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家三口終於踏上了歸鄉之路,回到了那片充滿回憶與溫情的故鄉——桃溪村。

遙想十年前,許福林曾在此地擔任官員,他獨具慧眼地相中了溪邊的百畝桃林,並斥巨資將其購入囊中。而後,又精心建造了一排雅緻的木屋,這裡便成為了他們溫馨的家。

此番歸來,許福林決定遣散僕從,過起簡樸寧靜的生活。從此,他每天沉浸於詩書之中,修養身心;同時也不忘躬耕于田間,享受著自給自足的農耕之樂。而兩個乖巧懂事的女兒,則每日操持家務,做起了女紅,精心準備家中的一日三餐。

為了確保日常所需,許福林會用有限的錢財購買足夠多的糧食,儘量減少外出次數。然而,有一天,文霜和文露姐妹倆需要前往鎮上的布莊選購布料,於是她們一同出門了……正值桃花盛開、春風拂面之時。文霜邊走邊欣賞桃花,她吟起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她在心中暗想:‘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好悲傷的,在這片與世隔絕的桃花源裡,我們將會永遠幸福下去。文露時而伸手拉一下桃樹枝條,讓幾片粉嫩的桃花飄落下來;時而將採摘的花朵放在唇邊輕輕吹氣,看著花瓣如美麗的舞者般翩翩起舞。她不禁感嘆道:“姐姐,還是外面的世界美好啊!”文霜知道妹妹內心是不安分後,反駁說:“”就你那三角貓一般的功夫闖蕩不了江湖,我們待在這裡不是很好嗎?”\"姐,我們也該有個歸宿的,一直在桃溪林,我們的終身......\"文露一臉嬌羞。“露兒,那是要講緣分的,該是屬於我們的趕也趕不走的.\"

姐妹二人沿著蜿蜒曲折的小徑緩緩前行,終於走到了桃溪林的邊緣地帶。突然間,一座簡陋的茅屋出現在眼前。

這座茅屋被茂密的桃樹環繞著,宛如隱藏在塵世之外的一處寧靜角落。文露好奇地靠近窗戶,透過破舊的窗紙,可以看到一個書生正專注地埋頭苦讀。他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孤獨和堅定。

姐妹二人輕手輕腳地來到門前,文露小心翼翼地叩響了那扇搖搖欲墜的木門。聲音雖然不大,但在寂靜的環境中卻格外清晰。片刻之後,書生抬起頭來,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之色。

當書生開啟門時,文霜微笑著向他行了個禮,並簡要說明了來意。然而,書生聽完後,一臉欣喜,“原來是恩師的兩位千金啊”。

他請姐妹二人進屋裡坐,並倒了一杯清水遞給她。兩人相對而坐,氣氛有些尷尬。

在接下來的交談中,文霜逐漸瞭解到這位書生名叫楊丘,是她父親的得意門生,因為受父親牽連被貶官,於是辭官歸隱,一路遊山玩水,路過此地,被桃林風景吸引,便安居在此,潛心讀書。

姐妹二人對楊丘的遭遇都感到十分愧疚。只見文露一臉無奈地看著楊丘說道:“呆子,別傻了,這世道中了狀元又能如何?”話音未落,她便迅速伸手搶走了楊丘手中的書本並隨手扔到了一旁。楊丘見狀,滿臉驚愕地看著文露,一時間不知所措。

“小姐,你怎麼……”他實在想不通平日裡溫柔嫻靜的文露為何會有如此舉動。文露輕輕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勸道:“這世間英雄常常難以施展自已的抱負,公子還是趁早放棄這些念頭吧。”

楊丘默默無語,心中卻感慨萬分。是啊,在這個廣袤無垠的世界裡,自已就如同一片孤獨的浮萍,究竟應該飄向何方呢?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文霜突然開口問道:“江山美人,孰輕孰重?”這個問題讓楊丘陷入了沉思。他凝視著遠方,許久之後才緩緩回答道:“我不知道,但此地山林美景確實令人心曠神怡。”

聽到這話,文露竟然毫不羞澀地接過話頭:“既然如此,那不如你就入贅我們桃溪林好了。”說完,她那雙美麗的眼眸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楊丘愣住了,他沒想到文露會如此直接地表露心意。回過神來後,他感激涕零地說道:“承蒙文露妹妹錯愛,楊某願與你共度此生。”\"\"好了,你們兩個別在來情蜜意了,收拾一下你的東西,上路吧。