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校離開文華殿後。

乾清宮。

“好一個千古帝王!”

“好一個封狼居胥,再開疆萬里!”

剛看到朱由校宏遠志向的時候,萬曆帝深感欣慰,情緒不由得被這些話牽動熱血起來。

可當繼續往下看的時候,只見萬曆帝咬牙切齒:“這群白眼狼,只會趁人之危,朕遲早有一天要御駕親征滅了他們!”

守在一旁的司禮監掌印陳炬嚇得魂都快丟了,連忙勸道:“皇爺,龍體為重,不可輕易離開京都啊。”

萬曆帝看到他一臉著急的模樣,悠悠地道:“朕也就是說說,朕這把老骨頭可御不動咯。”

陳炬無奈的搖了搖頭,心道:你這個老六!

“哼!一群文武大臣都沒咱皇孫看得明白,只會指責朕發動戰爭,好大喜功!唯有咱家麒麟孫才能理解朕的深意,我看他們連三歲稚童都不如!”

“皇爺說得對,他們都是睜眼瞎。”一旁的老太監陳炬附和道。

“才不配位,必遭其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好好好!真不愧是我孫子!小小年紀就懂得為君之道!”

萬曆帝突然大喊三個好,讓老太監陳炬很是被嚇一跳,道:“奴婢賀喜皇爺,麒麟誕生在帝王家,這是天在佑大明!”

“嗯,你這老奴婢說的不錯,這是上天對皇明朱家的厚愛。”萬曆帝說這話的表情鄭重了幾分,後道:“安排一下,隆重祭拜上天。”

看到陳炬點頭後,萬曆帝繼續往下看。

“這個趙煥大膽,竟敢責備朕懶政不上朝,朕遲早有一日砍了他!”

“皇爺,趙尚書不能體諒皇爺足疾之苦,當罰一月俸祿即可。”

“擬旨!”

等中旨發出後,萬曆帝悠悠地對陳炬說道:“趙卿,年事已高,管轄兩部公務,勞苦功高,現又兼任皇長孫啟蒙老師,當賞!”

“賞趙卿白銀五十兩。”

“是,奴婢這就讓小的去辦。”

陳炬深知萬曆帝的秉性,他確實不上朝近二十載了,但大臣們抨擊他懶政也會讓他心中不爽。

陳炬知道萬曆帝下中旨斥責趙尚書是為出心中一口悶氣,隨後的口諭嘉獎與五十兩賞銀則是在安撫這位個性奇葩、一有不爽就要辭職歸鄉的老臣。

“這個趙卿雖然說話不怎麼好聽,不過這個朝局糜爛的問題,你怎麼看?”

沉思了一會的萬曆帝,對著安排完一名近侍辦事的老太監陳炬說道。

陳炬也匆匆看過史官送過來朱由校出閣讀書的筆錄,明白萬曆帝所說的朝局糜爛是什麼意思。

略微遲疑後,陳炬回道:“陛下,朝局積弊已久,也不急於一時解決,不如就讓皇長孫後續慢慢改制,皇爺也能借此教導鍛鍊皇長孫帝王術。”

“善!”

萬曆帝接著翻閱,看到孫承宗給皇長孫講解明緬戰爭,特別是萬曆朝以來丟失“三宣六慰”之地一事時,心有不悅,眉頭微蹙。

當看到孫承宗對大明所行土司政策甚是瞭解其中利弊時,萬曆帝心中暗暗記下,這又是另一個趙煥,有時說話不好聽,卻是一個幹實事的人才。

“秦皇征服百越的政策,屠土著移漢民!!!”萬曆帝喃喃自語,表情毫無波動。

一旁的陳炬感覺到空氣中充滿了殺氣,深怕萬曆帝怪罪朱由校,趕緊勸慰道:“皇爺,皇長孫剛剛出閣啟蒙,尚未接受全面的皇家教育,思想充滿殺伐野蠻一些也實屬正常,望皇爺親自教導皇長孫仁政之道。”

“呵呵,身為帝皇,要仁政之道幹嘛?”萬曆帝半自嘲反問。

“仁與否,皆是那幫讀書人手中的筆所定!”

“皇爺。。。”

萬曆帝略微抬手打斷了正要說話的老太監陳炬,眼神中閃出一道精光,道:“朕看咱家的乖孫想法就很好!”

萬曆帝琢磨了一會,便繼續往下看。

“南宋的結局,長江天險,半壁江山,殘明北伐...”

不知何時,萬曆帝已經站在一幅被到處劃線畫圈的輿圖前,盯著三路北伐大軍的起始地與進攻路線。

“原來西南土司隱藏著這麼大的危害!”

此時此刻,萬曆帝終於明白了,為何朱由校對西南土司這般看重了。

處理好了,往後這西南方圓千里的土司區域將成為大明最堅實的後盾,這也將是朱姓皇明最後的希望所在。

若繼續讓當地土司當山高路遠的土皇帝,大明的結局比南宋崖山跳海好不到哪裡去!

“改土歸流?有點意思!”萬曆帝停留琢磨了好一會。

“建州女真,努爾哈赤,一代雄主,整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區域都被收入囊中,竟壯大至此!”

當萬曆帝看到孫承宗口述的建州女真勢力變化後,腦後勺有點微微發涼。

儘管萬曆帝從心底就不會覺得這個努爾哈赤能打到順天府,但臥榻之側,怎能容忍再出現一頭猛虎。

其實,萬曆帝對危險的意識還是很敏感,不然也不會遠征朝鮮擊退倭寇。

“蹇達,楊鎬和李成梁到底在遼東搞什麼!”

蹇達,兵部尚書,因擔任薊遼總督,長期離京,兵部由刑部尚書趙煥兼署。

趙楫,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巡撫遼東。

李成梁,遼東總兵,統領遼東軍事。

這三人皆是目前遼東地區至關重要的人物。

面對萬曆帝幾乎低吼出來的問題,陳炬感覺頭皮發麻,他對遼東局勢糜爛只是略有耳聞,但也沒深入瞭解。

“陛下,尚膳監監丞高淮在遼東開礦徵稅,不如召其歸來詢問遼東之事?”

“召高淮歸來!”

萬曆點了點頭,想了想,又道:“召蹇達回京述職。”

“另外,著東廠錦衣衛詳查建州之事!”

屋裡氣氛凝固到了極點,跟在萬曆帝身邊的侍從們,都感受到了萬曆帝的怒火在空氣中不斷燃燒。

閉目深思良久後,萬曆帝幽幽開口:“擬旨,升孫承宗為洗馬,兼兵部員外郎。”

司禮監掌印陳炬心驚不已,看來孫承宗入帝心了。

“什麼,安南一撮小國耳,所產稻米能養活五千萬人!”

萬曆帝躺在太師椅上的身子,突然猛地蹦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