說道:“是啊,是啊。袁公,諸位將軍,在下有一言,我等既然是聚義會盟,必須先立一位德高望重之士為盟主,統一號令,方可進軍剿賊。

此時其他人也附和道:“對,對,大都應該遵從盟主號令。“

站起來的人又說:“本初乃是四世三公,漢相後裔,門生故吏遍天下,賢德之聲遠播四海。在下的意思,請袁公擔當義軍盟主,我等遵奉號令,共同討賊!

袁紹看了一眼眾人,只有袁術默然不語。

他將眼光鎖定在袁術身上,此時全場所有人都看向袁術。

袁術站了起來,舉手行禮,微微點了頭。

袁紹這才說道:“既然諸位將軍有令,袁某隻好奉命了。哈哈哈哈。”

此時站起來的人又說道:“如今這盟主既然確定了,軍需糧草也應該指定一人共同管理,不然我們十八路諸侯,豈不是亂作一團。”

袁紹聞言道:“這軍需糧草,我看可交與袁術掌管。”

諸將又紛紛附和道:“啊對對對。”

袁術也站起身來有模有樣的說到:“既然諸位將軍有令,袁某隻好奉命了。哈哈哈哈。”

突然袁術目光一瞟,看到了站在曹操身後的劉備李梟等人,他臉色一變,指著劉備說到:“孟德,我等皆是郡守刺史,為天下興亡殫精竭慮之人,你為何找到這等粗鄙之人進來,壞了這裡的氣氛。”

曹操聞言,有些愕然,又突然反應過來。

這袁術素來睚眥必報且氣量極小,這劉備等人估計不知在何處得罪過他。

但這劉備畢竟是他請來的人,那日在營中見到此人長相奇特,雙臂過膝,氣場非凡。

其身後所站之人更是氣宇非凡,上前交談後發現其人談吐也很不凡。

愛才之心的曹操就叫上他一同來參會。

曹操說道:“公路,此人乃是我之好友,劉備,劉玄德,中山靖王之後,乃是皇室後裔,我與之交談,絕非無才之人。”

一聽是皇室之後,袁紹也感興趣的問到:“哦?請問劉玄德如今是何出身,在何處供職,帶有多少兵馬啊?”

劉備聞言,並不怯場,站起來回答道:“備自小織鞋販履,先前因剿滅黃巾有功,如今在平原任縣令,如今帶三千兵馬,再加上我剛認識的知已李梟的三千兵馬,特來此支援抗董大計。”

眾人見劉備不過是一個小小縣令出身低微,紛紛懷疑他是假冒的皇室。

袁術見狀立刻說道:“哼,哪裡來的宵小之徒,招搖撞騙,口氣不小,還要支援抗董大計,你們配嗎?”

李梟見到劉備把自已稱為知已,此時也站出來說道:“此言謬矣,某以為,劉玄德一個帝王之後,如今僅任一縣令,能在諸位大將軍面前,堂堂正正說出自已的低微的出身,面不改色,正定自若,絕非宵小之徒!”

眾人聞言,一看劉備在眾人譏諷和袁術的連番攻擊之下,果然絲毫不受影響,反而昂首站立,泰然自若。

紛紛言道:“此人確實不凡。”

見袁術還要發難,曹操立刻打斷了他:“諸位,我們今天聚到這裡不是為了爭吵而來,而是為了共同伐董。”

說完他看了一眼袁術,袁術默然不應。

這時曹操突然從袖口中抽出一樣東西,說道:“諸位,我出洛陽以前,天子親自授我一道密詔,請諸位接詔。”

眾人見狀紛紛出列下跪皆詔。

如此這般,討伐董卓依然是名正言順, 萬事俱備!

這會很快就結束了,曹操和劉備一行人一同走出大堂,走到人員稀少處。

曹操突然問了劉備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玄德啊,這十八路諸侯,你如何看待啊?”

李梟也是微微一愣,他也沒想到曹操會突然問劉備這個問題,這青梅煮酒怎麼還提前了呢?

劉備先是一怔,突然把這個問題拋給了李梟:“孟德,這位是與我一起聯軍的李梟,李少青,他對時局見解頗深,我想他更適合替我回答這個問題?”

李梟聞言道,心裡笑道,好你個玄德,倒是頗為狡猾。

他嘴角一抬,輕聲說道:“除了曹公,孫文臺與玄德兄,在我看來。”

他略一停頓。

眾人看向他,想看他到底作何評價。

“在我李梟眼中全是臭魚爛蝦,土雞瓦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