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結髮妻子。她全名馬秀英,出生在一個富足人家,出生後不久,母親就去世了。她父親就她這麼一個女兒,對她非常疼愛,別的小女孩到了四五歲要裹小腳,馬秀英嫌疼,怎麼也不願意裹腳,她父親疼愛她,也就沒有強求。當時社會以小腳為美,一雙大腳就是醜的標誌,所以人們稱她“大腳馬皇后”以示她的與眾不同。可惜疼愛她的父親客死他鄉,馬秀英被父親的好友郭子興收養。

1352年,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他作戰勇敢,機智靈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為了留住朱元璋這個人才,也為了給養女馬秀英找到一個好的歸宿,郭子興把馬秀英嫁給了朱元璋。當時朱元璋25歲,馬秀英20歲。

馬秀英與朱元璋婚後不久,收養了朱元璋的親侄兒朱文正、外甥李文忠、還有定遠孤兒沐英,馬秀英對這三個養子視如已出,細心照顧。此三人後來皆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隨著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大,引起郭子興的兒子們的嫉妒,他們在郭子興面前說朱元璋的壞話,誣陷朱元璋要奪權,郭子興聽信謠言,便把朱元璋關押起來,打算餓死他。

馬秀英聽說後,一邊用錢財去求養母在郭子興面前說好話,一邊想辦法給朱元璋送東西吃。據說她混進廚房,偷了兩個熱餅藏於胸前,帶進關押室,送給朱元璋吃,救了朱元璋一命。

還有一次,朱元璋和敵軍陳友諒作戰,不幸受傷被困山林之中,馬秀英見此情景,憑著一雙大腳,硬是把朱元璋背出山林,成功脫險。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國號大明,冊立馬秀英為皇后。

馬皇后共生五子二女,她對兒女要求嚴格,不因為他們是親生兒女就和其他養子不同對待。小兒子性格放蕩不羈,長大後被封到開封做周定王,馬皇后對他極不放心。周定王臨行時,便派江貴妃隨往監督,還把自已身上的舊布衣脫下來交給江貴妃,並賜木杖一根囑咐:“周定王有過錯,可以披衣杖責。如敢違抗,馳報朝廷。”從此一見著慈母的舊布衣,周定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為。

朱元璋稱帝后,也設三宮六院,後宮美女如雲,但是他對馬皇后特別敬重,一向言聽計從。馬皇后對待後宮嬪妃不但沒有咱們常見的殘害,反而是愛護有加,如若嬪妃懷有身孕,馬皇后更加格外照顧,生怕皇子有閃失。

有一天,朱元璋下朝後,馬皇后問道:“天下百姓怎麼樣了?”朱元璋說:“這不是你該問的。”馬皇后說:“陛下是萬民之父,我是萬民之母,作為一個母親,難道不該關心自已的子女嗎?”朱元璋默然無語。

把天下百姓作為自已的子女,馬皇后並不是說說而已。隨著朱元璋的江山越坐越穩,他的多疑,濫殺便增多了。參軍郭景祥守衛和州,有人告密說他的兒子拿著槊想殺他的父親,朱元璋聽後大怒,想要殺了郭景祥的兒子。馬皇后說:“郭景祥只有一個孩子,別人告密的也許不是實際情況,殺了他恐怕就會斷絕郭景祥的後代。”朱元璋認真瞭解情況後,發現他果然是冤枉的。

馬皇后還非常重視教育,愛惜人才。她勸朱元璋開設太學,設定紅倉,專門儲糧供養太學生的妻子兒女,使他們能安心讀書,無後顧之憂。

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曆八月,馬皇后在睡覺的時候得病。群臣請求祈禱醫治,馬皇后不願勞民傷財,又擔心太醫們因醫治無功而獲罪,便拒絕醫治。病情加重時,朱元璋問她想說什麼。馬皇后說:“希望陛下能夠求取賢能的人,聽取別人的意見,自始至終,認真對待,子孫都能夠賢能,大臣百姓都能夠有所依靠罷了。”

馬皇后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去世,享年51歲,朱元璋非常傷心,於是從此不再立皇后。朱元璋依國葬的標準將馬皇后葬在南京東郊紫金山的明孝陵,16年後,朱元璋病逝,與馬皇后合葬於孝陵。

朱元璋一生殺伐徵戮,他與馬皇后的愛情卻成為史書中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