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螢幕上的楊玉環,輕啟朱唇,聲音婉轉如黃鸝般動聽,繼續說道:“各位可曾親眼見過安祿山?那些將我的安哥哥描述成三百多斤的龐然大物、醜陋至極之人,實在是荒謬可笑!瞧瞧這畫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諸位不妨動動腦筋,以最簡單的思維方式思考一下。且不說我楊玉環,便是那唐明皇陛下又如何?若安祿山當真如此不堪入目,毫無美感可言,僅憑第一印象,我便絕不會允許這樣一個醜八怪踏入宮廷半步。即便他才高八斗,幽默風趣,亦無法動搖我分毫。畢竟,我可是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楊貴妃啊!”

必須要承認一點,權勢與政治,往往如同一塊檢驗真假善惡的試金石,以及劃分界限的分水嶺一般重要無比。透過惡意詆譭對手 ,則成為了那些心懷叵測之人常用的卑劣伎倆。

想當年,安祿山——我那安哥哥,不正是由於起兵造反,發動了那場驚天動地的“安史之亂”,才遭到了他人無情的汙衊與抹黑嗎?原本那個文韜武略、足智多謀、英俊瀟灑且才情過人的安祿山,竟然被刻畫成了一個愚昧無知到極致的蠢貨形象,這實在是荒謬絕倫啊!

如此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之事,怎能不讓人痛心疾首呢?歷史的真相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而我們又該如何去評判一個人的功過是非呢?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最公正的答案吧……

我乃楊貴妃,從遙遠的過去穿越而來。今日站在此處,便是要告知諸君一個真相:所謂歷史,無非是由人書寫而成。人們有時很容易被矇蔽,對他人筆下的歷史深信不疑,這就有些痴傻至極!

眾所周知,史官們在記錄歷史時難免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個人偏見、政治壓力等。如此一來,他們所寫下的文字是否還能客觀真實地反映事實呢?恐怕未必吧!那些被記錄下來的事件和人物,或許早已面目全非,與原本的模樣相差甚遠。

再者,歷史的流傳也歷經了千百年之久,期間經過無數次的口耳相傳、文字轉述,其真實性又有幾分可言?每一次的傳承都可能加入新的解讀和誤解,使得歷史變得越發撲朔迷離。

然而,許多人卻將這些充滿變數的記載奉為圭臬,盲目地接受並堅信其中的一切。這樣的行為豈不是讓自已成為了任人擺佈的木偶?真正明智之人,應當用自已的雙眼去觀察、用自已的頭腦去思考,而非輕易被他人左右。

記住,歷史並非一成不變的鐵板一塊,它隨時都可能因為新的發現和研究而被改寫。所以不要再輕信歷史,要學會努力去看清這個世界的真相!

我和安祿山之間的關係,竟然有人敢拿來大做文章!他們四處傳播謠言,說我和我的安哥哥有著不一般的關係,用現代人的話來說,這就是所謂的“緋聞”!

這些無稽之談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我和安祿山只是普通的朋友,我們之間從未有過超越友誼的舉動。然而,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卻故意捏造事實,妄圖抹黑我的名譽。

面對這樣的誹謗,我感到無比憤怒。這種惡意中傷不僅對我個人造成了傷害,更是對真相的歪曲。我堅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時間會證明一切。同時,我也希望那些造謠生事者能夠認識到自已的錯誤,停止這種無聊的行為。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裡,總會有一些人出於各種目的製造事端,我今天要站出來說話,相信真正瞭解我的人會站在我這邊,支援我、信任我。總有一天,事實會大白於天下。

憑我對真實的安祿山的瞭解,他可謂是才華與相貌兼備。而從我作為一名年輕女子內心深處的渴望來說,面對那個強行佔有我這個兒媳的年逾花甲的老皇帝唐玄宗,只有安哥哥才能真正讓我心動不已。之所以會有“三洗”這樣的安排,其實完全是因為我想要親眼目睹安哥哥那赤裸而健碩的身軀,更想親手去觸控他身體的每一處肌膚。倘若正如某些人惡意詆譭所言,安哥哥是個重達三百多斤、奇醜無比的男人,那麼我絕對不可能萌生出“三洗”的念頭,更別提會有這般強烈的衝動了。如今的我已然身處黃泉之下,但在此我要鄭重宣告:“我楊玉環和安祿山之間僅僅如此,並沒有發生過任何一次男女交歡之事,後世之人所謂的那些風言風語純粹就是無中生有的謠言罷了。”

