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將軍身騎雄姿英發的高頭大馬,旌旗獵獵,意氣風發。其身後緊跟著李默然及眾位將士,人人精神抖擻,臉上皆洋溢著勝利的喜悅。軍隊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浩浩蕩蕩地進入京城。

街道兩旁擠滿了歡呼雀躍的百姓,他們手舞足蹈,向凱旋的將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上官將軍面帶微笑,向著人群頻頻揮手,欣然接受著眾人的讚美和歡呼。李默然則低調地跟隨在隊伍之中,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堅毅與忠誠。

皇宮門前,皇帝親自出來迎接,上官將軍下馬行禮,將勝利的捷報敬獻給皇帝。皇帝龍顏大悅,賞賜了上官將軍及眾將士豐厚的財物,並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

整個京城都沉浸在喜慶的氛圍之中,人們為這場勝利而歡慶,也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感到自豪。

在宏偉壯麗的大殿上,上官晨曦屹立於中央,身姿挺拔,聲音洪亮,將與山匪交戰的情形原原本本地向皇上及眾大臣講述開來。他的言辭清晰明瞭,讓人們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戰鬥的激烈。

在講述過程中,上官晨曦尤為著重地強調了李默然出謀劃策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從那巧妙至極的引蛇出洞之計,到那機智非凡的打草驚蛇之策,再到那穩如泰山的守株待兔之法,這一連串的策略緊密相連、環環相扣,令匪徒們簡直無處可逃。此時,上官晨曦的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欽佩之情,暗自思忖道:“李默然雖年紀尚輕,但他的智慧著實令人驚歎不已,這般精妙絕倫的計策,若沒有超凡脫俗的才智以及過人的勇氣,定然是想不出來的,實乃大才,若能為朝廷所用,必定能有所作為。”同時,上官晨曦對李默然的智慧和勇氣毫不吝嗇地給予了極高的讚譽,他深知,此次的勝利,李默然當居首功。而皇上及眾大臣們亦在心中暗自慨嘆,對一個小小少年竟有如此能耐而驚奇。

皇上聽得津津有味,臉上不時露出滿意的笑容。眾大臣們也紛紛交頭接耳,對上官晨曦的表現和李默然的智謀表示讚賞。整個大殿氣氛熱烈,洋溢著對勝利的喜悅和對英雄的崇敬。

隨著上官晨曦的講述結束,皇上龍顏大悅,高聲說道:“甚好!上官愛卿此次表現出色,李少俠的計策更是功不可沒,傳李少俠進見。”

李少俠得到皇上傳召,昂首挺胸登上大殿。他氣定神閒,毫無怯懦之意,泰然自若地邁入大殿,緊接著跪地向皇上虔敬地三呼萬歲。總管太監瞧了一眼端坐在正中央的皇上,洪聲喊道:“平身!”李少俠旋即退守至一旁。就在此刻,皇上不動聲色地使了一個眼色,示意宰相等人考考李默然,意欲探一探被上官將軍倍加讚譽的這位少年究竟是否名副其實。

宰相陸蕭敏率先開口,詢問李少俠對當下大楚局勢的看法,眼神中透著幾分輕慢。一旁的大臣們也紛紛附和。

別看就這麼一問,可見宰相提出的問題猶如刁鑽般棘手,這個問題不光涉及治國方略,還有軍事戰略,以及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

李默然穩步出列,身姿挺拔,神情堅毅,向著皇上與眾大臣拱手施禮後,朗聲道:“在我大楚周邊,強鄰環伺,虎視眈眈。放眼望去,東方有大齊雄踞一方,實力雄厚;北方有大遼伺機而動,野心勃勃;西方羌人蠢蠢欲動,不安分守已;南方蠻夷屢屢侵擾,擾我邊境安寧。邦內匪禍猖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北部乾旱肆虐,土地乾裂,顆粒無收;南方水澇頻仍,洪水氾濫,災民流離失所。自然災害連連,民生困苦不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樁樁件件,皆令人焦頭爛額,痛心不已……”

皇上聽聞此番話語,點頭稱道:“李少俠對我大楚分析得如此清晰透徹,實乃難得。然則如今局勢如此艱難,不知李少俠可有安邦之策,以解我大楚之困,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眾人目光齊聚李默然身上,期待他能給出解決之法。

少俠嘴角微微上揚,自信滿滿地說道:“吾有三計,可解大楚之困局。其一,整肅軍伍,築牢國防。需選拔英勇之士,加以嚴格訓練,精心培育出一支英勇無畏、軍紀嚴明的精銳之師。他們將鎮守疆土,如鋼鐵長城般抵禦外界的強敵,護佑大楚的安寧。

其二,大力發展農桑,積極興修水利。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引入先進的農耕技術。同時修建水利設施,調節旱澇,確保農田得到充分灌溉,讓百姓在豐收的喜悅中,過上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生活。

其三,全力推行教化,廣泛普及禮儀。開設學堂,傳授知識,培養品德高尚之人。使民眾素養得以提升,增強國家凝聚力,讓大楚如參天大樹,根基穩固。

此外,還需著力加強與周邊各國的外交,攜手締結盟友,共同抗衡外寇。在商貿、文化等領域展開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皇上、宰相及諸位大臣,若能切實推行此策,大楚必能跨越重重難關,迎來繁榮昌盛的輝煌時刻!”

