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舒下午才緩緩醒來,她的肚子早已經開始咕咕叫了。

錢嬸子送來的食物是醃製得略顯鹹澀的鹹菜和一個看似結實但實則也是硬如石頭的窩窩頭。

蘇舒輕輕咬了一口那窩窩頭,發現它如同石頭般難以咀嚼,更別說下嚥了。她勉強嚐了幾口,便無奈地放下了筷子。

在這個時期的農村,家家戶戶通常依靠集體組織來進行農業生產,例如生產隊、大隊等。

工分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年底領取的糧食數量。家中參與勞動的人數越多,掙得的工分自然也就越多。

到了年底,村民們憑著這些工分到大隊領取糧食,工分越多,領取的糧食自然也就越多。

在蘇家,卻只有原主、蘇父和蘇母三人參與勞動掙取工分。雖然原主有一個哥哥,但是原主的父母重男輕女,她哥哥從不下地,這意味著他們一家的工分數量遠低於其他家庭,

因此,年底時能夠領取的糧食也就寥寥無幾。飢餓,成為了他們家庭生活中的常態,等原主和男主的父親結了婚,蘇家的生活才好過起來。

相比之下,錢嬸家的情況則要好得多。錢嬸家有趙叔和三個兒子四個勞動力,儘管他們的工分收入可能並不如其他家庭多,但至少他們一家人的口糧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不必像蘇家那樣時常為飢餓所困擾。

蘇舒費盡力氣坐起身,目光不經意間掃向廚房,那裡有兩個小小的身影不知道忙忙碌碌的什麼。

兩個孩子聽到門口的響動,警覺地轉過頭來,眼中閃過一絲驚慌。他們迅速對視一眼,然後幾乎同時轉身,像受驚的小鹿般衝出了廚房。

蘇舒看著他們站在院子裡,心中五味雜陳,她看到他們竭力保持鎮靜,爭先恐後地擋在彼此的前面,彷彿在保護著什麼。

儘管他們的身子因為寒冷而直髮抖,但他們仍然緊咬牙關,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在書中,原主因心中對感情始終未能如意,反而如同沉重的石頭,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心中的怨氣日益加深,最終演化成對家庭的冷漠與暴力。

她開始對家中的孩子,展現出極度的冷漠和苛待。每當她情緒不佳,孩子們便成了她發洩的物件,遭受著無端的打罵,甚至常常無法得到基本的溫飽。

家中的日常瑣事,她更是視若無睹,完全丟給了年幼的兩個孩子去承擔。

每當她看到這時,最令人心痛的便是兩個無辜的孩子們。他們不僅忍受著飢餓的折磨,還要承受來自至親之人的無情打罵。

尤其是未來的男主,遭受的虐待最為嚴重,而小兒子雖然相對較輕,但同樣生活在恐懼和不安之中。

蘇舒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憐憫與憤怒。

她看到那兩個孩子顫抖的身體,心中湧起了強烈的衝動,想要將他們拉進屋內。然而,她最終還是忍住了這份衝動。

在回溯原主的記憶碎片中,蘇舒知道原主對孩子們長期以來都是冷漠和忽視。

自已不能突然展現出異常的關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懷疑和恐慌,因此,她決定以更為謹慎和漸進的方式接近他們。

蘇舒艱難地站了起來,走向那間簡陋的廚房。四壁斑駁,牆面上滿是油煙燻出的汙漬和年久失修的水漬,顯得陳舊而破敗。

牆角里堆積著各種廢棄物和難以辨認的雜物,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廚房裡的設施簡陋而陳舊。灶臺上的鐵鍋和鐵鏟已經磨損得不成樣子,邊緣佈滿了鏽跡。櫥櫃的門板搖搖欲墜,鍋碗瓢盆隨意擺放著。

櫥櫃都是空的,連一絲食物的氣息都感覺不到。她不禁疑惑,怎麼會窮到這種地步,估計連路過的老鼠也不會看一眼。

她原本期待著能在廚房找到一些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但眼前的現實讓她失望透頂。

飢餓和口渴讓她更加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些能夠緩解孩子們痛苦的東西。但廚房的空空如也讓她感到無助和沮喪。

正當她準備走出廚房時,她的目光落在了外面忙碌的兩個孩子身上,他們緊緊地抱著懷裡的一堆類似雜草的東西,

看著蘇舒盯著他們看,他們眼神中透露著深深的恐懼和不安。蘇舒走近一看,才發現這些雜草的根部竟然是可以食用的茅草根。

她以前聽家裡的老人說過,這些茅草根雖然口感清淡,但是如果是饑荒的時候來說卻是難得的食物。它們可以直接放入口中咬嚼,釋放出一股淡淡的甜味,類似於甘蔗但更為清淡。

看著孩子們手中的茅草根,蘇舒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酸楚和憤怒。

她看著他們,如果是在她的年代,他們本該在父母的呵護下快樂成長,他們不說過的和後世的小孩好,

但是他們吃的飽是沒問題,而不是吃茅草梗,現在卻因為母親的忽視而飽受苦難。她無法想象他們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並且長大的。

她的視線不經意間向下滑落,定格在兩個孩子的小腳上。他們的鞋子破爛不堪,顯然已經不能抵擋嚴寒的侵襲。

更讓她心疼的是,幾個凍得發紫的腳趾已經裸露在外,紅腫的凍瘡上甚至開始泛起膿包,而那木頭的碎屑和灰塵,也無情地沾滿了他們的傷口,讓人看了心生憐憫。

蘇舒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緊緊揪住,她想象著那些凍瘡帶來的癢痛和折磨,心中五味雜陳。

她深吸了一口氣,眨了眨溼潤的眼睛,試圖平復內心的情緒。

她輕聲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還不進來?”

