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人,吃的是動物的生肉或生的植物根莖或葉片,穿的是獸皮或用植物編織的物件。

用石塊等作武器,抵擋野獸的侵襲。因為生食,容易受到疾病傷害,人的壽命極短。

那個時代,由於動物屍體中之磷的燃燒,裸露的煤炭因地表壓力引起的自燃,森林在極端乾燥下因吸收太陽熱量而引起的大面積燃燒,有時可以見到連續不斷雷劈森林大火。

但那時的人卻不認識火,視為怪物,視火為不詳,繞火而行,避火而居。

這燧人氏自小就是奇葩,整天就追隨各處山火,雷擊邊上,吃烤熟的禽類和植物根莖。

越吃越有嚼頭,越嚼越有味。透過長時間的體驗,他發現這個火好啊,烤熟的食物好吃,還能取暖驅蟲,防飛禽野獸。

只是山火不常有,沒法控制掌握。

他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研究著怎麼生出火來。

這天,在樹林打獵的燧人氏,看到有小鳥在不停的啄著被火燒過的樹木,緊接著,樹木裡竄出的火星點燃了小鳥身上的羽毛。

是以,燧人氏用樹枝挑下被火燒過,香噴噴的鳥肉,吃飽了才有力氣繼續找。

先嚐試著用各種工具擊打樹木,發現不行。又想著會不會是太慢了,沒有鳥啄的快?然後又不停的擊打著。

會不會是因為鳥毛好燃燒?又給擊打的坑裡放入一些羽毛,發現還是不行。

鳥是轉頭啄著,那我也轉著打。

最終樹幹承受不住他的折磨倒在地上。燧人氏還是不放棄。又給坑裡重新添了點羽毛,坐在樹幹上,兩手握著一根找來的木棍,使勁的來回挫著。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燧人氏搓出來了第一個火種。

天色越來越暗,激動的燧人氏,扛著剛鑽出來的火樹就往部落裡跑。

邊跑邊喘氣著,“(呼)火,火……”

剛到部落裡,族人們遠遠的就看到他舉著火樹過來,把他擋在邊上不讓他進來,怕點燃了居住的巢穴。

有巢氏更是上去一腳把他踹到在地上,“你不要命了,別連累大家。”

“呼…父…呼…你聽我解釋,這燒過的東西很好吃。很暖和,保留住,冬天不怕冷。”燧人氏躺在地上喘著粗氣給有巢氏解釋著。

起初,大家也不是很信任他的,有史以來對火的恐懼和危害一直被人們刻在心裡。

他拿出一塊燒熟的獸肉給族人們一人分了一點。就這樣,人類的第一把火,儲存了下來。

隨著人口的增多,一小塊林地已經不夠用了。有巢氏年紀又大了,燧人氏只能帶著年輕人遷移。

因為有了火,往北遷徙,躲避兇獸等,再也不怕了。

這天到達華胥部落附近,正趕上部落外遷尋找新的食源地。

有的留居,有的向北或向東發展,華胥則帶領部落之民向西遷徙,逐漸形成新的“聚落”。

當地的土著氏族與遷來之族和睦相處,並加入其部落,尊奉華胥為首領。

沿途,燧人氏很快憑自已的本事得到了華胥的賞識,生下了伏羲,後又生下了女媧。

走的路多了,燧人氏略有所感,夜觀天象,開始為山川百物命名。

天地之德孕育萬物,而人為萬物之尊。燧人氏以風姓為人類命名,對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緣上的限制,使人與獸有了嚴格的區分。

又教人結繩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裡邊,後發生的事打在外邊。

又把動物分為四類。天上飛的稱作“禽”,地上跑的稱作“獸”,有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蟲”,沒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豸”。

這就是,天道升地道,地道升人道,人道生萬物。

伏羲自幼受父親燧人氏的教化,早早就開始研究起了太極陰陽。

這一年,華胥氏在驪山生下又一個閨女後,就此養老歇息。

燧人氏帶著伏羲,研究著28星宿,十天干等天象。

驪山十歲,伏羲女媧剛過豆蔻,華胥氏因為生完孩子後一直身體不好,燧人氏也越來越年老了。又逢大旱,固守在這一個地方,食物有限。

經過各位族裡老人商量後,讓伏羲帶著女媧和大部分族人,出去找尋更好的食源地,留下年幼的驪山和少部分老弱族人在此養老生息。

臨走前,燧人氏交代伏羲,“你以學我所有本事,往後照顧好妹妹和族人們,此去往東,東邊一片生機。迷失方向是看天象,北極星是不會動的。”

自此分別後,伏羲氏一族沿著大河邊一直往東走。期間遇到各個部落也一起學習交流,後來,伏羲覺得麻煩,索性把結繩記事改成畫圖寫字記事,自此,最早的甲骨文就這樣形成了。

這天,族人問伏羲,什麼是東西,為什麼要叫東西呢?

正是中午天熱,伏羲在樹下畫著。“木、火、金、水、土稱為“五行”,分別代表東、南、西、北、中,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稱為“天干”,把“五行”、“天干”對應起來,組成“五方”,即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已土。東西,是木和金,可以拿的,南、北、中是裝不走的,所以才叫東西,而不是南北。”

春去秋來,伏羲氏帶人又回到了曾經燧人氏族半路留存的族人和食源地,此處族人已學會燒製陶器。

這天,女媧在玩陶器時發現可以發出各種聲響,由此,最早的樂器就產生了,後來寵妹狂魔伏羲對著五行,創造出了最早的五絃琴,以迎合女媧的玩耍。

就這樣,來年百花爭開時,還沒準備好的雒妃就悄然而生……

洛河兩岸正是一片春光鬥豔時,聽著伏羲和女媧的演奏,雒妃隨景而翩翩起舞,一失足而不小心掉河裡再也沒出來,伏羲一直在河邊尋找著女兒的身影。

大道不忍伏羲就此沉寂,度化雒妃為洛神掌管洛河。

這一日,在河邊觀望的伏羲,發現一大王八從河裡託著一本書上來,根據卦象意思,帶領著女媧和部分族人又往東行。路過黃河和洛水的交口,發現一隻似龍像馬的動物託著一條河圖上來。

有河圖做陣,洛書做法,伏羲八卦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