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兵們已經在軍營裡過了幾天的神仙日子了,每日睡到太陽老高,吃的是肉腸,不用做任何操練,吃完了就睡覺,等著下一頓黃餅肉腸大餐。

他們感覺自已乾癟的肚子都開始鼓起來了,身體變得更加結實起來,也更有力氣了許多。

但是今天事情好像起了變化。

只見一個青衣少年帶著一群隨從來到了軍營裡。

“各位,這位便是這麼長時間以來,照顧大家的蒼松縣縣令李梟李大人。”

這青衣少年背後一名軍士大聲說道,降軍營裡的人聽到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大多都是誇讚欽佩之語。

李梟見狀上前一步,對著降軍們說到:“各位,我就是本縣縣令李梟,今日前來,便是來和大家商談要事。據我所知你們並不是尋常的賊兵,而是李傕李大人的部下,我速聞李大人治軍有方,對各位非常重視。這幾日,想必你們也知道了我的誠意,在此我邀請各位加入我的軍隊。從今日起,只要你們在我帳下效力,我一定保你們頓頓吃好喝好。”

在此亂世,再也沒有什麼比這個更感動人心的承諾了。

“當然,如果有難處的,並不想加入我帳下,我也會發放路費,允你們回鄉去,本縣令說到做到,絕不反悔!”

此時一名軍官出列激動地說到:“主公,你對我們簡直是仁至義盡了,不瞞主公,兄弟們早就商量好了,一起加入主公的軍隊,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其他人見狀齊聲說道,竟無一人例外。

李梟見狀非常高興,他知道,一支即將無敵於天下的軍隊即將出現了。

現在他最重要與最關鍵的任務就是訓練好這支部隊,他根據前世的記憶和經驗,結合了現代的軍隊訓練制度置頂要一套詳細的日常訓練計劃,包括以下專案:

長跑:繞縣城兩圈跑,以及出城5000尺武裝越野。

短跑:500尺短跑。

單槓引體向上:合格標準是12個,優秀標準是16個。

雙槓屈臂支撐:及格標準是12個,優秀標準是16個。

俯臥撐:2分鐘內完成40個及格,60個優秀。

仰臥起坐:2分鐘內完成50個及格,80個優秀。

李梟帳下的所有軍隊每日都必須按照這一套進行操練,剛開始士兵們對這些訓練都頗為抗拒,訓練效果十分不好,李梟特地派遣了賈詡去監督訓練。

幾日後賈詡提出了他的看法,關鍵在於所有計程車兵不管完沒完成訓練都可以食用肉腸和黃餅。

而李梟聽用了賈詡的對策,只有達到了及格標準的就可以進食黃餅,而達到優秀標準的即可食用烤腸,而不能滿足要求的只能食用最簡單的粗糧,所有參加鍛鍊計程車兵都要每日補充蛋白粉。

很快士兵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

王鐵整日都在訓練場上不停的刺激著士兵:“今天還想不想吃肉腸了?”

“想!”一種樸素的願望化作高亢的吼聲在訓練場上不斷迴響。

除此以外,李梟要求所有士兵都練習弓箭和騎馬,每日迴圈,絕不懈怠。

馬匹暫時不夠用的便輪換用馬。

逐漸士兵們的訓練越來越有成效。

與平常計程車兵訓練不同,李梟還非常強調士兵們平日的穿戴和紀律性,如同要求現代軍隊一樣要求他們。

每訓練一段時間,李梟便會檢查一次訓練的成果。

這一日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李梟便來到營地視察。

營地中計程車兵們穿戴整齊,列隊於校場之上。他們身著粗布製成的戰袍,頭戴鐵盔,手持木製的長槍,儘管是模擬兵器,但每一寸木紋都映照著他們堅毅的面龐。

“列陣!” 隨著校尉一聲令下,士兵們迅速而有序地擺出了進攻的陣型。他們的動作雖然略顯生澀,但眼中閃爍著對技藝精進的渴望和一種吃飽了的滿足。

“今日訓練專案,繞城跑步!”

太陽漸漸升高,士兵們開始了更為細緻的武技訓練。校場上,刀劍相擊之聲不絕於耳,每一次揮舞都力求達到力與美的結合。老兵們在一旁指導,傳授著戰場上的生死經驗。

“記住,每一劍都要有目的,每一槍都要致命。” 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兵對新兵們說道。

午後,士兵們開始進行戰術演練。他們分成兩隊,模擬攻城與守城的場景。塵土飛揚中,士兵們或攀爬雲梯,或推倒模擬的城牆,每一次動作都充滿了實戰的緊張感。

“保持隊形,不要亂!” 指揮官的聲音在混亂中顯得格外清晰,他的目光如炬,審視著每一個士兵的表現。

隨著夕陽西下,士兵們並沒有結束訓練,而是開始了夜間的練習。在火把的搖曳光芒下,他們練習如何在黑暗中保持陣型,如何在星光下辨識敵我。

夜深了,士兵們結束了一天的訓練,他們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老長。儘管疲憊,但他們的步伐依然堅定。回到營帳,他們互相交談著,分享著訓練中的得失,吃著肥美的食物,他們發自真心感謝李梟,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戰場上為主公立下汗馬功勞。

這樣的訓練使得這支軍隊的戰鬥成長的很快,這些戰士的身體素質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強健起來。

在此期間,李梟帶著他們四處剿滅那些小股聚集的土匪山賊。

當這些強健的官軍出現在這些土匪山賊的面前時,他們的眼裡只有絕望,這些人的體格普遍比自已的大上一圈,手臂大腿非常粗壯,砍殺敵軍極其兇狠。而且配合非常緊密,弓馬也比他們嫻熟。

一旦遭遇,他們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掉,一旦反抗就會被殺死,如果就地投降還能留有一條活路。

很快一條關於蒼松縣官軍的傳說在附近廣泛流傳起來,說是隻要投奔蒼松縣縣令李梟,便吃喝不愁。

這樣的傳言在東漢末年這個時期是具有非常大的誘惑性的,很快蒼松縣周圍就有無數的人前來投奔李梟。

到了最後蒼松縣附近的盜匪竟然神奇般的消失了,治安環境變得出奇的好,在這一範圍內,竟出現了一小規模的縣泰民安的祥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