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爛漫,滿園芳菲。

公主府,沁芳園,貴女公子們品茶賞花,吟詩作賦。

女子們或嬌羞,或嫵媚,或捂唇輕笑。

男子們或逗趣,或搖扇,或執筆寫文。

十六七八的年紀,正是芳心蕩漾。

不知是被詩亂了情,還是被人迷了心。

季如嫻輕晃著茶盞,眼裡卻平靜無波。

都已經是經歷一世的人,哪裡還會有這樣小兒女的心思。

在閣樓上隔著窗子,依舊能聽到樓下人附庸風雅的朗讀詩作。

前世自已怎麼會蠢到對這種賣弄文采的人痴心?可以想象,樓下那些少女此刻一定像前世的自已一樣,傾慕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如嫻,你再不下去,江大人可就被人搶走了。”兵部尚書嫡女楊意笑著打趣她。

江城去年考中探花,今年入了翰林院當上翰林院編修,所以大家都尊稱他一聲江大人。

“誰愛領走那個禍害誰領走,我沒有這種善心。”季如嫻語帶揶揄地回應道。

往日,季如嫻明目張膽地表示對江城的愛慕,身邊的閨蜜都以為她這輩子非江城不嫁。

誰會知道她用了一輩子的代價看清了江城道貌岸然的嘴臉。

前世,她就是在這一次的春日宴上給江城塞了一封情書。

很快,江城就上侯府提親。

她期待著和話本子裡一樣過著上敬公婆,中敬丈夫,下撫子女的生活。

但,一切都只是她的一廂情願。

季如嫻是武安侯府的嫡女,其父季正堯為大魏安天下,平定北疆有功,皇帝特封為武安侯,地位比一般的武將還要高。季如嫻嫁給區區員外郎的兒子江城,絕對算是下嫁了。後來她才知道江城的謀算更深。

江城十九歲就考高中探花,在上京城一度被傳為少年得志的美談,而且又長得高闊挺拔,俊逸非凡,是很多貴女心儀的夫婿人選。

她的好閨蜜楊意也一樣愛慕江城,不過她先吐露對江城的愛意,楊意很義氣地退出了。

楊意聽到季如嫻嘲諷江城,愕然回過神,“你真不要,那就讓給我嘍?”

“這種人看著溫潤謙和,實際上野心大著呢,誰要嫁給他,小心被吃得骨頭都不剩。”季如嫻做了一個張嘴吃她的動作。

她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江城二十二了還沒有成親,大家都以為他是沒有等到心儀的女子。

呸!

可不就是等著她這條大魚嗎?

他把那些貴女當商品一樣,反覆考察她們的樣貌、家世、才情,綜合考慮後覺得與她成親最有利於他的仕途和實現財富自由。

“你是我最正確的選擇,再長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呸!

哄人的話跟不要錢一樣,張口就來。

大家都覺得季如嫻是得了月老的眷顧,能夠嫁給江城。

這樣的眷顧,她不稀罕!

娶她,可不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她賠上了她爹的人脈,她妹的婚姻,還有整個侯府的一切。

剛成親的時候,她也過了兩年甜蜜的日子。初為人妻的她那時候還單純善良,覺得婆家的人待她都很好。婆婆說她入了江家的門,就如她的親生女兒無二,小姑子也一口一個嫂子的敬重她,夫君更是事事緊著她,為她描眉梳妝,為她寫詩作畫。她也事事為婆家操心,公公和夫君的仕途,小姑子的婚姻,無一不是她利用父親的關係牽線搭橋解決的。

不知什麼時候起,她爹的人脈全部成了他的人脈。

江家在朝堂上的地位一躍而起,婆家人也越來越不把她放在眼裡了,婆婆開始各種刁難,說她花錢大手大腳,扣了她的嫁妝。還說她心思狹隘,不讓丈夫納妾,身為官宦家的嫡妻,全無容人之量。

她向江城哭訴,江城甩開她,冷著臉道:“你們季家無子,沒道理讓我們江家也跟著絕後!”

她所有的堅持在那一刻徹底崩塌。

成婚前他不是那麼說的。

他一再向她保證七年無所出才會納妾,這不過才過了兩年,這不過她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兒,他們就不願意裝了。

她還聽到她那惡毒婆婆和小姑子的對話:“當初只是先把她哄騙到手,現在想怎麼樣,還不是我們說了算。有兒貧不久,無兒富不長。管他侯府官大業大,沒有兒子,最後還不都是我們的。”

她爹孃當初就反覆告誡她,不要相信男人的嘴,讓她不要毫無保留的付出。

她全然不聽。

她爹爹因她執意嫁給江城已經氣病了,她哪還有臉回去哭訴。

隨著江城的官職越來越高,他的妾室通房也越來越多。

江城靠著武安侯府發達的,他的自尊又不允許他被人覺得自已是靠岳家起來的。江城就處處打壓她。把她貶的一無是處,還娶了平妻,讓她這個正妻形同虛設。

她那麼明媚的一個女子,才幾年時間就被婆家磋磨的黯淡無光了。

後來,連她十六歲的女兒都被江城嫁給別人做妾室來穩固他的地位。

真是徹徹底底把她吃幹抹淨!

她對楊意說的話,與其說是玩笑,不如說是警告。

楊意不以為意地輕輕推了她一下,“你不要危言聳聽,沒有野心的我還看不上呢!”

“我可提醒你別把心思放在他身上,不然有你後悔的。”季如嫻很認真的端起她的臉說道。

男人有野心是好事,但是利用女人成就他的野心就不講武德了。

楊意推開她的手,一臉狐疑地看著她。

“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你突然改變對他的看法。你不是一直都說他才是你的天選之子嗎?”

“圖個新鮮而已,現在那副皮囊看膩了,也就沒有興趣了。”

“我真不知道你也這般喜新厭舊。”

季如嫻覺得冤枉,她最是專情,總不能告訴楊意她用了自已一輩子,還賠上整個侯府的代價才認清江城的為人吧。

樓下的拍掌聲一浪高過一浪。

季如嫻擰了擰眉峰,前世江城的詩有這麼受歡迎嗎?

楊意心潮澎湃,想下樓看熱鬧。

季如嫻也被她託著往樓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