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告別後,馬車從梨城北門緩緩駛出,下一站的目的地是湯城。

林公子和鍾叔騎著馬走在前邊,月兒和阿蕊乘一輛馬車。

她們兩個扒著馬車的窗戶往黎城方向看。在黎城待了這麼久,經歷過這麼多事情,現在要離開心中多少都會有一點不捨。一時間,馬車內充滿了惆悵和默然的氣息。

月兒看著阿蕊,不禁想逗逗她:“哎喲,小阿蕊想什麼呢?是不是要走了,捨不得梨城還有梨城的小夥伴呀?”

阿蕊:“姑娘,我才不會呢,哼,在梨城差點兒就死了。我無父無母,從小也是挨著打,看著白眼兒長大的。對我來說在哪裡都一樣,梨城也只是一座城罷了。今後姑娘在哪我就在哪,有姑娘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月兒:“那,看你這麼傷感,莫不是捨不得李大人呀?哈哈”。

阿蕊小臉一紅:“姑娘,你別逗我了。李大人長得模樣俊俏又能力出眾,城中的婦人小孩兒沒有不喜歡李大人的。我,我也是和大家一樣罷了,並不是你說的那樣,你,你不要亂說啊。”

阿蕊做勢要捂月兒的嘴,月兒動來動去,又去撓阿蕊癢癢,兩人在車內嘻嘻哈哈起來,打鬧聲驅散了離開黎城的不捨和惆悵。

馬車越走越遠,越走越遠。梨城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漸漸的看不清了。梨城最終變成了馬車後面的一個黑點。

已經到了盛夏,天氣也越來越熱了起來。現在只能早晚趕車,中午找地方休息。午時有時候在客棧,有時候在野外的樹林裡找個陰涼地方下來吹風歇腳。

一路上,林公子向月兒、阿蕊簡單介紹了接下來的情況。他們在往西北方向去,西北部多是一些低矮的丘陵,越往北樹林越少,風沙越大。她們此行往北邊去,下一個郡城就是湯城,過了湯城再一直往東北去就是三丘山,三丘山並不十分高聳,然而山的兩面氣候卻十分不同,時常一面晴一面雨,南北分佈著不同的植物,景色很是獨特。

湯城在梨城的西北方,總面積和梨城是差不多大小的,人口規模也類似,風土人情卻和梨城十分不同,在飲食上湯城也有自已的特色。

阿蕊好奇的問:“林公子,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呀?這些地方你都去過嗎?”

林公子微微笑了笑:“我也只是初淺的瞭解,小的時候隨舅父在外面行走過,後來便都是看書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有萬千世界,但具體如何,還是要親身感受。”

月兒打趣道:“他呀,以前在我們山莊,無事便是看書。天天看書,抱著書不放。再看下去呀,只怕要成呆子了,我這才讓他好好出來走走呢,不然他現在就不是林公子,而是是林呆子了。林呆子,哈哈哈你們說好笑不,哈哈哈哈。”

大家聽了,也都偷偷笑了起來。林公子雖說平時老成持重,卻也只是個17歲的少年,聽到月兒調侃他,臉上不可察覺的露出一絲少年的羞赧來。

就這樣走走歇歇,離湯城越來越近。一路上他們充分補給,物資漸漸充盈了起來。

月兒始終不忘自已要遊山玩水這個大任,走到路上看到好玩兒的地方就要停下來遊玩一番,還時不時碰到池塘非要去捉個魚,見到樹林便要去捉野雞,看到路邊的果樹就要爬上去摘果子,不亦樂乎。

如此行路,一個多月後終於快到湯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