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時期,北京城分為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四環。後世北京內城之佈局,實始於明代。

嘉靖年間,京城常住人口逾百萬;天啟年間,更是突破一百二十萬。彼時,北京城不僅為大明之首府,亦為世界之首善。

北京的地理也極佳,西部為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部和東北部為軍都山屬燕山山脈。南部屬華北平原,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雖然按明末的局勢,一味的苟在北京,最後的結局一定是被北方的清軍和南方的起義軍反覆折磨,但目前還是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發育的時間還是綽綽有餘。自已想遷都的話,必須得有一支強力的武裝力量保證,而如今,大明各地方,已逐漸被各地士族所把控,只能把北京當做暫時根據地,好好發育之後再南遷,到那時如果還想拿捏他,那就一個字,殺!

目前很緊要的事情是北京缺乏可用的能臣能將,因為自已老哥朱由校(天啟皇帝)的放縱,現在京師內盡是一幫飯桶敗類,難成大事。

"對了,根據地的人才不行,我可以引進大明各地的人才嘛!"朱由檢如夢初醒,倏然間站起來,想起自已在課堂上學明史所聽到的名字,這些名臣名將,一個個都是滿腹經綸、滿腔熱血的大才,但或是因為豬隊友背刺,或是因為缺乏明主,最後的結局都令人扼腕嘆息。可是如今,世道變了!這位被魂穿的朱由檢,再也不是前世那一片赤誠但才能平庸的崇禎了!

"王承恩 曹化淳,速速替朕擬旨!召孫承宗、盧象升、秦良玉、史可法、洪承疇、楊嗣昌、孫傳庭入京,朕要在奉天殿有要事相托!"朱由檢下令。這些人皆為人中龍鳳,會有他們相助,自已的事業將會如虎添翼!但還不夠想要源源不斷收穫人才,歸根結底,還是要重新建立一套培養人才的制度。朱由檢想了想明朝的八股取士,決心要以此開刀,做出帝國制度的第一步改變。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制藝、制義、時藝、時文。其體源於宋元 時期的經義,而成於明成化以後,至清代光緒末年始廢。文章就四書取題。開始先揭示題旨,為“破題”。接著承上文而加以闡發,叫“承題”。然後開始議論,稱“起講”。再後為“入手”,為起講後的入手之處。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四個段落, 而每個段落中,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稱八股文。其所論內容,都要根據宋 朱熹 《四書集註》等書“代聖人立説”,不許作者自由發揮。它是封建統治者束縛人民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參閱《明史·選舉志二》,清 阮元《四書文話》、梁章鉅《制義叢話》)

目前大明以八股取文臣,甚為不妥。但是考慮到歷史的慣性,又不得立刻廢除。朱由檢決定先下令在京師開辦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為自已日後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