“甚好、甚好”,皇上欣喜若狂,詢問道:“陸愛卿你意下如何”,宰相滿口讚譽道:“李少俠當真乃不世之才也,隻言片語就與我等日前向皇上呈獻的安邦之策完美契合”,皇上含笑說道:“不知李少俠,可否有意大展宏圖,為我大楚萬千黎民百姓開創一個盛世太平。”

李少俠抱拳拱手,朗聲道:“承蒙皇上厚愛,宰相大人謬讚。在下不才,願傾盡所能,為大楚黎民百姓鞠躬盡瘁。我將秉持正義,勇往直前,以無畏之勇氣,智慧之謀略,為開創盛世太平而努力。願吾之所能,能助大楚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皇上將目光緩緩地移向宰相,眼神中帶著幾分思索,輕聲問道:“陸愛卿,你來說說李少俠應當如何獎賞?”宰相微微皺眉,稍稍思考了片刻,然後挺直身子,恭恭敬敬地回應道:“皇上,李少俠可謂是智勇雙全,實在是世間罕見的人才啊。依微臣之見,應當對其委以重任才是。”皇上微微點頭,表示認可,隨即輕輕揮了揮手臂,動作優雅而從容,示意宰相繼續講吓去。

宰相略向前挪了一小步,繼而言道:“此番剿匪之役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與上官將軍和諸位將士之英勇無畏、竭力拼殺密不可分。雖說李少俠具獻計之功,然此尚不足以令眾將士心悅誠服,皇上豈不是預備組建一支左翎衛,可使李少俠為統領,如此一來,既可讓李少俠有施展才華之機,又能使其在實戰中磨礪成長,假以時日,必能成為我大楚之棟樑。”

“好!那就冊封李默然為左翎衛統領,使其率兩千營衛去構築左翎衛。盼其不負朕之所期,悉心操練,為朕鍛造一支雄強之軍隊。”

“臣必不辜負聖上所託,謝主龍恩,吾皇萬歲、萬萬歲!”李默然雙膝跪地,叩首高呼。

此時,在那莊嚴肅穆、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中,只看到一名身著華麗宮廷服飾的太監,他一路小跑走進了大殿。他小心翼翼地走到離皇上不遠處,面容恭謹,眼神中透露出對皇上的敬畏之情。然後,他緩緩走向皇上,每一步都顯得格外莊重。走到皇上跟前,他雙膝跪地,低頭稟報:“啟稟皇上,大齊使臣已在承天門外候見。” 此刻,整個大殿都瀰漫著一種緊張而又莊重的氣氛。

皇上坐在龍椅上,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不忿。他沉思片刻,然後揮手示意太監起身。

太監謝恩後,起身站立一旁,靜靜地等待皇上的下一步旨意。

整個大殿氣氛肅穆,眾人皆屏氣凝神,等待著皇上的決斷。皇上緩緩站起身來,他的身影在華麗的龍袍下顯得威嚴而莊重。他邁步走向殿前,目光堅定地望向承天門的方向,彷彿能透過厚重的宮門看到大齊使臣的身影。

“宣,大齊使臣進見!”這一聲傳令,如同洪鐘般響亮,帶著無上的威嚴。一時間,整個大殿更加莊嚴而肅穆。

不一會兒,大齊使者就來到了大殿前。他的身後緊跟著三位氣質不凡的老者,他們的步伐沉穩而莊重。

這三位老者身著素淨的長袍,袍袖隨風微微飄動,彷彿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他們的面容沉靜帶著一股肅殺之氣,歲月在他們臉上留下的痕跡,不僅沒有讓他們顯得蒼老,反而增添了幾分睿智和深邃。他們的目光如炬,透露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彷彿早已看透世間萬物。

其中一位老者,鬚髮皆白,卻精神矍鑠,手持一把摺扇,扇面上繪著山水圖案,他每一步都彷彿踩在雲端,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另一位老者身材高大,眉宇間透露出一種威嚴,他雙手背在身後,不怒自威。最後一位老者則較為年輕,但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聰慧的光芒,嘴角掛著淡淡的微笑,讓人感到親切和溫暖。

這三位氣質不凡的老者,在大殿前的出現,引起了眾人的矚目,他們的到來彷彿給整個場面都增添了一份神秘。

只見那大齊使者蕭子軒面帶傲色,微微抬手,不緊不慢地作了個揖,而後朗聲道:“我乃大齊使者蕭子軒,此次奉吾皇之命,特意尋來三位當世罕見的奇才,意欲與你們大楚的才俊一較高下,不知你們大楚可有膽量應戰否?哈哈....!”

“爾等大膽外邦之宵小,豈敢對我大楚不敬!莫說來三位,即便大齊大軍重兵屯於邊關,亦不過是一群跳樑小醜而已”。上官將軍氣忿忿的說道。

“哼,我大楚數百年來,文風昌盛繁榮,人才接連輩出,豈是你們這些人可以胡亂叫囂的。”此時,宰相陸蕭敏亦出列說道。一眾大楚官員均面露不忿。

“哼、哼,可能諸位還不知道這三位高人名諱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