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朱由校結束了晨練。

他與皇姐分別進入各自的浴室,清洗練功後的一身汗跡,裡面早已有侍女往大木桶裡灌滿了熱水。

朱由校居住的這座偏院,不大,但也有正廂房、東廂房和西廂房三間比較大的套房。

朱由校住正廂房,裡面有他的臥室,也有他的浴間,正中央的大廳,還配帶有書房等。

東西廂房則相對小一些,只有南北方向兩個房間,中間則是房廳。

目前東廂房被皇姐朱徽娟徵用了,並將一個房間當成了浴室,她經常在這裡跟著朱由校晨練,沐浴用過早膳後,便在裡面休憩一會。

西廂房則還在空著。

前門左右還各有兩間小房,這是侍女和近侍居住的地方。目前已有三人入住,分別是朱由校的近侍太監魏朝,十五六歲的侍女小紅,還有昨晚才入住的朱由校伴讀劉時敏。

也就是說,小房還餘下一間未使用。

朱徽娟沐浴過後,髮絲間還掛著一顆顆水珠,便風風火火地來到了朱由校正房的大廳,這裡也是朱由校日常用膳的地方。

飯桌上,魏朝已經擺好了早膳食物。

很簡單,兩大杯鮮牛奶,幾個麥面肉包子,和一盤層層疊起來的小饅頭,作為早膳,營養是夠了的。

朱由校早已等候在這裡,坐在飯桌旁,手上拿著一本《明實錄•太宗實錄》的書籍,慢慢地翻閱。

朱由校聽到動靜,便將書籍放在一旁,抬頭望著朱徽娟髮間的水珠滑落幾滴到衣裳上,眉頭緊蹙。

“皇姐,都提醒你多少遍了,現在已是晚秋,早晚偏冷,你這樣很容易感染風寒生病!”

“好啦!皇弟真囉嗦,皇姐下次一定注意,讓小環幫我擦去水珠再過來。”或許是看到朱由校認真的神態,朱徽娟也認真地回應。

可她每次還是這樣,沐浴過後便迫不及待趕來朱由校這裡用早膳,實在是被皇弟的“營養餐”味道饞到了。

她口中的小侍女小環,此刻才匆匆拿著一條幹淨的棉巾趕來,站到朱徽娟身後,邊幫她擦頭髮裡的水,邊習慣性地向朱由校以微笑致歉。

“皇弟,可以用膳沒?”朱徽娟圓圓的眼珠子緊盯著餐桌上的食物。

朱由校看著她這般模樣,莞爾一笑,道:“用膳吧。”

早膳過後,朱由校便帶著魏朝和劉時敏往文華殿西廂房趕,朱徽娟則留在這裡小憩,隨後才返回郭氏太子妃那裡。

文華殿。

當朱由校踏入西廂房時,就發現兩道身影站在離案几不遠處。

一人明顯偏老,一撮鬍子已泛白,髮間冒出根根銀絲,此人應該就是現任刑部尚書併兼署兵部的趙煥。

另一人則正值壯年,相貌奇偉,鬍鬚張開像戟一樣,非常具有代表性,這人便是翰林院編修孫承宗!

在朱由校打量著他們的時候,兩人也在打量著他。

他們昨天下午接到聖旨,要翌日來文華殿西廂房給皇長孫啟蒙。

可三歲的皇長孫就提啟蒙之事,也太早了些,太著急了點。

不過這是萬曆帝聖旨中定下來的事情,他們也不敢違背,更何況,為皇長孫啟蒙這件事,本質上也不是啥壞事,長遠來看,甚至還是好事。

今日這一看,皇長孫朱由校的精氣神就很不錯,彷彿有一輪朝陽蘊育在他的小身軀內,充滿了朝氣。

生機勃勃。

他那清澈的眼神,卻透露出陣陣堅定之色。

對於長期在軍營裡待過的孫承宗來說,這是一種希望,是一種讓人陶醉的朝氣,是一方軍隊能制敵取勝的關鍵!

若一支軍隊只剩下老弱病殘,暮氣沉沉,何以抵抗敵人的進攻,又何憑滅敵乎?

一旁的趙煥也滿意的點了點頭,皇長孫雖然年齡小了點,但這股精神很不錯。

只要苗子本身質量過硬,加以老師用心培養,總能茁壯成長,成為一名聖仁之君。

對於他們這種文官來說,皇長孫越早出閣越好,不但有更多的時間培養出聖君,還能進一步鞏固太子朱常洛的地位,畢竟這是太子的長子。

萬曆帝若將注意力與厚愛轉移到皇長孫的身上,很可能會間接終結福王與太子爭國本之事。

朱由校緩緩走過來,跪下,先是朝白髮老者磕一個頭,再向中年男子同樣磕一個頭,後道:“學生朱由校,拜見趙師,拜見孫師。”

雖然大太監陳公公言明,不以太子拜師禮辦。

但朱由校還是決定遵從內心,學知識之前,先給僅有的兩位老師行簡陋版拜師禮。

一方面,這個時代很重視尊師重道,朱由校也不吝嗇給為自已啟蒙的老師磕一個頭。

畢竟這兩人將是自已人生路上的第一、第二位師父,是自已最親近的那一批人,在將來或許還能成為他的肱骨大臣。

另一方面,這兩位都是能為大明鞠躬盡瘁的忠心人士,特別是孫承宗,能帶一家老小為國盡忠、奔赴國難的忠勇大才,都是讓朱由校發自內心的尊敬。

兩人見狀,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眼神之中看到了驚詫與滿意,道:“長孫殿下有禮了,快快請起!”

說罷,兩人連忙上前,一人扶著朱由校一隻手,請朱由校上案几主位坐下。

待劉時敏和魏朝在下方坐好後,趙煥與孫承宗對視一眼,由前者先開口,道:“不知長孫殿下是否曾行過啟蒙之事?”

“未曾。”

朱由校如實回道,不過轉腦想了想,補充道:“不過,曾由奴婢魏朝教習認字讀書,半載有餘。”

趙尚書聞言,驚訝連連,忍不住將目光投向下方兩名伴讀。

原本一直在輕微挪動屁股,以減緩痛感的魏朝,身子瞬間定住,並朝趙煥點了點頭,表示長孫殿下並沒有說謊。

已退坐一旁的孫承宗也驚詫不已,心中喃喃自語:“難道陛下讓皇長孫這麼早出閣,是因為長孫殿下有什麼神奇之處?定然是也!”

“不然,能幹出讓太子朱常洛遲遲不能出閣講學儀古之事的陛下,怎麼可能讓三歲稚童提前出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