人啊!你們怎麼那麼能編造!說女人的肚兜是我發明的,起源於楊貴妃為了遮蓋和安祿山偷情的痕跡,怕被三郎發現,想出來用一塊布來遮擋,就成了現如今女人的肚兜。這都哪跟哪呀!你們瞭解肚兜的起源嗎?不瞭解就聽我楊貴妃給你們上一課。

傳說在天地混沌初開之際,世間萬物尚未定型。女媧與伏羲這對兄妹,經歷了漫天洪水的洗禮後,決定通婚並繁衍後代。他們的結合不僅孕育出生命的奇蹟,更為人類帶來了一項偉大的發明——肚兜。

起初,肚兜的誕生純粹是為了解決人們身體羞恥感的問題。它巧妙地遮蓋住關鍵部位,給予人們一種私密保護的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肚兜逐漸演變成一種別具一格的內衣款式。

這種小巧而精緻的衣物,彷彿蘊含著無盡的魔力。它以細膩的布料質地、精美的刺繡圖案以及獨特的剪裁設計吸引著眾人的目光。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平民百姓,都對肚兜情有獨鍾。

肚兜不僅僅是一件簡單的內衣,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它承載著古代社會對於女性美和貞潔的追求,同時也反映出那個時代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方式。在一些傳統節日或重要場合,人們會穿上華麗的肚兜來展示自已的風采。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的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肚兜作為一種傳統文化遺產依然流傳至今。儘管現代時尚潮流日新月異,但肚兜所散發出的古典韻味仍然令人難以抗拒。

肚兜在不同朝代的叫法不同:漢代叫抱腹、魏晉叫兩當、我們唐代叫訶子、宋代叫抹胸、元代叫合歡襟、明朝叫主腰、到了清朝才叫肚兜。從這不難看出,造謠者根本不瞭解肚兜地歷史和本質,我才不想要肚兜的發明專利!

在楊貴妃講到這時,我再也無法按捺住內心的衝動和好奇,終於鼓起勇氣,直截了當地問道:“貴妃娘娘,恕我冒昧,但我一直想知道,您曾經愛過您的前夫李瑁嗎?畢竟你們共同度過了整整五年的時光啊!那麼,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是否也曾孕育過愛情的結晶——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呢?”我的聲音微微顫抖著,帶著一絲緊張與期待,目光緊緊地鎖定在楊貴妃那嬌美的臉龐上,急切地盼望著她能給出一個答案。

我必須要指出的是,你們的資訊存在一定誤差。實際上,我的前夫名字並不是“李瑁”,而是“李琩”。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誤解或者歷史記載的混淆。有些人在撰寫史書的時候,可能誤將他的名字寫錯了,多加了一橫,導致讀音變成了“帽”,而正確的發音應該是“猖”。

如果你們對這個問題有所疑問,可以去查閱當時遺留下來的碑文等原始資料作為證據。這些碑文往往能夠提供更準確、可靠的資訊,幫助我們還原歷史的真相。透過對這些碑文的研究和解讀,相信大家會對我前夫的真實姓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也希望今後在傳播歷史知識的時候,能夠更加嚴謹地對待每一個細節,以免誤導他人。

李琩是我心中永遠難以忘懷的初戀情人。他那帥氣迷人的外表與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性格深深地吸引著我。從 17 歲開始,我便與他相依相伴,度過了那些難以忘懷的美好時光。然而,命運弄人,在我 22 歲那年,我們不得不分道揚鑣,但那段感情依然刻骨銘心。

