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王秀梅便端上了一盤豬頭肉,並炸了盤帶魚。

這也是馬上春節提前備的年貨,平時生活肯定不會這麼奢侈!

“叔,喝點這個。”

葉浩拿過提來的茅臺,開啟一瓶道。

雖說是來商量事。

可怎麼說也是來到小婭家裡,肯定不能太小氣。

“這酒一千多吧,花這麼多錢幹啥?”

何春生語氣帶著埋怨。

接著道:“小浩,是不是覺得俺是看你有錢了,趕緊把小婭往你身邊送呢?”

“……”

葉浩無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心想,不止是我,就連小婭也是同樣的想法吧?

“叔是沒文化,可俺不傻!”

何春生笑著搖了搖頭。

繼續道:“小婭從小對你是啥樣,難道俺不清楚嗎?”

“是,俺跟你嬸給她介紹物件,的確是想讓你倆死了這條心。”

“可你想想,就當初你跟葉老二的情況,誰敢把家裡的姑娘託付給你?”

所謂知女莫若父,何小婭曾經偷偷摸摸的關心。

怎麼能瞞過他這個當父親的?

只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算預設了女兒的做法。

至於倆人長大後,他棒打鴛鴦的事情,無疑也是身為父母對孩子終身大事的負責。

“叔,這我知道,那時候年紀小不懂事。”

葉浩第一次拿他當作長輩。

語氣充滿了尊重。

“現在你有倆錢了,俺不反對你倆相處,還替她覺得高興!”

何春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語重心長道:“俺勸你別亂花錢,也是為你倆以後著想,俺跟她媽能沾你們多大光?”

確實,農村人的吃喝拉撒,能花多少錢?

都過慣了苦日子,根本不會浪費。

“是,叔,我一定不會讓小婭受苦受委屈的。”

葉浩信誓旦旦的保證。

其實,何小婭正在門口偷聽,就怕何春生再說不著調的話。

可當聽到他這番言語。

都不禁鼻子一酸,眼眶溼潤。

接著道:“叔,要是在咱們農村搞點副業啥的,你覺得什麼好點?”

此時他對何春生,完全改變了印象與看法。

就像剛才他自己說的,沒上過學,並不代表傻!

甚至說他的閱歷與經驗,遠比同齡人,甚至說當代大學生更豐富。

大學生又會什麼呢?

除了滿腔熱血與一張文憑,還不是換個方式種地?

“嗨,,你等會!”

何春生笑了笑。

站起來回到了裡屋,很快拿出一沓書籍資料。

丟在桌上道:“看看,什麼養野雞野豬,種植水果山菌蘑菇,啥玩意沒有?”

“……”

葉浩看到桌上的“農村致富經,養殖百科”這些,也頓時無語。

何春生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說道:“這些玩意都是胡扯蛋,大新莊有個養兔子,被騙了八萬塊種兔錢,路家窪有個年輕人種山桔,賣不出去賠了十來萬!”

“要是這些真能賺錢的話,哪輪的著咱們老百姓?這些人都搶著掏錢幹了!”

他用手指戳著書籍,臉上充滿了嘲笑與憤怒。

確實,真正能賺錢的東西,誰又會寫在書本里讓所有人知道?

這就好像四十多歲的大齡剩女,教給你成功的戀愛經驗。

二十多歲的小姑娘,號稱是育兒專家。

都TM一點不靠譜啊!

“叔,你說的沒錯,敬你老一杯!”

葉浩端起酒杯道。

說實話,他也想過這些東西,甚至包括種植中藥材。

但在科技與狠活的現實下,東西再天然綠色也壓根沒有任何競爭力。

便宜!

就是普通人的最好選擇!

甚至說,為什麼中醫逐漸沒落?

看看那些大棚養殖,噴灑著各種殺蟲催熟劑的“藥材”。

不害人已經不錯,怎麼可能治病呢?

更別提效果……

“這一千多的酒,也不咋樣好喝啊!”

何春生剛才只顧著聊天,壓根沒留意酒的滋味。

此時,顯然仔細的品嚐了一下。

接著道:“跟俺打的零酒也差不多,不信你嚐嚐!”

說著在旁邊櫥櫃裡拿出一個白色塑膠桶。

明顯是五斤裝的散酒,上邊連個品牌都沒有!

葉浩接了過來,在桶口聞了聞,接著倒了一杯嚐了嚐。

說實話,他並不懂品酒。

但與桌上的茅臺對比,卻能明顯感覺到口味差別不大。

問道:“叔,這酒多少錢一斤?你老在哪兒買的呢?是不是山前村……”

他忽然想起,二叔也喜歡喝兩盅。

經常誇讚一家村子的小作坊,釀的酒很好喝。

“對,對,沒錯,就山前老林家。”

何春生點了點頭。

誇讚道:“人家這才是祖傳手藝,咱這十里八鄉都喝他家的,不口乾還解乏!”

“關鍵是便宜啊,才七八塊錢一斤,你這一瓶夠俺喝半年!”

說半年的確有點誇張,但足以說明了物美價廉。

葉浩眼睛發亮,立馬察覺到了什麼。

畢竟,這白酒可是暴利行業。

更關鍵是,它是靠糧食來發酵釀造。

牛角村,或者說臥龍鎮,搞養殖種植風險太大的話。

土地種出的糧食,卻是天然綠色。

直接將糧食釀成酒,品質肯定不比名牌白酒差!

成本最低化,但利潤卻又無限擴大……

同時,將村裡的土地承包過來,大片的種植高粱大麥。

又能解決了村民的收入問題。

可謂一箭三雕!

“叔,你喜歡喝這酒是吧?那咱把老林家的小作坊收過來,你老也就不用花錢買酒了!”

葉浩這話純粹是調侃。

不過卻也側面,表明了他下一步的打算。

“啥?小浩,你還是別三心二意,安心把服裝廠搞好就行了!”

何春生趕緊放下酒杯。

以上輩的語氣:“要是真這麼好乾的話,老林家都幹了幾十年,不也還是小作坊?”

“他年輕時也是個能人,據說也轟轟烈烈搞過包裝生產,可結果還是賠了幾十萬,這才踏踏實實搞到現在!”

幾十萬!

雖不說是萬元戶的時代,可肯定也是一筆巨資。

同樣也說明。

事情並不像葉浩想的這麼簡單。

“知道了叔!”

葉浩笑了笑,不再這話題上繼續糾纏!

他是聽從何春生的經驗與教訓,可卻不是完全的言聽計從。

看到機會肯定要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