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涼州地區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徵西將軍馬騰,久居涼州,以其英勇善戰和深諳兵法而著稱。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這位威名遠揚的將軍,決定入長安朝見獻帝,以表忠誠,同時尋求朝廷的支援,進一步穩固自已在涼州的地位。

馬騰率領精銳部隊,駐軍於霸橋,這座位於陝西西安市東、橫跨霸水的古橋,見證了無數歷史的變遷。在原本的歷史中,當馬騰抵達長安,準備向李傕等人提出自已的請求時,卻遭到了拒絕。因為李傕等人對馬騰的意圖持懷疑態度,擔心他會借朝廷之力,威脅到自已在長安的統治地位。

而如今長安是郭權說了算,由於熟知原有歷史,再加上早已洞察了馬騰的意圖和困境。他深知馬騰並無反心,只是想經營好涼州,為漢人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於是,他主動找到馬騰,向他講述了當今天下的大勢和自已的理念。

“你也不想涼州百姓流離失所吧,老馬”郭權略帶安慰的說到

郭權向馬騰闡述了東漢末年朝廷的腐敗無能以及各地割據勢力的紛爭。他指出,只有聯合各地的力量,共同抵禦外敵的入侵,才能為漢人爭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間。同時,他也向馬騰介紹了自已治理下的青州等地的情況,以及自已的一些發明和創新。這些發明不僅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為國家的富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馬騰被郭權的話深深打動。他意識到,郭權不僅是一位有著遠見卓識的智者,更是一位有著偉大抱負和雄心的領袖。他看到了郭權所描繪的美好藍圖,也看到了自已在這個藍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於是,他決定與郭權聯手,共同實現這個偉大的夢想。

郭權和馬騰的聯手,引起了長安城內外的廣泛關注。李傕等人也意識到了這一變化的嚴重性,開始加緊防備。然而,郭權和馬騰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們制定了周密的計劃,準備一舉拿下長安城。

首先,他們利用自已在朝中的關係網,暗中策反了部分將領和官員。這些人對李傕等人的統治早已心生不滿,如今有了郭權和馬騰的支援,更是如魚得水。同時,郭權還派出曹操等得力干將,前往涼州接管軍隊,為下一步的進攻做好準備。

一切準備就緒後,郭權和馬騰發動了進攻。他們率領大軍,迅速攻佔了長安城外的重要據點。李傕等人雖然奮力抵抗,但終因兵力不足和內部矛盾而失敗。長安城被郭權和馬騰聯軍攻佔,李傕等人被俘虜。

在佔領長安後,郭權並沒有停下腳步。他深知涼州的重要性,決定親自前往涼州,穩定局勢並接管軍隊。他派遣馬騰出任涼州刺史,負責涼州地區的治理和防務。同時,他也派出曹操等得力干將,前往涼州接管軍隊,確保自已的控制力。

在郭權的治理下,涼州地區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和穩定。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同時,他也加強了軍隊的訓練和裝備,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涼州地區成為了郭權實現宏圖偉業的重要基地。

然而,郭權並沒有忘記自已的初心和使命。他深知草原上的匈奴等遊牧民族對漢人的威脅日益嚴重,決定出兵草原,消除這一隱患。他利用涼州地區的軍事力量和資源,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準備一舉擊潰匈奴等遊牧民族。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一世我一定要讓這世界只有一種聲音”郭權堅定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