在我們相愛相守的日子裡,我們一直恩恩愛愛,甜蜜幸福。後來,我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一個可愛的兒子。為了給孩子取一個特別而有意義的名字,我們絞盡腦汁。最終,孩子的爺爺,也就是孩子的爺爺,我的公公李隆基親自賜名“僾”。這個字蘊含著長輩對孫輩深沉的愛意和殷切期望,成為了我們家庭中的一份珍貴紀念。

如今回首往事,雖然歲月已經流逝,但那份初戀的情感依舊縈繞心頭。我會永遠珍惜那些曾經與李琩共度的美好回憶,以及我們共同孕育的生命——“僾”,這份情感都將永遠深藏在我心底。

為何總有些人喜歡捏造事實呢?他們竟然四處散播謠言,說我無法生育!更可惡的是,還拿我那兩位前夫與其他女人所生的眾多子女作為談資,以此來嘲諷、挖苦我。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莫非這些人想要表達的是,像我這樣的女人只配被他人霸佔,遭受屈辱折磨不成!

我實在難以想象,我那身為公爹的李隆基,竟會將魔爪伸向我這個已有家庭、丈夫和孩子的女人身上。這種行徑簡直令人髮指!他怎能如此不顧倫理道德,做出這般禽獸不如之事!而我又何曾料到,自已會陷入如此不堪的境地……

無論眾人是否相信,如今的我已身為貴妃踏入這深宮之中。白日裡強顏歡笑陪伴帝君左右,每至夜深人靜之時卻常常以淚洗面。思念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令我無法入眠。我想念著遠在家中的幼子,亦牽掛著曾經深愛過的李琩。

然而,命運總是這般弄人。萬萬沒想到,那個曾與我海誓山盟的李琩竟變得如此軟弱無能、決絕無情。而我那可憐的孩子,自分別後便杳無音訊,生死未卜。或許,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吧!

馬嵬坡之事,實非本妃所願啊!想來那奸臣楊國忠雖與我同姓楊,卻是我從未謀面、素未平生之人。此人藉助我楊貴妃之名平步青雲,最終官至宰相。其所作所為,我楊貴妃一概不知。然而世人愚昧,只道我與那楊國忠有所牽連,我到成了一代禍水,以致將我捲入禍事之中。

哎!如今落到如此田地,我楊貴妃也只能認命罷了。遙想昔日盛景,真如南柯一夢。而今夢醒,一切皆空。但求來世,不再與帝王接觸,免受這無端之災。

想當年,我楊玉環也曾享盡人間榮華富貴,那真是令人目眩神迷啊!然而,世間萬物皆有度,一旦過度便會心生厭倦。每日沉浸於這紙醉金迷之中,早已失去了對榮華富貴的感知,取而代之的卻是深深的厭惡與疲憊。

每每夜深人靜之時,那些曾經美好的回憶便湧上心頭。我懷念和李琩還有僾兒那個溫暖的家,那裡有我深愛著的丈夫和可愛的孩子。他們的歡聲笑語彷彿還縈繞在耳邊,但卻已如過眼雲煙般消散無蹤。如今的我,形單影隻,寂寞無助,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思念和痛苦。

回首往事,感慨萬千。曾經的繁華如夢,如今只剩下一片空虛與寂寞。或許,這就是人生的宿命吧?在追求物質財富的道路上,我們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忘記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而當我們醒悟過來時,一切都已太晚,無法挽回。

就在這一刻,楊玉環早已哭得肝腸寸斷、泣不成聲。而我與那些老鼠們也一同被捲入了那個奇妙的世界之中,彷彿身臨其境一般。我們感受到了她內心深處無盡的悲傷和痛苦,那股強烈的情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讓人無法自持。

淚水模糊了視線,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地上濺起微弱的水花。我們似乎忘記了自已身處何地,完全沉浸在這場情感的風暴當中。每一滴眼淚都是對命運不公的控訴,也是對美好回憶的緬懷。

在這個虛幻卻又真實無比的世界裡,時間彷彿凝固了。沒有言語能夠形容此刻的心境,只有默默地哭泣才能稍稍釋放內心壓抑已久的哀傷。周圍的一切變得模糊不清,只剩下楊玉環那悲痛欲絕的哭聲迴盪在空氣中,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