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建軍這邊在處理完賈東旭的事兒後,見廠裡沒什麼事兒,就想著把白雪一家送到港島。

因為任意門只能自已使用,所以送她們走,必須要想其他辦法。

於是先去找婁曉娥。

等到了婁曉娥公司的時候,前臺這次認出了張建軍,很快就把他帶到了婁曉娥的辦公室。

“你終於來了,我都想你了!”

婁曉娥讓前臺出去,一下子撲進張建軍的懷裡說道。

張建軍抱著她親了一下:“我也想你!”

婁曉娥看了看張建軍穿的還是原來的衣服,於是說道:“上次買的衣服都在這裡了,你先把衣服換了!”

張建軍笑了笑,換了衣服。

“中午,去家裡吃飯吧,上次來太匆忙,你就走了!”

面對婁曉娥對要求,張建軍點頭道:“也好,只是我沒帶什麼禮物!”

婁曉娥笑道:“帶禮物幹什麼,都是一家人!”

她給家裡打了一個電話,說明情況,中午回去吃飯。

婁半城聽到張建軍來了,心裡激動:“老婆子,上次娥子說,張建軍來港島了,我都信,這次又來了!”

譚雅麗說道:“聽娥子說,現在張建軍在內地混的風生水起,還是什麼化肥總公司的經理,相比進出比較方便!”

婁半城點點頭:“快點,讓菲傭去買菜,中午建軍來吃飯,到時候咱們把他和娥子的婚事定下來!”

譚雅麗點點頭,讓家裡的傭人去買菜,準備中午的食材。

而這邊,張建軍把白雪的事兒和婁曉娥說了。

“需要一條船,到時候把她們一家接過來!”

婁曉娥聽了點點頭:“這個倒是可以想辦法,只是那邊那麼遠,路上怕不方便!”

張建軍笑了:“沒事兒,只能找到船,其他的我來想辦法,最好是貨輪!”

婁曉娥點點頭,在港島打拼這麼久,對於船運公司,她也有打交到,隨後打了幾個電話。

最後找到一家願意接這個活的公司,答應派出一條船北上。

“太好了!”

婁曉娥放下電話看著張建軍:“白雪來了,你準備怎麼安排她?”

婁曉娥和白雪是很好的閨蜜,對於張建軍幫助白雪她倒是不反對。

“她是醫生,我打算在這兒弄一家醫院!”

聽到張建軍的安排,婁曉娥笑道:“這樣也好,算是可以發揮她的特長!”

張建軍笑道:“所以還是要找個地方,如果能夠直接買現成的最好,不然的話,只能買地皮蓋醫院了!”

婁曉娥道:“這倒是容易,在港島你只要有錢買什麼都行!”

兩人聊了一會兒,看時間差不多了,婁曉娥開車帶張建軍回家。

路過一個公園的時候,張建軍想了想,對婁曉娥說:“你等一下,我去趟公園!”

婁曉娥停車後, 張建軍去了公園,不一會兒用衣服包著一個東西回到車上。

“什麼東西?”

婁曉娥看張建軍這麼神秘,忍不住問道。

“等到了家裡,你就知道了!”

很快到了婁曉娥家,是一棟別墅,門口有門衛,裡面還有傭人。

開啟大門,婁曉娥直接把車開進院子裡。

“建軍來了!上次娥子和我們說你來了,但是太匆忙,都沒有來家裡!”

婁半城一見張建軍熱情的對張建軍說道。

“叔叔好,這是一點禮物!”

張建軍把衣服包裹的的東西送過去。

婁半城有點疑惑,不過接過來,把衣服開啟,他看著手裡的東西。

“狗頭金?”

張建軍點點頭:“對,這是我從內地帶過來的,實在是沒什麼禮物!”

雖然婁半城不缺錢,但是一塊兩公斤的狗頭金也是少見。

“好東西啊,說完上樓把東西鎖在保險箱裡。”

譚雅麗這邊已經讓廚師把飯菜準備好了、

“先吃飯吧,一邊吃一邊聊!”

譚雅麗笑著說道:“建軍,這邊的特色,剛去水上人家買的海鮮,都是新鮮的!”

張建軍點點頭:“謝謝阿姨,我也嚐嚐!”

好的海鮮根本不需要什麼複雜的烹飪,否則會掩蓋食材原本的味道。

婁半城和張建軍喝了一點白酒,一家人坐在一起邊吃邊聊,談起內地現在的情況,張建軍大致的說了一下。

因為他弄回的大批的化肥,糧食,所以今天雖然是有災荒,全國還沒有報告有餓死人的情況。

婁半城點點頭,他也是有家國情懷的人,聽道這個訊息不由得感嘆道:“建軍,相對來說,你比我的貢獻要大!”

張建軍笑了笑:“婁叔叔,這也是我應該做的,能夠做到這一點,對於我來說還不夠!”

因為他知道接下來還有兩年的困難時期,不過既然第一個已經過來了,剩下的應該也好過。

後來又說到白雪一家人來港島的事情,婁半城唏噓到:“白家和我們婁家也算是世交了,他們能來,我很高興啊!”

張建軍點點頭:“這樣,婁叔叔,您看看旁邊有沒有出售的房子,買下來,到時候讓他們住進去,這樣大家可以做鄰居!”

婁半城笑道:“這個注意好,正好隔壁阿三的房子最近要出手,我看完全可以拿下來!”

張建軍對婁半城說道:“這樣,不如趁機進軍房地產,我相信未來這是一個可以賺大錢的產業!”

婁半城看著張建軍,他沒想到張建軍有這麼大的氣魄。

“這可是一個投資很大的產業,而且涉及到的行業很多,黑白兩道都有!”

張建軍知道婁半城的擔心,房地產業涉及的產業確實多,不過這也正是一個機會,現在才60年代,後面幾十年都是樓市火爆的節奏。

與其讓李家得了先手,不如自已收了,反正港島這個地方現在比拼財力,沒人會比得過自已。

現在自已的化肥公司很大一部分收上來的賬都是實物,各地的特產,這些都透過婁曉娥的公司銷售。

可以說是個沒本的買賣,化肥又不用成本!

加上自已從韋小寶那裡收到了白銀幾十萬兩,換算過來,也是一大筆的錢,這還不算那些翡翠,珠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