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中原大地戰火紛飛,群雄並起。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曹操憑藉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功入主兗州,並出任兗州牧。然而,就在曹操雄心勃勃地準備大展宏圖之際,郭權卻早已熟知,因為原有的歷史中,曹操極速公元192年4月入兗州,他憑藉對歷史的深刻了解和對時局的精準判斷,準備拿下曹操。

在得知曹操入主兗州的訊息後,郭權敏銳地意識到,曹操的崛起將給中原局勢帶來重大變化。他深知,要想在這個亂世中立足,必須藉助強大的力量。而鮑信,作為兗州的重要將領,其手中的兵力對於郭權來說,無疑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於是,郭權決定策反鮑信。他首先派出使者,以重利相誘,企圖威逼鮑信就範。然而,鮑信乃忠勇之士,豈能輕易為利益所動?他嚴詞拒絕了郭權的使者,並表示將誓死效忠曹操。郭權見威逼不成,便決定親自出馬,與鮑信面談。

“早知道前世就多看看三國志了,很多人物的性格特點都不是很熟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郭權懊惱到,早知道就直接親自去策反了,也不用這麼耽誤事。

實際上郭權也知道,就算熟知歷史也沒用,因為史書不可能把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寫出來,而且就算寫出來了,你也不敢全信。更別說現在的情況和原有歷史偏差太大,誰能保證沒有其他變數。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郭權悄然來到鮑信的府邸。兩人相見,氣氛緊張而凝重。郭權首先向鮑信表達了自已的敬意和欽佩之情,稱讚他是當世豪傑、忠誠勇猛。接著,他話鋒一轉,開始闡述自已的理想和抱負。

郭權說:“我郭權雖不才,但心懷天下、志在四方。我深知當今亂世,百姓受苦受難、生靈塗炭。我立志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事開太平。我希望能夠聯合有志之士,共同推翻暴政、拯救蒼生。”

鮑信聽後,心中不禁為之一動。他深知郭權所言非虛,因為不是任何人都能說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事開太平”這三句話,他也明白自已作為武將,有責任為天下蒼生盡一份力。然而,他仍然對曹操抱有忠誠之心,不願輕易背叛。

郭權見狀,繼續深入遊說:“鮑將軍,你乃忠勇之士,我深知你的為人。但曹操此人,野心勃勃、心狠手辣。他入主兗州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為民除害、振興兗州,但實際上卻是為了滿足自已的私慾。他重用奸佞、排除異已,對百姓橫徵暴斂、無惡不作。這樣的領袖,豈能帶領我們走向光明之路?”

鮑信聽後,心中更加動搖。他回想起曹操入主兗州後的種種行為,雖說不是如郭權所言,但曹操至少做的肯定不如郭權。他深知自已作為武將,應該為百姓的福祉著想,而不是一味地忠誠於某個領袖。

郭權見鮑信已經動搖,便趁熱打鐵:“鮑將軍,若你願意與我聯手,我們便可裡應外合、一舉拿下曹操。到時候,我們便可共同治理兗州、造福百姓。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奮鬥,必定能夠開創一個嶄新的時代!”

鮑信在郭權的遊說下,最終下定決心與郭權聯手。他派出使者與郭權秘密聯絡,共同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郭權率領精兵突襲曹操的府邸,而鮑信則在城內發動兵變、策應郭權。經過一番激戰,曹操的府邸被攻破、曹操本人也被郭權生擒。

“我是誰,我在哪?”曹操一臉懵逼,就這樣被拿下了嗎,我才剛開始準備大展宏圖啊!

郭權成功拿下曹操後,並沒有濫殺無辜、肆意妄為。他深知百姓之苦、體恤民情,在兗州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整頓吏治、加強軍隊建設;同時他還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尊師重道、興辦學校。在郭權的治理下,兗州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和安寧。

而曹操在被郭權生擒後,也意識到了自已的錯誤和失敗。他深感愧疚和悔恨,決定放下心中的怨恨和仇恨、歸順於郭權。在郭權的寬容和善待下,曹操重新找回了自已的價值和尊嚴。他決心以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已的過錯、為兗州的繁榮和安寧貢獻自已的力量。

初平三年的這場政變雖然驚心動魄、充滿變數,但最終卻以郭權的勝利而告終。他憑藉自已的智慧和勇氣成功地策反了鮑信、拿下了曹操;並以自已的理念和行動為兗州帶來了繁榮和安寧。這段歷史被後人傳頌至今、成為了一段佳話。

“曹操不過如此,接下來到你們了,李傕郭汜!”郭權心中想到,也催促自已加快進度,畢竟這亂世持續的越久,對百姓的傷害也越大,自已也沒有系統,也沒有金手指,也不知道壽命如何,自然是要儘快結束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