大毛和二毛被這突如其來的呼喚嚇了一跳,他們站在門口,面面相覷,眼中滿是警惕,猶豫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

他們保持著警惕,繞過了蘇舒,走到了灶臺後面。

蘇舒環顧四周,發現並沒有現成的熱水可以用來給孩子們洗手。

她知道,在這樣的天氣裡,如果不及時用溫水清洗傷口,孩子們的凍瘡很可能會惡化。

於是她到院子裡打了一桶水,然後回到廚房,將水倒入鍋中,開始生火燒水。

陰暗的角落裡,二毛正低頭認真地撿拾著散落的垃圾,他的眼角時不時偷偷瞥向廚房的方向。

那裡,蘇舒正在忙碌地準備著。當他看到蘇舒站起身,緩緩走向灶臺時,二毛的心瞬間揪緊了。

他們今天回家晚了,二毛擔心娘會因為他們的晚歸而生氣,甚至打罵他們。

他的小手緊緊攥著衣角,身體微微顫抖。突然,他轉身緊緊抱住了身旁的哥哥大毛,彷彿想用這種方式為哥哥和自已抵擋可能的責罰。

蘇舒注意到了兩個孩子的異常舉動,她停下了手中的活,靜靜地觀察著他們。

她明白,孩子們是因為誤解和害怕才會有這樣的反應。她心裡感到一陣心疼,同時也有些無奈。

“來,到灶臺這邊來幫我遞些柴火。”說著,她走到灶臺後的板凳上坐下,拿起一根洋火柴點燃了稻草,放入了灶膛。

兩個小傢伙已經在外面凍了大半天,他們的臉色凍得發青,手腳似乎已經僵硬。讓他們站在旁邊遞送木材,可以儘量靠近火堆取下暖。

火被點燃後,火光跳躍,溫暖的氣息瞬間包圍了周圍的空氣。蘇舒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向火焰,她的手指因長時間的寒冷而變得通紅僵硬。

但是當目光掃過兩個孩子時,他們並沒有靠近火堆取暖。他們默默地站在灶臺的角落,站在那兒,顯得有些拘謹和不安,尤其是面對蘇舒時,更是顯得有些害怕。

蘇舒看著火堆旁那兩個小小的身影,心中不禁嘆了口氣。

“你們兩個坐好看著火,我來燒飯。”說完,她從小板凳上站起身,示意他們過去。然而,大毛和二毛並沒有立即行動,他們相互對視了一眼,眼中滿是猶豫和不確定。

蘇舒明白他們的顧慮,記得之前因為一些小事,原主對他們很嚴厲,甚至是一頓毒打,讓他們對這裡產生了恐懼。看到這一幕,蘇舒心中五味雜陳。

她不想強迫他們,於是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觀察著他們默默地往前走了幾步,站在小板凳前看著火,時不時往裡新增木柴。

在兩個孩子忙碌地堆著柴火的時候,蘇舒就聽到了他們肚子傳來的咕咕聲,自已在床上睡了很久也很餓了。

她轉身進了房間,開始尋找可以吃的食物。說來也是原主奇葩,原主為了防孩子也是為了整治孩子怕他們不聽話,就故意把食物都鎖在了房間裡的櫃子裡面。

來到櫃子前,面已經一層厚厚的灰,還鎖了一把小鎖。她按照原主的記憶找出鑰匙,開啟櫃,裡面只有小半袋麵粉,還有一袋粗糧。也不多,還有幾個雞蛋,一點土豆大白菜之類的。

蘇舒望著這些東西有些傻眼,原主老公在隊裡是副團級別,一個月工資就有五十多,每個月都按時寄回來一半,在這個大米一斤只要一毛四分錢的年代,每個月二十多是一筆鉅款。

她蒐羅了原主的記憶。原主家裡窮,蘇父蘇母常年身子不好,哥哥好吃懶做,所以家裡的活都壓到原主身上,一直到哥哥蘇寧強要娶媳婦,姜家沒錢,蘇母正好打聽到陸家要娶媳婦。

按理說按照陸建峰的條件本也輪不到她,但是因為陸建峰雖有父母,但是親爹後媽,親爹後媽也不待見陸建峰,嫁過去肯定會很辛苦,加上長期陸建峰不在家,那個時候陸建峰還不是副團級,自然沒有人嫁給他,她一合計,就找到陸建峰爸,厚著臉皮要了四百塊的彩禮錢把原主嫁過去。

蘇舒真的替原主委屈。出嫁的時候紅底白印花的洗臉盆是原主唯一的嫁妝。

親孃為了給哥哥娶媳婦,連一床厚實的被褥和幾件新衣服都捨不得準備,就給了一個瓷盆,虧她也拿得出,

原主日子一直過的緊巴巴的,蘇母每個月都來向原主哭窮,從女主手裡摳走大半的補貼,給原主留下零星一點,只夠原主和兩個孩子每個月的口糧錢。

而原主又不是虧待自已的的,只能苦了孩子了,些都是原主留下的攤子,她既然繼承了原主的身子,那她生前做的事她也得認下。

想到這裡,蘇舒頭疼了起來,原主孃家一家吸血鬼,婆家也不好相處,

算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走一步算一步吧。現在首先得是把肚子填飽。

蘇舒想了想,意識到他們都比較餓了,所以就用麵粉烙餅,加上錢嬸送來的一點鹹菜再打一個蛋花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