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讓幷州刺史董卓進京倒是個不錯的辦法。此人手握重兵且心狠手辣,早年我袁家對他有恩,如今召他前來對付那十常侍,必能將他們一舉剷除!待到事成之後,再將他打發走即可。”袁紹語氣堅定地說道。

何進聽後,微微皺起眉頭,陷入沉思。對於董卓這個人,他多少也有所瞭解。漢桓帝末年,董卓曾應召成為羽林郎,後來又在護匈奴中郎將張奐麾下擔任軍司馬,參與討伐漢陽羌人之戰。他作戰勇猛而富有智謀,屢次立下赫赫戰功,因此被封為郎中,並先後擔任過廣武縣令、蜀郡北部都尉以及西域戊已校尉等職務。

沉默片刻後,何進緩緩開口:“既然如此,本初啊,那就趕快去辦妥此事吧。”話音剛落,他便轉過身去,原本溫和的眼神瞬間變得陰冷無比。顯然,對於那權勢滔天的十常侍,何進早已動了殺機——只有除掉這些宦官勢力,他才能真正掌控朝局。

袁紹回道袁家對著袁隗和袁逢拜道。“大將軍已經同意董卓進京了” “哈哈哈哈,果然是一屠夫,只要仲穎進了這京城,到了那個時候,我袁家聲望就會更強”隨即袁隗對著袁紹說道。“到那時,我們或可看一看那至高之位”

聽聞此話,袁紹眼中精光一閃,四世三公一般情況已經無法再進一步了,除了那九五之位,而那位置必然是他袁本初的!

“報!各地發來急報,黃巾軍反了!”

“什麼!”一時間朝野震動,各地太守,世家大驚。遠在京城的何進和袁紹也慌了神,道“不是說好了嗎,讓他們在蟄伏几日,怎麼就提前了!”,袁紹大驚失色對著那前來之人大吼,“張角!”袁紹朝天大吼。

(這裡把甲子年也就是中平元年發生的黃巾之亂改到這了,也是為了呼應後面的劇情)

他明明商量好了,許諾諸多好處,那張角竟然違約了!只差一步啊!袁家謀劃數代人的計劃就成功了,可惡!袁紹與袁隗袁逢都是雙眼通紅。還是袁隗最先反應過來對著袁紹說道“本初你和公路速去冀州和汝南,安排一應事件,那些地方是我袁家根本所在。”隨後袁紹與袁術帶著一眾人馬飛奔出洛陽前往冀州與汝南。

“什麼!黃巾反了!”何進對著著急前來的吳匡道。“大將軍,本來那黃巾早就有反意,只是前幾年袁紹去那鉅鹿找張角,本來就要爆發的大亂就這麼平息了,並且屬下探查到袁紹袁術帶著一眾家將幕僚和金銀細軟前往了汝南和冀州”吳匡稟報道。

“袁家!真好啊!”何進咬牙切齒道。他雖然不聰明但此刻也知道這事與袁家脫不了關係當即對著吳匡說道。“讓皇甫嵩將軍按照他的計劃行事,還有傳書盧植帶著其餘六校尉直插廣宗,吳匡你帶一萬禁軍絞殺洛陽城周圍的叛亂,還有讓你兒子也幫忙!”何進下令道。

“末將領命”吳匡答道。前幾日吳彬已經傳書給他如果出城便去陳留,不要再回洛陽。當即吳匡去軍營點兵一萬帶著一眾親信將領奔赴陳留。等到進宮面聖的何進反應過來的時候,吳匡已經沒了蹤影。

知道吳匡直接去了陳留的何進也反應了過來,吳家父子把他坑了,於是大怒要殺吳家族人,哪知何進的人到的時候,吳家早已人去樓口,原來吳家的人前幾日早就走了,連一根毛都沒給何進留下,此刻的何進也不顧劉辯是不是在場就開始破口大罵,看到張讓等人頓時氣血上湧,當即拔刀斬殺張讓等四人,餘下的趙忠,曹節等人被嚇的肝膽俱裂,禁軍都是何進的人又怎麼會攔他!“何進!你敢在陛下面前殺人!你罪該萬死!”趙忠躲在劉辯身後罵道。他就不信了,何進敢過來殺他,縱使他想,何太后也不會同意。

果然,何太后怒急道“大將軍,這是皇宮,不是你的大將軍府”,她是真怕這個哥哥上頭去砍趙忠,傷到辨兒怎麼辦。

何太后說罷,何進也恢復了冷靜,對著劉辯跪拜道“還望陛下原諒我的失禮,實在是黃巾軍突然而來,讓臣一時間失了分寸”此刻的劉辯抖如篩糠道“無事,朕知道大將軍憂國憂民,不必介懷”,此刻趙忠一行人也緩了一口氣,身體站直道“大將軍深夜來此到底是幹什麼的”

“臣想請皇上降下一道旨意,一道能夠平定黃巾軍叛亂的旨意!”何進完全無視趙忠那彷彿在責備質問般的語氣,斬釘截鐵地說道。

“既然大將軍如此堅持,那就這麼辦吧。這事就由本宮代陛下應允下來了。大將軍將具體細節告知於我,明日早朝上我會向群臣宣佈!”何太后看著自已年幼的兒子那驚恐萬分的模樣,心中不禁一陣酸楚和憐憫,但同時又對眼前這位兄長心生些許不滿與怨懟之情。她面無表情、語調冰冷地回應道。

說來倒也稀奇古怪得很,也許是因為長期陪伴在靈帝身旁,目睹過太多血腥屠殺場面的緣故,此時此刻的何太后竟然並沒有太多強烈的感受。她只是吩咐宮人們稍加清理收拾一番現場,然後便領著臉色慘白如紙、顯然已被嚇得魂不附體的小劉辯匆匆離去。

眼看著何太后母子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蹤影之後,何進的目光變得陰沉晦暗起來,充滿敵意地死死盯著趙忠一夥人。而趙忠等人則暗自鬆了一口氣——還好剛才何進的佩劍沒有揮向自已這邊。他們對視一眼後,目光紛紛轉向張讓,腦海裡開始醞釀起一場陰險狡詐的陰謀計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